浚县
切换分站9月24日,一场绵绵秋雨过后,阳光洒向郏县长桥镇罗沟村“九谷仙人”无花果种植基地,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果香。450亩无花果迎来了丰收季,一颗颗紫红或油绿的“糖包子”缀满枝头。种植基地内,合作社负责人李晓鹏正带领工人们穿梭于果树之间,细致地指导采摘工作。挎着小篮的工人们手法熟练,轻轻一拧,无花果便落入篮中。
李晓鹏今年46岁,郏县长桥镇东谷刘村人,“九谷仙人”品牌创始人。2000年他去北京务工经商,干过销售,开过婚纱影楼,投资过房地产,做过天使投资人。
2019年,李晓鹏怀着带动家乡发展的心愿,毅然从北京返乡创业。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他创办起“九谷仙人”无花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走上了无花果种植的道路。
“最初家人都不理解,说我是‘疯了’。”李晓鹏回忆道,“但我知道,农业大有可为,关键是要用新思维做农业。”
经过几年发展,合作社种植区域已辐射到三门峡渑池、陕州和濮阳台前等地,总面积达600余亩,建有冷棚4栋,并配有50亩育苗场。通过科学种植和温控管理,鲜果采摘期延长至4个月,实现全年错峰上市。
走进罗沟村“九谷仙人”无花果种植基地,整齐的果树排列成行。“我们全部使用有机肥,采用物理防虫,确保果品安全,主推的‘巴劳奈’品种皮薄无核、肉质柔软。”李晓鹏随手摘下一个成熟的果子掰开,紫红色的果肉散发着独特清香,“尝尝,这才是自然的味道。”
“我们坚持‘当日采摘、当日分拣、当日冷链发货’,通过物流快速直达北京、上海、郑州等大城市商超和电商平台,保证消费者吃到最新鲜的果子。”李晓鹏一边使用测糖仪抽检果品一边介绍。目前基地无花果亩产超过4000斤,年总产量预计80万—100万斤,年销售额600万元左右,带动150多名本地村民就近就业。
“一天能挣百十块钱,不比外出打工差,还能照顾家里,特别得劲!”村民李栓高兴地说,这条“甜蜜产业链”不仅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还为村集体每年带来10万元以上的经济收益。
为提高产品附加值和资源利用率,基地建立起“鲜果+加工”双线并行的产销模式:一等鲜果直接销往市场,二等果用于制作果干,三等果则用于酿造果酒,实现零损耗加工。此外还开发出果脯、果茶、精油、洗护用品等20多种衍生产品,深受市场欢迎,供不应求。
“农业是个需要耐心的行业,就像无花果一样,看似无花却结果,需要静待时光的酝酿。”李晓鹏说。他不断请教专家、改进技术,逐渐掌握了无花果的种植诀窍。通过引进滴灌系统,实施有机种植,果园无花果产量和质量逐年提升。目前,合作社已与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达成合作,共同研发无花果功能性食品;计划2025年年底将品种扩充至60个,建设无花果种质资源库,并与江苏加工企业合作开发冻干产品等新品类。
长桥镇党委书记李朝锋表示:“‘九谷仙人’无花果种植基地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示范项目。李晓鹏不仅自己做成功了,更重要的是带动了一批农户增收,探索出了一条特色农业发展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