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脆又甜,一口下去汁水直冒!”10月7日,在信阳市浉河区东双河镇马店村冬枣种植基地,市民王雪华一边品尝刚摘下的冬枣,一边拍照发朋友圈。
走进果园,一排排冬枣树整齐排列,青红相间的果实挂满枝头,颗颗饱满。雨后微风拂过,清甜的果香沁人心脾。
基地负责人赵峰介绍,2013年,他从山东引进沾化冬枣品种,在马店村夏畈组流转200亩土地试种。经过多年改良,枣树已适应本地水土。基地坚持生态种植,果品不打蜡、不催熟,皮薄肉脆、汁多味甜,维生素C含量高,深受市场欢迎。如今,基地年产量稳定在2.5万到5万公斤,年产值达百万元。
果园的发展也带动了乡亲们增收。基地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优先雇用周边村民。“从管护到采摘,高峰期每天用工近30人,每年为200多户村民提供就业机会。”赵峰说。
“活不重,时间灵活,一天能挣七八十元,还不耽误照顾家。”正在园里采摘的村民冯大姐笑着说。每年9月至10月采摘旺季,不少村民早早前来“抢工”。
如今,马店村冬枣不仅成为当地叫得响的果品品牌,也吸引众多市民前来采摘体验。“来采摘的人越来越多,不少人摘完还去周边农家乐吃饭。”赵峰表示,目前正计划开发果品深加工,并借助网络平台拓宽销路,让“小冬枣”真正撑起乡亲们的红火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