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争时夺效护秋粮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10月10日的豫北平原,细雨初歇。

在淇县西岗镇郝街村的田间,履带式收割机在泥泞的土地上划出深辙,金黄的玉米粒通过传送带涌入运输车。“趁着中间两天晴好,我们两天抢收了200多亩。”种粮大户孙梅臣站在院里清点着收获量,身后是整齐码放的玉米垛。这场与阴雨天的“赛跑”,正是今年全省秋收战场的生动缩影。

多维调度织密抢收“保障网”

今年入秋以来,河南遭遇持续降水——连绵阴雨浸透田垄,不仅延缓秋作物成熟,更给收获、晾晒出了“难题”。面对严峻形势,我省迅速启动应急响应,以“早谋划、快部署、实行动”筑牢秋粮生产安全防线。

“十一”期间,为科学应对持续阴雨天气给秋作物收获、晾晒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力以赴打赢秋收攻坚战,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由省农业农村厅、水利厅、气象局、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农科院、供销社联合组建9个省级“三秋”工作指导组,分赴地市指导抢收烘干、秋粮收购等工作。

针对土壤持续偏湿导致的轮式机械“下地难”,全省双线发力,一方面紧急组织对本省现有收割机进行适应性改装,全省改装轮式机械1487台;另一方面,积极从外省协调引进适合湿软田地作业的履带式收割机,调度引进履带式收割机3080台。烘干环节同样紧锣密鼓,9月下旬以来新增烘干机械303台,新增烘干能力1.2万吨。

早在9月27日,省农业农村厅已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公布全省2900个粮食烘干中心(点)、4959台粮食烘干机的具体分布和联系方式,方便农民群众就近、及时烘干粮食。

暖心帮扶党旗插在田埂上

“真是没想到,一下午就收完了两亩多花生!”兰考县小宋镇王岗村70多岁的张秀鱼夫妇握着党员志愿者的手再三道谢。老两口身体不便、儿子残疾,成熟的花生眼看要烂在地里,村党支部了解情况后,党员志愿者组成抢收小分队上门帮扶,泥地里的红马甲成了最暖的“风景线”。

这样的温情场景,正从豫北的玉米地延伸到豫南的花生田。持续阴雨导致土壤过湿,轮式农机下地作业困难,获嘉县农机装备生产企业将水稻收割机改装成履带式玉米收割机,助力抢收工作。驻马店市充分发挥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和区域农机服务中心作用,科学调度农机。在遂平县,区域农机服务中心通过监控平台及时调度指挥,确保农机手歇机器不歇……

为随时解决农户难题,我省开通省市县24小时“三秋”农机服务值班电话,为农民和农机手提供作业信息、农机维修等咨询服务,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科学指导专家田间授妙招

10月10日,漯河市的一片玉米地边,河南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乔江方正蹲在泥水里,手把手向农户演示如何快速清理被湿泥和杂草缠绕的收割机割台。

“地里太湿,机器负荷大,容易卡草,清理不及时更耽误工夫。”乔江方一边操作一边讲解,他的裤腿上沾满泥点,这已是连日来专家团队下乡服务的常态。

根据气象部门预报,近期河南仍以阴雨天气为主,针对持续阴雨对玉米收储的影响,结合田间实际,乔江方给出具体指导:

清理积水,机械下地。通过开挖排水沟、使用水泵等方式,加快田间积水的排出速度,降低土壤湿度,便于收获机械作业。优先处理地势低洼和积水深度较大的地块。对于土壤湿度过大的田块,可适当增加机械作业的轮距或使用履带式收割机,以减少对土壤的压实作用,提高机械下地的可行性。

及时抢收。利用现有改装轮式机械和履带式收割机的优势,优先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较好的地块进行抢收作业,逐步扩大收获范围。此外,还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抓住晴好天气窗口期,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和顺序,最大限度减少因阴雨天气造成的损失,保障玉米收获进度和质量。此外,在机械无法完全进入的区域,可组织人工辅助抢收,确保能收尽收。

烘干与晾晒。充分利用现有的烘干设备资源进行烘干,若采用机械烘干,根据烘干玉米规模和用途不同,选择分段式烘干和连续式烘干。若选择自然晾晒,则需抓住晴好天气,将籽粒摊成5—8厘米的薄层,每2小时翻动一次。在天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优先考虑自然晾晒与机械烘干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保障玉米品质和储存安全。

安全储存。对于未能及时售卖的玉米,玉米籽粒含水率必须降至14%以下实现安全储藏。应先用色选机去除破碎粒、穗轴碎片以及霉变籽粒等杂质,降低黄曲霉毒素含量。入仓前要对仓储设施进行全面消毒,从源头切断虫害滋生路径。有效保障玉米籽粒在储藏期的优良品质,最大限度减少产后损失。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截至10月12日17时,全省秋作物已收获9614万亩。粮食作物已收获6270万亩,其中玉米5065万亩,水稻678万亩,大豆332万亩;花生已收获1636万亩。

雨雾尚未完全散尽,广袤的中原大地上,抢收的战役仍在继续。

从履带式收割机的低沉轰鸣到烘干中心的持续运转,从田间地头党员志愿者醒目的红马甲到农业专家们沾满泥土的裤脚,河南正以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守护着每一粒来之不易的秋粮。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