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07 2023-07

    延津县 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延津县自然资源局践行“马上办理、马路办公”机制,在第33个全国土地日期间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专家授课宣讲。邀请省专家围绕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坚守耕地保护红线等方面培训学习。线下线上宣讲。线下在辖区人员密集处设立宣传台、展板、标语和发放宣传资料,线上联合县融媒体中心录制短视频,转发宣传。正面典型宣讲。创新开展“自然资源好故事”演讲比赛,从身边先进典型事迹入手,通过宣传正面典型力量引领群众提升耕地保护意识。

    [更多详情]
  • 07 2023-07

    “党建红”引领“茶山绿”

          近年来,桐柏县吴城镇立足“茶香绿镇,生态吴城”的发展定位,以党委领动、支部推动、党员带动的方式,开创茶产业带建设新局面。     党委领动,科学谋划把方向。该镇党委充分考虑地理位置、资源优势和发展规划等因素,将四十里茶叶长廊建设作为重点项目。项目启动后,镇主要领导每周实地查看,工作专班现场督促推进,采取统一征地、统一购苗、统一种植、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模式,协调资金、技术和设施,全力引领带动产业发展。     支部推动,创新举措抓落实。茶叶长廊沿线的王湾村、闫庄村和七里井村党支部联动,聚焦茶产业带建设。支部内,村“两委”班子分包到片,建立台账,表先促后,做到责任清、底数清、规划清。支部外,各村坚持管理经验共享、发展模式互鉴,共同推动党委政策落实,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党员带动,联户帮扶夯责任。该镇党委坚持以“千名党员联万户”活动为抓手,落实“1+N”网格化管理模式,夯实党员联户责任。包联干部主动认领“责任田”,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下沉指导,结对管护,带动产业精细化提质和群众致富。     吴城镇四十里茶叶长廊的建成将带动158户500余名群众增收,2000余人实现家门口灵活就业。下一步,吴城镇将继续推动党建和产业融合发展,将党建的组织力转化为产业发展的驱动力,让党旗更红、产业更兴。

    [更多详情]
  • 07 2023-07

    柘城县单桥村 集体增收入 村民享红利

         “今年葡萄大丰收,这一棚产量在5000公斤左右,收益应该有五六万元。”7月3日,记者走进柘城县牛城乡单桥村共富家园合作社葡萄种植大棚,大棚管理人员房绍霞高兴地介绍说。放眼望去,一串串黑色葡萄挂满枝头,粒大饱满,让人垂涎欲滴。     据了解,单桥村以党建引领、支部领办、群众入股等形式创办共富家园合作社,由合作社出面流转土地,建立10多个日光大棚,用于种植反季节蔬菜和特色水果。     “我以责任田入股,天天来这儿干活,除了工资、岗位补贴,还有入股分红,一年下来能收入两三万元。”70岁的脱贫户单灯江告诉记者,像他一样在这里务工的有一二十人,大家入股有分红、务工有工资。     除了动员全村243户村民以土地或资金形式入股,注入资本180多万元,流转土地230多亩发展特色种植,单桥村“两委”还利用闲置车间筑巢引凤,大力邀请本村在外创业能人返乡创业。村里今年刚试运营的海狮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溶豆、面包、饼干、月饼等食品,产品主要销往国内多家母婴用品店。     “看着柘城县这几年的营商环境极大改善,在外工作多年,一直都有回来创业的意愿。”该公司总经理单超说,公司的一期项目已经试运营,二期项目也提上了日程,待全部投产后预计年营业额实现1000多万元,纯收益约200万元,预计给村集体分红20多万元,提供就业岗位60多个。     在该公司上班的村民孙蕾阳说:“在家门口上班,一个月还有三四千块钱的工资拿,咋会不开心呢?”

    [更多详情]
  • 07 2023-07

    舞钢市郭洼村 民生得改善门口有活干

        “开园啦!来,先尝尝这‘天霸’西瓜甜不甜……”7月1日,在舞钢市庙街乡郭洼村的西瓜地边上,该村党支部副书记董红举和开着货车前来采购西瓜的客商打招呼。     北边的葡萄园里,一嘟噜一嘟噜泛着油光的“夏黑”“阳光玫瑰”葡萄挂满架子,煞是喜人。     “在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下,村里50多亩集体用地,去年全部西瓜套种辣椒,收益不错,今年种了20多亩西瓜和20多亩葡萄,葡萄有早、中、晚熟多个品种,应该还能有个好收益。”该村党支部书记张广业高兴地说道。     2021年以来,舞钢市卫健委驻该村第一书记曹恒举和村“两委”商量决定,将一处私人承包到期的葡萄种植基地收归集体统一经营。经过考察,又摸索种植了十多亩西瓜。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与部分党员群众起早贪黑地在田间忙碌,当年葡萄、西瓜就取得了好收成。该村集体经济收入逐年攀升,从2020年的几万元发展到2022年的20多万元。     集体经济不仅让村里挣到了钱,也给部分群众提供了务工的好机会。计生家庭户房桂先照顾上学的小孙女之余,每天到葡萄园干活。“一天60块钱,不耽误接送学生。”房桂先说。     有了集体经济收入,村内的配套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等民生项目也陆续实施,村民有了更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更多详情]
  • 07 2023-07

    自制烘干机引来国际订单

        7月2日,韩国企业订购电镀污泥烘干机设备的签约单,电传至焦作市真节能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真节能公司”)。这是韩国企业走访本产品用户3年后作出的决定。     7月3日,记者来到位于武陟县三阳乡的真节能公司,看到技术人员正在按订单要求绘图定标,向生产车间下放标单。     据了解,该公司是从一个养鸡场发展起来的。20世纪90年代,由于养殖规模较大,养鸡场每天产生大量湿臭的鸡粪,几个合伙人遂产生了将鸡粪烘干存放的想法。经过4年多的试验、技改,鸡粪烘干机自制成功。当时酒精厂、啤酒厂、制药厂盛行,这些企业的下脚料由于水分太大,利用和处理起来很棘手。有了自制烘干设备经验的几个人跃跃欲试,决定自主创新生产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烘干设备。1996年,他们研发的首台旋耙飞腾三级多回路烘干设备在山东鲁抗药业试用且一炮打响,随之石药集团、科伦药业、东阳光药业、江西国药等10多家企业慕名前来订货。     公司研发不断,创新不停。今年6月初,茅台集团一个订单订购了该公司4套白酒糟专用烘干机,6月底,首套烘干设备已安装调试完成并正式运行。     一传十,十传百。除了药企,浙富集团、飞南集团、安徽铜陵有色金属、北京高能、中环信等多家大型企业也向他们伸出橄榄枝,订单纷至沓来,产品供不应求。     自2008年起,该公司把利润的30%投入科技创新,共获得165项国家专利,自主研发的旋耙飞腾三级多回路烘干设备是目前世界唯一的超长、超宽、超高型烘干机,不仅畅销全国,还远销国外。     “要立于市场不败之地,就要创出自己的品牌。下一步将注重人才培养,瞄准世界前沿,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该公司总经理岳生文说。

    [更多详情]
  • 07 2023-07

    特色种植助推唐河农业品牌化

        盛夏时节,位于唐河县张店镇杨营村的乡缘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第三茬益母草又到了成熟收获期。放眼望去,绿莹莹的益母草像绿色织毯一样盖在平整细软的黄土地上,微风拂过,药香扑鼻。     “益母草的种植和管理有着严格的技术标准,不能有丝毫马虎。咱们的工人都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也正是因为这样,效益才非常可观,一亩地年收入4500元。我们合作社每年销售益母草500吨,在这务工的工人年收入3万元左右。”7月4日,该合作社负责人李延军向记者娓娓道来。     “结合‘五星’支部创建要求,按照‘一村一品’专业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定位,村里通过土地流转,帮助支持合作社完成益母草规模种植、订单生产。”杨营村党支部书记侯金伟介绍说。     这边的益母草长得旺,那边的油蟠桃飘香。     走进毕店镇万亩蟠桃园,树上挂满了红彤彤、黄澄澄的果实。工人们忙着采摘、分拣、装盒,一派丰收景象。     “我们是导航开车找过来的,这里的油蟠桃果真很甜……”     从郑州回唐河探亲的李茹女士说,她被抖音上的视频画面吸引,根据上面提供的地址慕名而来。挂满枝头的蟠桃顺手可摘,尝一口从嘴里甜到心里,她忍不住在蟠桃园里拍照打卡,引来朋友圈一片点赞。     “我们种植了9个优质蟠桃品种,年产量1万余吨,产值达3000万元,带动周边千余人实现稳定增收。”油蟠桃基地负责人严文宝娓娓道来。

    [更多详情]
  • 07 2023-07

    家门口就业忙

        7月3日,杞县恒利制衣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忙着加工服装。该公司生产的服装远销省内外,周边的许多群众前来打工,实现家门口就业致富。

    [更多详情]
  • 07 2023-07

    龙头企业带动 校企地联合 品牌宣传推介

        7月5日,记者从南阳市卧龙区农业农村局获悉,“卧龙艾叶”被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该区神农、兴宛堂、药益宝等8家艾草企业被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这标志着卧龙区在做强做优做大艾草产业品牌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卧龙艾叶历史悠久,因品质优、产量高、香气浓郁、疗效佳而闻名全国。作为主产区和核心区,同时也是全国最大的艾草加工销售集散地,卧龙区目前注册登记涉艾经营主体2736家,艾草产业总产值突破80亿元,带动就业3万多人。     近年来,卧龙区艾草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集聚和联动机制不断增强。     龙头企业带动,规模化效应逐步显现。药益宝艾草制品有限公司作为卧龙区艾草加工产业龙头企业,着意打造占地28亩的创意园,目前已经吸引艾灸、电商、直播团队30余人入驻,预计今年线上销售额将增加至5000万元,产值将突破2亿元。离创意园不远的艾草产业园正在加速形成,卧龙区的艾草产业将在“一园区一龙头”的带动下呈蓬勃发展之势。     校企地三方联合,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卧龙区与省农科院、南阳医专等院校合作,推动成立南阳艾草研究院,组建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制定发布艾制品团体标准9个、地方标准3个,取得各类专利178个。全区共研发生产6大系列、200多个品种的艾制品,注册商标396个,与仁和、南京同仁堂等知名企业合作,获得械、消、妆等字号35个,11家企业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     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及宣传推介成效显著。该区加强与中国计量大学合作,建立艾草全产业链质量标准体系,推动艾草产业升级发展。结合南阳仲景文化传承等因素,卧龙区积极搭建各类宣传推广平台,成功举办了张仲景医药文化节、全国艾草产业大会和“首届南阳十大艾草名企”等评优展销主题宣传推介活动,有效提升了卧龙区艾草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更多详情]
  • 07 2023-07

    成立一个协会 创办一个实体 服务一方农民

        “九皋人不怕扎,皂角树是俺们的‘摇钱树’!”     7月5日,谈到九皋镇的皂角刺,嵩县皂角产业协会会长郭绍波诙谐中带着自豪。     皂角刺是皂角树的棘刺,采收干燥后可入药,具有消肿排脓、行气理气等功效。20世纪80年代初,当地人在外地收废品、“换小货”过程中发现采集、加工、销售皂角刺可以获得较高收益,尝试小货换皂角刺,将皂角刺拉回九皋加工出售。     2002年,嵩县实施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同时随着皂角树大田育苗技术难关被攻破,荒山坡地上栽植皂角树进入空前发展阶段,几乎家家种皂角、户户剪皂角。     郭绍波介绍:“最火的2009年,嵩县育苗基地达到1000亩,年培育幼苗1000万株。”     如何将皂角育苗、种植、加工、销售统一规范起来,把千家万户的田间地头小生产变成规模化大产业?     在县科协的支持下,2014年9月,嵩县成立皂角产业协会,吸收种植户、购销户、“土专家”为会员,与皂角刺打了20多年交道,同时又是种植大户的郭绍波被推选为协会会长。同年10月,他引来外地客商,投资1000万元在九皋镇成立河南豫博药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皂角刺切片(饮片)为主打产品,兼营丹参、生地等中药材种植、收购和加工。     2020年,九皋镇投资760万元建设皂角产业园。目前,产业园已入驻30余家皂角育苗、种植、购销专业合作社,带动了仓储、电商、物流、培训等产业发展,实现1.5万人务工。     为掌握皂角刺产业发展的“芯片”,嵩县狠抓协会规范化建设,积极搭建平台,建立与河南中医药大学、洛阳师范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建设示范基地,培育新品种,研发改良种植、嫁接技术,先后获得皂角刺育苗、嫁接、采收等13项新型专利,培育出“硕刺皂荚”“嵩刺1、2、3号”系列及“九皋天丁”等优质品种,种苗远销河北、云南、贵州等省,形成了集基地种植、技术研发、生产加工、购销贸易于一体的产业链,实现了皂角从单一低端种植到多样高端加工的转变。     2021年10月,全国首届皂角产业大会在九皋镇召开,九皋镇被命名为“中国皂角之乡”,嵩县皂角刺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嵩县入选中国道地药材强县。     目前,九皋镇有皂角树5万余亩,辐射带动周边县(区)种植8万余亩,成为全国最大的皂角刺集散地。2022年,该镇皂角刺全产业链产值4.7亿元,年销售量占全国总销售量的75%以上,九皋镇因此获评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省级农业产业强镇。     “科技创新如何赋能乡村振兴?我们的做法是,发展一个协会、创办一个实体、服务一方农民,以协会为引领,做大做强‘科技+乡村振兴’大文章。”嵩县科协主席王红艳说。

    [更多详情]
  • 07 2023-07

    昔日废弃地今日欢乐园

       武陟县龙源街道东仲许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延伸壮大村集体经济。积极探索拓展运营项目,将村昔日垃圾场全面整改,建成向日葵花海、户外休闲阳光帐篷营等公共休闲娱乐场所,发展采摘休闲观光农业,推进农文旅融合,做大做强产业项目,促进乡村振兴。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