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05 2023-07

    评选“文明家庭” 倡导文明新风

         “我要投丁师傅一票!他人是真不错,两口子都是咱社区的志愿者,楼栋卫生他每天主动打扫,谁家有事情他都肯帮忙。”6月25日,信阳市平桥区平桥街道平电社区居民李阿姨兴高采烈地来到社区,积极参与“文明家庭”评选投票。     为进一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共筑时代新风,近日,平桥街道组织开展了“文明家庭”评选活动。通过家庭自愿申报自评、群众评议、网格楼栋长推荐、社区居委会审核的方式,从孝老爱亲、敬业诚信、家风淳朴、热心公益等方面挖掘典型事迹。通过宣传发动、组织评选,引导广大居民和家庭在积极参与中自觉接受道德教育,传承尊老爱幼、夫妻和睦、科学教子、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家庭美德,提高居民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孕育文明新风,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经过前期筛选,平电社区评选出团结邻里、家庭和睦、爱岗敬业、尊老爱幼等5名“好媳妇、好婆婆、好邻居、五好家庭、文明个人、文明家庭”先进典型。

    [更多详情]
  • 05 2023-07

    一宅变四园 乡村美起来

         “残垣断壁拆除后,俺用废弃的旧砖块垒砌了一圈‘梅花状’围墙,建起了一个‘巴掌大’的小菜园,种上豆角、辣椒等蔬菜,随吃随摘……”7月3日,沈丘县北城街道大辛营村村民刘翠红瞅着自家小院里青翠碧绿的小菜园,高兴得合不拢嘴。     去年以来,大辛营村以建设“美丽大花园、幸福新沈丘”为契机,开展“三拆”(拆掉空心房、违建房、拆危旧房)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实施“三边四化五美”工程,大力推进“一宅变四园(花园、菜园、果园、游园)”等重点工作,引导群众充分利用整治后的庭前院后空闲地种植瓜果、蔬菜,建设步道、游园,进一步美化村庄环境,提升村容村貌。     目前,该村已拆除危房18处,改造坑塘1个,“一宅变四园”已打造26户,兴建小菜园、小果园、小游园80多处。

    [更多详情]
  • 05 2023-07

    高效服务 智慧交易 减负纾困

         “这几年在鄢陵参加投标方便多了,全部实行网上提交电子文件,也可以不用缴纳投标保证金,给我们企业减轻了很多负担。”6月30日,在鄢陵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提及该县招投标营商环境发生的变化,许昌星和基建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苏勇飞满意地说。     近年来,鄢陵县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以惠企便民服务为导向,聚焦各方交易主体办事难点、痛点、堵点问题,通过提供高效服务、推进智慧交易、减负助企纾困三项举措,全力打造信息公开、机会公平、结果公正、诚实信用、程序透明的优质高效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     该县聚焦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建立“三主动”工作制,主动对接协调,全程专人服务、优先安排场地,通过高效服务力促项目早开工、早建设。     为营造更加公开透明、高效廉洁的交易环境,该县常态化开展“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等智慧交易服务,严格执行招标计划提前发布机制,切实提升公共资源交易的服务质量和交易效率;强力推动市政工程、房屋建设、水利交通等各领域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等事项线上全覆盖,实现“一网通办”;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管理模式,全流程电子化开评标,实现交易过程“零次跑”“无纸化”。     同时,在中小微企业中全面推行信用承诺函代替投标保证金的减负助企纾困措施,投标过程中,凡属信用中国和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网站上无失信记录的中小微企业,均可通过自行出具投标信用承诺函代替缴纳投标保证金参与投标。截至目前,该县中标企业保函金额替代比例达到96%,减轻企业资金负担3000余万元。

    [更多详情]
  • 05 2023-07

    一手拿钥匙一手拿房本

         一手拿钥匙、一手拿房本。6月29日,别开生面的“交房即交证”现场发证仪式在息县建业尊府项目营销中心和龙湖世纪城项目营销中心举行,两项目首批不动产权证书和房屋钥匙同时交到了业主手里。     据悉,为确保建业尊府和龙湖世纪城项目如期“交房即交证”,息县自然资源局不动产登记中心主动作为,通过服务前置,开辟绿色通道,压缩办理时限,让新业主在收房的同时拿到不动产权证。     “交房即交证”是践行“为企优环境、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息县自然资源局不动产登记中心由“坐等办理”变为“靠前服务”,采取全程跟踪服务的方式,积极与住建、税务等部门联动,通过联合验收、延伸服务、优化流程等多项举措,让企业实现了“验收即登记”,让购房业主实现了“住权产权零距离,交房交证零时差”,从源头解决企业和群众的“操心事”。

    [更多详情]
  • 05 2023-07

    猪肉价格震荡下行 蔬菜价格继续回落

        据河南省商务厅监测,上周全省生活必需品市场货源充足,品种丰富,价格总体以稳为主。     猪肉价格震荡下行。上周全省肉类零售均价为63.79元/公斤,较前一周上涨0.4%。其中,猪肉(后腿肉)零售均价为27.05元/公斤,较前一周下降1.7%;牛腿肉零售均价为82.64元/公斤,较前一周上涨0.1%;羊腿肉零售均价为81.69元/公斤,较前一周上涨1.5%。端午节过后,猪肉消费惯性回落,加之6月底学校陆续放假,市场集中采购需求下降。预计近期猪肉价格仍将呈低位震荡态势。     蔬菜价格继续回落。上周全省蔬菜零售均价为5.97元/公斤,较前一周下降2%。目前,茄子、豆角等蔬菜处于集中上市期,产量大,各环节转为本地采购,收购价及运费等成本降低,零售价格回落。近期高温、降雨天气轮番登场,预计蔬菜价格将在现有价格呈窄幅波动态势。     鸡蛋价格延续弱势。上周全省鸡蛋零售均价为9.22元/公斤,较前一周下降3.4%。白条鸡零售均价为20.26元/公斤,较前一周上涨1.1%。高温天气影响蛋鸡产蛋质量,同时鸡蛋储存周期缩短,各环节维持随进随销策略。预计近期鸡蛋价格仍呈偏弱调整态势。粮油价格以稳为主。上周全省粮食零售均价为5.21元/公斤,较前一周上涨0.4%。食用油零售均价为17.94元/升,较前一周上涨0.1%。目前全省粮油市场库存充足,需求平淡。预计近期粮油价格仍将以稳为主。     水果价格窄幅上涨。上周全省水果零售均价为10.16元/公斤,较前一周上涨0.8%。由于菠萝逐渐退市,苹果、梨等库存水平相对较低,对水果价格略有支撑。当前时令水果产量稳步增加,预计近期水果价格仍有回落的可能。水产品价格略有回落。上周全省水产品零售均价为29.1元/公斤,较前一周下降0.4%。随着需求恢复常态,预计近期水产品价格仍有回落的空间。

    [更多详情]
  • 05 2023-07

    杏李满枝 日子甘甜

         “我这3亩多杏李销售不用操心,镇村干部齐上阵,跑前跑后帮着销,往年没人要的青果也能卖出去,仅这一单,就让我增加了7000元收入!”7月3日,在淅川县老城镇马沟村,杏李种植户寇爱玲提起前些天卖出的一万余斤杏李,高兴得合不拢嘴。     寇爱玲一家四口人,丈夫去世后,家里的担子全压在她一个人身上。在村合作社的带动下,她种植了3亩多的杏李,每年收入2万元左右。因为家中缺少劳力,村干部就亲自上门帮她打包、运输、装车。“真没想到现在日子能过得这么好。”寇爱玲笑得一脸灿烂。     老城镇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21个行政村村村环库、户户临江。如何在保证水质的基础上带领广大乡亲致富增收,是老城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县里出台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我们多方考察调研,发现杏李耐旱、耐瘠薄,亩产4000斤左右,盛果期达20年以上。”老城镇镇长李红印说,该镇从2015年开始,大力发展杏李等生态林果产业。     “去年销售杏李40多吨,收入近100万元!”近日,在老城镇杨山杏李基地,种植大户王中玉看着即将成熟的果子,满脸幸福。     52岁的王中玉是最早一批发展杏李的农户,由于刚开始种植时没经验,杏李品质不高,卖相差,镇政府便组织农技专家手把手教技术,现在他的杏李品质提高了,产量也实现翻番。     “种得好,更要卖得好!”全镇3万余亩杏李进入采摘期后,镇干部三天两头往村里跑,实时掌握销售情况。     “在政府的帮助下,今年5月份,外地客商和我签订了‘定园’协议,预订了我果园里的全部杏李。”王中玉开心地说。     “我们专门成立杏李销售工作专班,领导班子分包到村,负责各村杏李销售工作。在与往年客商保持联络的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扩大招商范围,拓宽销售渠道。”李红印介绍,对有销售意向的客商,镇领导陪同到各村杏李基地查看长势,并出面签订预售协议,坚定客商信心。同时,根据不同果品标准,针对性培训分拣熟练工,提高分拣效率;及时解决果品交易过程中的各种矛盾纠纷,积极维护市场秩序,有效保障客商收购果品最优化、果农收益最大化。     “今年已是我来淅川收购杏李第三个年头,淅川气候温和,水质好,杏李品质好,很有市场,我已经跟镇上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一位正在核对订单的福建客商介绍说。     “未来,我们谋划在每个村都建设一个以上不低于50亩的精品果园,打造集果品采摘、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特色林果产业,带动果农收益像蜂糖李一样甜美!”老城镇党委书记刘永亮信心满满。     不止老城镇,近年来,淅川县高起点谋划产业发展思路,高标准建设林果示范园区,积极发展生态产业,着力打造特色林果产业集群,目前已发展软籽石榴、杏李等林果23万亩。2022年,全县林果业产值达6亿元,山区群众40%的收入来自林果业,10万库区群众依托林果走上了增收致富路。

    [更多详情]
  • 05 2023-07

    财政紧张也不亏待老人

         7月3日,在正阳县寒冻敬老院,百岁老人王留定在空调房里,看着电视,哼着小曲,格外悠闲自在。     在正阳县,像王留定这样在敬老院安度晚年的特困老人有200多人。     正阳县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对全县所有乡镇(街道)敬老院进行了高标准适老化升级改造,并将农村敬老院的医疗服务委托给乡镇(街道)卫生院进行管理,在各敬老院设置医疗室,配备医务人员、必备设施和药品。     为提高基本养老服务能力,该县全面建立高龄津贴补贴制度,惠及全县所有80岁及以上老人,100岁以上(含100岁)每人每月增至600元。同时,采取政府补贴、市场化运作等方式,对失能、失智等困难老人家庭进行适老化“量身”改造,提升家庭养老服务水平,对独居、空巢、留守、失能等老年人提供探访关爱服务。     该县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社会力量为支撑,大力推进上门服务、居家社区养老、智慧养老等多元化普惠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多层次需求,让他们在家门口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更多详情]
  • 05 2023-07

    河南种子会 放心选好种

         推动种业振兴,打造种业强省。7月4日,“2023河南省夏季种子信息交流暨产品展览会”“2023黄淮海种业+肥药机一体化解决方案展览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此次展会由河南省种子协会、郑州万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办。     本次展会面积达15000平方米,500多家种子、农药、肥料企业齐聚一堂,集中展示企业形象与文化,推广新产品、新技术。天存种业、帝益麦种业、秋乐种业、滑丰种业、金苑邦达富农业、安徽恒进、陕西荣华等省内外50多家品牌种业企业的1000多个优秀小麦品种集中亮相。来自省内外的相关人士5万余人参会。     据介绍,展会期间,相关专家还就今年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品种评价、种子生产、产销预测和品种布局等进行了分析,50家省内外种企、知名科研院所现场发布了100多个小麦新品种。此举不仅为种子企业生产、销售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企业推广新品种、经销商选择代理产品、种植大户以及农民朋友们选购良种搭建了好的平台。

    [更多详情]
  • 05 2023-07

    头茬辣椒每斤卖20多元

          眼下正值“樟树港”辣椒成熟季节。7月4日,走进潢川县来龙乡文贤种植合作社百亩辣椒种植园,一棵棵辣椒上挂满了绿油油的果实,农户们正利用晴好天气,进行抢摘。     “去年我从湖南省湘阴县樟树镇引进新品种樟树港辣椒,该品种生长期200多天,亩产600公斤左右。樟树港辣椒头茬特级椒每亩产量不到10斤,回收价每斤超过20元。现在我们每亩辣椒年收益可达1.5万元,效益很可观。”合作社负责人贾文贤说。     据了解,文贤种植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农户+公司”的模式,通过“订单农业”,进行统购统销,辣椒品种由公司统一采购、统一提供育种技术,采摘后按市场价统一收购,确保销路无碍。目前,合作社辣椒种植面积160亩,育种基地25亩,带动农户10户。     来龙乡有关负责人介绍,来龙乡将加快土地流转,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鼓励支持专业种植合作社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引导更多农民种植包括“樟树港”辣椒在内的特色农产品,不断提升农业产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更多详情]
  • 05 2023-07

    陈疙瘩村种出“洋水果”

         7月3日,在鲁山县瀼河乡陈疙瘩村的一大片果园里,一些在当地不常见的水果映入眼帘:有些品种像李子,有些像小鸭梨,有些又像椭圆形的土鸡蛋。“这叫西梅,是我5年前从山东引进的,目前有三个品种:法兰西、蓝蜜、红喜梅,今年才开始挂果。”果园主人赵国学说。     据悉,西梅原产于法国西南部,后被引种到美国加州开始广泛种植,因此目前也叫加州西梅。西梅芳香甜美,具有甘草的芳香,有“奇迹水果”“功能水果”之美誉,深受消费者青睐。     赵国学今年58岁,5年前流转了这一连片16亩的土地,开始发展林果种植。“想到如今的梨、桃、葡萄都太普通了,就想着引进一些新品种水果,从手机上看到国内有种西梅的,经询问我们这边也适合种植,开始不敢一次性种那么多,就购买了1100棵幼苗,试种了8亩,剩下几亩地种了些桑葚、猕猴桃等。”赵国学说。     引种西梅后,赵国学两口子几乎天天待在果园里,用心管护这些树苗。“这种果子8月中旬左右成熟,今年是第一次挂果,估计每棵树能采摘25公斤左右,明年进入盛果期后,每亩地能采摘3500公斤上下。”赵国学说。     另据了解,西梅属于高端水果,目前超市售价在15~20元之间,精品果售价更高。赵国学引种西梅在鲁山尚属首家,在平顶山地区也不多见。     “目前看来,西梅算是引种成功了。按现在的市场行情,种西梅比种其他水果亩均效益要高好几倍,我今年又流转了10多亩土地,准备把西梅规模扩大到20亩。”赵国学说。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