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27 2023-06

    洛阳市 文博场馆接待游客 17万人次

         6月25日,笔者从洛阳市文物局获悉,端午假期,洛阳各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博场馆累计接待游客17万余人次,日均接待游客约5.6万人次。     从6月22日至24日,洛阳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等“网红”博物馆持续迎来客流高峰,多家博物馆的预约参观名额提前两天就已约满。     端午节假期,10余场形式多样的展览丰富了节日文化生活,也成为游客了解古都洛阳的“万花筒”。洛阳文物局结合市场需求,持续创新文旅产品供给,推出夜游活动,给游客带来个性化的文化体验。在多家博物馆的数字展厅内,不少观众随着巨幕电影、互动游戏等,解锁“文化满屏”的洛阳。

    [更多详情]
  • 27 2023-06

    新乡市 游客接待量全省第二

        6月26日,记者从新乡市文化广电和外事旅游局获悉,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假期,新乡市累计接待游客288.0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33亿元,接待量仅次于省会郑州,排名全省第二。     据了解,新乡市开放的28家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7.08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875.05万元,旅游收入2726.8万元;较2019年分别增长123.62%、44.28%、223.2%。     同时,新乡市各级公共文化机构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全市公共图书馆和馨香书坊累计接待读者13187人次,举办惠民文化活动58场次,参与读者15455人次;文化馆(群艺馆)和综合文化站累计接待群众7400人次,举办惠民文化活动94场次,惠及群众54100余人次;博物馆累计接待入馆群众10227人次,举办惠民活动15场次,惠民服务1426人次。     新乡各县(市、区)文旅部门也以特色化、多元化的供给满足不同游客需求。     在获嘉县,当地群众用“千人乡村拔河大赛”来庆祝传统佳节,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体验。在封丘县黄河湿地公园,一场露营烧烤节点燃了夏日消费新亮点。     据悉,在端午节假期前,新乡市文化广电和外事旅游局就组织策划了105项文旅活动和优惠政策,充分发挥丰富旅游资源带动作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持续擦亮文旅品牌,提升全域旅游影响力。

    [更多详情]
  • 27 2023-06

    果蔬种植助群众增收

         6月21日,第六届梅村哈密瓜示范展示暨特色蔬菜观摩培训会在登封市大金店镇梅村召开。会上,郑州市蔬菜研究所联合农商银行大金店支行向李占伟等五位哈密瓜种植能手预授信了30万元额度。     “有了这些钱,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品种都不是问题了。现在我种的有6座冷棚、2座暖棚,品种以哈密瓜、水果番茄为主,平均下来一年能收入20万元左右。”李占伟高兴地说。     “召开此次培训会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呼吁更多群众参与到高山蔬菜种植项目中,另一方面联动银行、企业家为登封高山蔬菜的发展加把力。”郑州市蔬菜研究所驻梅村第一书记葛桂民说。     据了解,梅村是一个典型山村,2014年郑州市蔬菜研究所到梅村开展驻村工作,依托地形、环境等特点引进哈密瓜、水果番茄等特色种植品种,并为当地种植户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梅村的蔬菜产业前景很不错,但还有些问题要解决,所以我们积极发挥自身优势,联系其他驻村书记为种植户提供最优的种植技术和品种,形成集种植、管理、销售于一体的第一书记产业联盟,为大金店镇蔬菜产业发展尽自己一份力。”葛桂民说。

    [更多详情]
  • 27 2023-06

    在这儿拍照打卡很“出片”

         海鸥照相馆、望春小剧场、宣化影剧院、亚桥供销社……6月26日,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走进济源玉泉街道联洋建材城“百年宣化”文化娱乐街,诸多老场景把人们带回了20世纪80年代。     今年以来,济源聚焦打造特色街区,推出夜游、夜娱、夜食、夜购活动,实现夜间消费场所多元化、消费业态多样化、消费保障便民化,促进消费市场活跃、繁荣、有序,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据了解,这条凸显20世纪80年代建筑风貌的商业街是玉泉街道为进一步完善“夜经济”消费模式、激发城市发展活力而打造的一条特色街区。     “占地30余亩,总投资8000万元,复刻20世纪80年代宣化街风貌,内含一站式多元化书店、极客运动工厂、儿童水上乐园、‘百年宣化'餐饮街等。”玉泉街道党工委委员、武装部部长张骞说,这里有承载济源人记忆的怀旧场景、标志建筑等,让市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唤醒城市记忆,产生精神共鸣。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街道是城市的印记。来到这里,儿时的一幕幕场景都在眼前浮现。尤其是老照片墙,在那儿拍照打卡很‘出片’。”市民赵杰说。     走进升龙城精品商业街,各式各样的灯牌闪烁,一川一味融合餐厅、顺德公火锅……新开张的网红餐饮店吸引着不少年轻人打卡。     为推动消费回升,提振消费市场信心,沁园街道在升龙城北侧投资1000余万元,打造业态丰富、现代时尚、便民包容的商业街区,规划布局了私房菜馆、概念餐饮店、特色酒吧、露天影院等项目,采用集中经营、统一管理的模式。     不仅如此,北海街道马寨商业精品街区、济水街道关帝街特色街区、天坛街道精品示范街等也纷纷亮出特色牌,不断深入挖掘资源,在满满的烟火气中点燃消费市场。     “打造特色,发扬特色,用特色促‘夜经济’出圈,提升群众体验感和满足感。”济源示范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党组成员、招商引资服务中心副主任陈艳表示。

    [更多详情]
  • 27 2023-06

    我省首家文玩核桃交易中心在洛宁投用

         6月26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文玩核桃经销商、种植户等300余人齐聚洛宁县东宋镇官庄村,共同见证我省首家洛宁官庄塬文玩核桃交易中心开门迎宾。     洛宁文玩核桃是美国黑核桃的一种,1991年作为用材林引入洛宁,经过当地群众多年反复嫁接改良,培育出“周牌”“建华”等30多个品种的文玩核桃。目前,洛宁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文玩核桃原产地,占全国文玩核桃市场的70%以上,年产值超2.3亿元。     洛宁官庄塬文玩核桃交易中心由洛宁县农投公司和河南官庄塬文玩有限公司合作运营,建成有文玩核桃分拣、定级、雕刻、加工综合服务大楼,产品展示电商交易中心,线下交易长廊。目前,交易中心可加工猴头、佛头、十二生肖等60多个造型,带动70余名青年返乡创业,年网络销售额3000万元以上。

    [更多详情]
  • 27 2023-06

    凝聚创业智慧 服务乡村振兴

         6月25日,记者从省人社厅了解到,2023年度豫商豫才返乡入乡创业专家服务基层活动近日启动。     据悉,本年度创业专家服务基层活动以“凝聚创业智慧,服务乡村振兴”为主题,以返乡入乡创业或有意愿返乡入乡创业的农民工、高校毕业生、企业家、退役军人等豫商豫才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各级返乡创业专家为主要服务力量,旨在普及创业政策、优化创业服务、破解创业难题、宣传创业典型,提升返乡创业质量,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了解到,今年的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将推出更多创新举措:调研摸底,收集需求,掌握服务需求清单;推动地方成立专家团,根据前期收集的服务需求清单,有针对性地开展实地指导、线上服务、直播答疑等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开展创业故事宣传,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带动作用。

    [更多详情]
  • 27 2023-06

    全国农民报社长总编调研采访活动在榆林启动

         6月26日,由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主办,陕西农村报社、榆林市委宣传部承办的“乡村振兴的榆林实践”2023全国农民报社长总编调研采访活动在陕西榆林启动。启动仪式上,农民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会长何兰生等领导致辞,并向调研采访团授旗。     何兰生表示,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在全党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之际,组织开展此次采访调研活动,充分展现了“三农”媒体人的高度政治站位和强烈责任担当,对于讲好新时代乡村振兴故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国农民报的社长总编、骨干记者必须率先垂范、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扎实调研,才能更好地办好一张报纸和一家媒体,不断提升服务“三农”的能力水平,守住“三农”舆论的主阵地。     据悉,在为期5天的调研采访活动中,来自农民日报、中国农网、河南日报农村版等全国20多家涉农媒体的社长、总编、记者将进乡村、下地头,全面了解榆林市建设陕西现代农业先行区和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全国知名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两区一基地”的发展成就,深度挖掘榆阳区、横山区、米脂县、佳县等地在乡村建设、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方面的新模式、新做法、新路径。     本次调研采访,恰逢陕西农村报创刊70周年。当日,该报开发的面向小读者普及农耕文明文化的“小农课堂”正式上线。     6月25日晚,来自全国20多家涉农媒体的社长、总编、记者齐聚一堂,就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如何做好媒体融合、讲好乡村故事、做好转型升级等话题进行了交流探讨。

    [更多详情]
  • 27 2023-06

    有事到“摆理堂”去说

         “你看,这就出个门他可给俺撞伤成这了,你们说说该咋办吧!”6月20日,宝丰县闹店镇李官营村的王伟和同村的李新明因为电动车撞在一起的事“闹”到了村“摆理堂”。     “王伟兄弟,听哥一声劝,你先别着急哩。咱都坐这心平气和把事说说……”参与调解的村干部说。     通过村干部的耐心调解,双方握手言和。这已是李官营“摆理堂”建成以来调解的第14起纠纷。     时下,“有事到摆理堂去说”,已成为李官营村村民的一句口头禅,“摆理堂说事”也成为村民日常的一种行为习惯。村民不管有什么家长里短的矛盾事,都可以到“摆理堂”里去说道说道,最终寻求合理的解决办法。     今年3月,李官营村两个村小组因浇麦用井的问题闹到了村委会,虽说最后问题解决了,但是也耽误了浇地的宝贵时间。这就是该村建设“摆理堂”的由来。     为畅通摆理渠道,让群众随时随地可以道出自己的委屈,今年4月,李官营村把荒废已久的村东老屋改造成“摆理堂”,专门调解群众的矛盾纠纷。     “‘摆理堂’的调处队伍中,不仅有县信访局、镇信访办的工作人员,还有村里有威望、热心肠的老同志和村干部,村里的各种‘疑难杂症’,他们基本都能妥善解决。”李官营村党支部书记王旭光说。

    [更多详情]
  • 27 2023-06

    300亩鲜桃 等你现摘现吃

         看硕果累累、闻阵阵桃香、品甜甜脆桃、享丰收喜悦……眼下,正值桃子成熟上市时节,汤阴县韩庄镇近300亩桃园喜获丰收,放眼望去,油桃、水蜜桃、黄桃挂满枝头,一片硕果累累、生机勃勃的丰收景象。     在韩庄镇大黄村村东,一片4亩大的桃园里挂满果实,红彤彤、粉嘟嘟的桃子十分喜人。“这几年俺通过剪枝拉条、精心管护,桃子长势不错,挂果越来越多,今年预计每亩能收入5000块钱以上。”6月25日,桃园的主人李保连一边采摘桃子,一边高兴地介绍说。     果蔬飘香季,引来采摘游。据李保连介绍,每逢双休日和节假日,都有一拨接一拨的游客来到她的果园,在欣赏美丽田园风光的同时采摘新鲜桃子,体验农耕采摘带来的快乐。     近年来,该镇把特色果蔬种植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按照“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引导村民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先后引进、创办了滨河农庄、三禾农庄等20余家“农字号”龙头企业,专业带动群众种植大棚果蔬、特色菌菜和特色水果。     韩庄镇还结合特色农业,深度开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农事体验等多种功能,培育和打造休闲农业,大力拓展“一河两岸乡村振兴示范带”农业休闲观光旅游,推动“文旅+农业”融合发展,走出一条“一村一品一景色”的特色文化游、农业生态休闲游、美丽乡村游相互融合的新路子,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更多详情]
  • 27 2023-06

    40家民宿 邀你隐居山野

         “东边赵村里,西边喜逢里,南边时光里,北边夏荷里,‘五星’工坊‘豫涧’你,真是村民好福气,挣钱务工有处去,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6月25日,鲁山县赵村镇赵村村文化广场上,村民田秋成坐在凉亭下,拉着二胡,摇头晃脑,动情地唱着自己编的顺口溜。     顺着唱词,自东向西,由南朝北,一处处“豫涧·里民宿主题工坊”依次展现开来。     赵村村东边的“豫涧·赵村里”民宿,依溪流而建,屋外满目青翠,富有地方风格的民俗建筑错落有致;西边的“豫涧·喜逢里”民宿,小院外绿树成荫,小院内花香满径,十来套木屋民宿依山势镶嵌在丛林间,别有一番风味;北边的“豫涧·夏荷里”民宿,精致雅韵,隐匿于山、林、溪等自然景观中;而在南边的“豫涧·时光里”民宿,则将住宿与乡村休闲、旅游康养结合,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     “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不仅环境好,而且服务态度也很好,我们有空就过来玩。”洛阳游客张晓蓓说道。     赵村镇依托域内丰富的农旅资源,在拥有特色资源的村庄,以村集体土地入股、联建共营等多种形式,引进发展乡村民宿、生态旅游等项目,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赵村镇着力打造的“豫涧·里民宿品牌主题工坊”,创建了“农旅融合型工坊”发展模式,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勃勃生机。     目前,该镇有16个村发展民宿40家,从事民宿、餐饮、温泉等旅游产业的群众1000余人,全镇每年旅游产业实现收入近9000万元。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