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05 2023-05

    黄河激流里勇救人

        连日来,台前县清水河乡南葛村28岁小伙孙泽兵黄河激流里勇救落水少年的事儿刷爆了微信圈,一些爱心人士慕名前去慰问,清水河乡党委、政府也为他送去锦旗和慰问金以示表扬。     时间追溯到4月30日下午5时许,孙泽兵忙完农活,到黄河边散步,走到13号坝头时,看到四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在不远处的11号坝头下面的石头上玩耍,其中一个可能踩在一块松动的石头上,忽然掉入湍急的漩涡中,一下子被卷出10多米远。另外三个少年惊慌失措,连喊人救命都忘了。     来不及多想,孙泽兵迅速甩掉衣服和鞋子,飞一般地冲下坝头,跳入冰冷的黄河水中,拼命向深水区游去,试图以最短时间截住从上游11号坝头方向冲下来的落水少年。此时,落水少年已被冲离落水地点几百米远,一露头一露头的,眼看就要沉下去。“不能让他沉下去,必须尽快截住。”孙泽兵咬紧牙关,奋力游向落水少年。距离落水少年越来越近,就在一个漩涡袭来前,孙泽兵一把抓住正在下沉的落水少年,并把他拖出水面。     孙泽兵一手扑打着河水,一手扯住落水少年的衣服,一点点向岸边游去。距离岸边还有最后10多米远,他却游了足足10分钟。从此路过的清水河乡南王庄村民王伟平前来接应,把孙泽兵和落水少年一同拉上岸。     “孩子已翻白眼了,嘴唇发紫,没有一点反应。”孙泽兵立即将孩子头朝下放到河滩泥土松软的斜坡上,用电视上看到的心肺复苏法对其施救,一股股浑浊的黄河水从孩子嘴里往外流……     经过几分钟紧急抢救,看到少年渐渐苏醒,孙泽兵终于长长舒了一口气。     当接到报警和求救电话的派出所民警及医务人员赶来,把落水少年扶上救护车后,孙泽兵才悄悄离开了救人现场。

    [更多详情]
  • 05 2023-05

    6000斤芹菜免费送村民

        “村干部申中愿给大家送芹菜啦,大家快来村委会领取啊!”4月29日,汝南县常兴镇许屯村的大喇叭一响,村民们便纷纷来到村委会,领取爱心芹菜。     “中愿这孩子真好!花3000多元从县城买来6000斤芹菜,免费发放给村民,我给他点个赞!”发放现场,老党员许士连说。     申中愿今年27岁,去年补选为许屯村村委委员。上任后,申中愿一心想着为老少爷们做好事、办实事,深得大家的好评。     4月28日,申中愿从在汝南番顺蔬菜种植基地工作的父亲口中得知,该基地的芹菜味道好,很受欢迎。为了让村民尝尝鲜,申中愿与父亲商量后,决定购买6000斤芹菜,免费送给村民。     芹菜好买,但必须自己收割。第二天,申中愿开着自家的货车来到芹菜种植基地,并雇了10名工人,很快把芹菜收割好、装上车。     发放现场,大家有序领取,纷纷夸赞申中愿的爱心行动,不少人还将视频发至微信群和朋友圈。     有人问申中愿图个啥?申中愿说:“作为村干部,能为村民做点好事是我最大的心愿。”

    [更多详情]
  • 05 2023-05

    捐资20余万元修村道

        “以前这里的路很窄,还是土路,出行很不方便。现在宽阔平整的水泥路,不光出行方便了,就是晚上出来散步也可好。”5月2日,宝丰县闹店镇李官营村村民李付生指着眼前的路说。     据悉,李官营村东南的出村路以前崎岖不平,尤其遇到雨天更是泥泞不堪,给村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加之路旁土沟污水积存,影响村容村貌。但由于村集体资金欠缺,修路建渠事宜一再被搁置。为解决这一困扰,李官营村积极发动在外乡贤踊跃参与捐资修路建渠。     今年春节期间回家探亲的乡贤王建国听到捐款的消息后,主动找到村“两委”了解相关情况,当即筹措资金,联系工程公司,开始修建这条出村路和两旁沟渠。     据了解,王建国共捐款20余万元用于此次道路沟渠修缮。这条长200多米、宽6米的“爱心路”和两旁沟渠于近日修缮完成。     “我是土生土长的李官营村人,把家乡建设好,是我们每个村民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王建国说。

    [更多详情]
  • 05 2023-05

    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在河南广大青年师生和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鼓励和希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主动扎根乡村和生产一线,为建设农业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河南科技小院创始人、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联盟(河南)秘书长、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叶优良带领团队老师和学生建立科技小院有11个年头,团队老师和学生们每年有200多天在生产一线。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饱含深情、寄予厚望、催人奋进,让我们备受鼓舞。”叶优良说,“我们将组织更多的老师、学生加入科技小院,努力让科技小院遍布每一个县、每一个乡村,服务到每一个农户,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努力拼搏。”     伊川甘薯产业科技小院指导老师、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博士赵哲说:“总书记的回信与号召进一步坚定了我们的选择,未来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继续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在科技小院的科技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服务生产的能力,在田野中磨砺自己的品格意志!”     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联盟(河南)指导专家、新乡花生科技小院负责人、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博士赵亚南曾经是一名在科技小院成长起来的学生,长期驻扎在农村生产一线,现在作为河南农业大学一名教师,带着学生继续在河南开展科技小院工作。他说:“作为一个青年工作者,我一定要带领学生共同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精神,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兰考小麦科技小院、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2020级研究生介赟说:“作为一名科技小院的学生,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坚定了我扎根‘小院’的信心,我将用所学的知识与农业生产结合,为广大农民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5月3日晚,罗山县科协组织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大家纷纷表示,一定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把灵山科技小院打造成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在罗山县委、县政府的部署下,该县科协牵头成立的灵山科技小院,旨在依托罗山县的农业产业特点,重点研究解决当地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着力培养知农、爱农、兴农的农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更多详情]
  • 05 2023-05

    中医馆建到村民家门口

        “在卫生院做康复跟去县里医院没啥区别,而且离家近,方便家人照顾,还减轻了不少经济负担。你看,这里条件可好了,医生都是县里来的!”5月1日,正接受治疗的鹿邑县玄武镇东头村村民张国旗说。     今年66岁的张国旗去年年底因患脑出血留下后遗症,左侧上下肢肌无力,无法正常行走。今年年初,他开始在当地中医馆进行康复功能训练,现在已经可以独立行走。     走进玄武镇卫生院的中医馆,康复医生正熟练地为患者进行拔罐、针灸等治疗。中医馆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设置有熏蒸、深部热疗、冲击波、中医治疗等10多个科室,每天康复门诊量60人左右。     在鹿邑县,越来越多的村民像张国旗一样在乡镇卫生院的中医馆接受便捷、高效、优质、贴心的中医药服务。     近年来,鹿邑县加大软硬件投入力度,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引导中医资源下沉,实现全县22个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全覆盖,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中医药健康服务,大大提升了基层群众的幸福感。     “在中医馆设置相对集中的中医诊疗区域,群众可以‘一站式’接受中医药服务,减少往返时间,避免来回折腾。”鹿邑县卫健委副主任李峰仲说。目前,鹿邑县22家乡镇中医馆中有6家被评为河南省“示范中医馆”,487家村卫生室能提供4类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698个家庭医生团队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以前大家都信任大医院,大病小病都会跑去大医院看。如今,大家开始到乡镇卫生院的中医馆诊治一些常见病、慢性病,乡镇卫生院每年接诊量提高不少,一定程度上分担了大医院的压力。”鹿邑县卫健委中医股负责人夏溢晗感慨道,尤其基层卫生院加入医共体后技术力量有了保障,可以定期邀请省、市、县中医药专家团队到基层看病问诊、传授技术,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市、县专家的诊疗服务。     鹿邑以县级公立医院为龙头,分别牵手22个乡镇卫生院,实施集约化经营运行模式,把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整合在一起,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的纵向下沉,解决基层医疗机构人才缺乏、设备不足、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形成“服务、责任、利益、文化和管理”共同体,实现了群众“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更多详情]
  • 05 2023-05

    擦亮党性教育﹃南阳品牌﹄

        近日,水利部办公厅、共青团中央办公厅、中国科协办公厅联合发文公布第五批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名单,南水北调干部学院位列其中,这是南阳市首个国家水情教育基地。近年来,南水北调干部学院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党献策”,累计培训1200多期8万余人,成为全国72家党性教育干部学院之一,擦亮了党性教育的“南阳品牌”。     南水北调干部学院坐落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大坝附近,多年来根植渠首,充分发挥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开展教学。该学院把校风、学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通过组织学习、谈心等形式,增强全体教职工的光荣感、责任感;通过明确细分学习任务和校规校纪,引导学员实现工作状态到学习状态、党员干部到普通学员、家庭生活到集体生活的转变;通过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收集学员对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室做出整改,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南水北调干部学院以课堂为抓手,以讲好南水北调故事、弘扬南水北调精神为主线,在教材编写、课程体系研发和宣讲模式创新上持续下功夫。内容上,该学院以南水北调工程的成功实践和移民干群的无私奉献为重点,不断挖掘南水北调精神内涵,组织省内外专家学者编写教材,形成了以“三个一”为代表的教科研品牌:组织召开了第一个全国性的研讨会、出版了国内第一部关于南水北调精神的专著和第一部系统研究南阳古代官德文化的著作。课程体系上,该学院形成了课堂教学、情景教学、访谈教学等特色课程,坚持用新时代的人和事教育党员干部。宣讲模式上,该学院针对不同受众编排6大类30多门现场普及体验课程,建设布展近7000㎡的南水北调展览馆,打造了体验式、互动式等10种特色宣讲模式。水利部部长李国英、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蒋旭光、党史学习教育中央第三指导组组长沙海林等领导亲临指导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截至目前,南水北调干部学院各类考察调研、观摩学习、教育宣传等活动受众已达105531人次,年受众达2.7万人次,教育效果和本土优势日益凸显。

    [更多详情]
  • 05 2023-05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游2.74亿人次

        据新华社北京5月3日电文化和旅游部3日公布2023年“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同比增长128.90%,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66%。     假期中,全国共举办广场舞、群众歌咏、“村晚”等群众文化活动约4.75万场,参与人数约1.66亿人次。全国1.28万家A级旅游景区正常开放,占A级旅游景区总数的86%。全国共举办营业性演出3.11万场次,票房收入15.19亿元,观演人数约865.49万人次。     旅游距离方面,游客出游半径和目的地游憩半径双提升,300公里以上的跨市、跨省游热度明显走高。携程3日发布的报告显示,用户出游半径较去年同期增长25%;跨省酒店预订占比超七成;国内景区门票量同比增长9倍,较2019年同期增长超2倍;出境游订单同比增长近7倍。

    [更多详情]
  • 04 2023-05

    精准监督护航乡村振兴

        “村里办了哪些事情,资金用在了哪儿,这些我们群众关心的问题都公布得明明白白……”4月28日,汝南县张楼镇姚湾村的公示栏前,村民们高兴地说,村务公开透明,群众心里亮堂。     今年以来,汝南县纪委监委紧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主题,聚焦惠农惠民政策落实落地、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完善基层治理等重点,创新载体抓手、强化系统施治,全程发力压紧压实责任,推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以精准监督护航乡村振兴。     立足职能,找准监督靶向。聚焦乡村振兴政策支持力度大、投资密集、资源集中的项目,梳理监督重点,分级分类靶向纠治基层“微腐败”。建立问题线索台账,分析研判、剖析成因、分类处置,坚持责任到人、专人专责,清单式动态监督管理;积极探索被动“接访”到主动“下访”模式转换,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以及腐败多发易发领域,常态化开展“嵌入式”“全链条”督查,全力确保政策落实、措施落细、项目落地。     协同联动,凝聚监督合力。强化“室组地”联动发力,灵活采用明察暗访、蹲点监督等措施,聚焦乡村振兴政策帮扶、产业责任、项目管理、资金拨付等方面,通过实地走访、督查回访等方式加强监督检查,确保督在要害处、查到关键点、解决“中梗阻”。     标本兼治,强化常态教育。坚持发现一起、通报曝光一起,扎实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深入挖掘警示教育资源,纵深推进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坚持精准施教,开展分众式、分层次警示教育,针对查处的“微腐败”典型案例,聚焦突出问题和共性问题,及时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全面压实相关单位主体责任,持续释放对违纪行为“零容忍”的信号。

    [更多详情]
  • 04 2023-05

    管好“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

        “要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职责,管好班子,带好队伍……”4月25日,内黄县纪委监委派驻县司法局纪检监察组对县司法局“一把手”开展谈心谈话。     今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派驻监督优势,聚焦“一把手”和领导班子,通过梳理廉政风险清单、规范“三重一大”事项报备、加强纪律教育等举措,变“事后整改、事后查处”为“事前提醒、事前防范”,全面推进对“关键少数”的政治监督和日常监督。并通过强化专项监督、开展清廉建设指导活动、定期听取工作报告、动态更新领导干部廉政档案、严把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关等方式,不断加大对“一把手”的监督力度。     该县纪委监委注重从廉政风险点入手,要求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围绕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监管机制等方面,与被监督单位领导同志一对一沟通后梳理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形成廉政风险清单,根据清单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进行定期“体检”。制定与被监督单位班子的谈心谈话计划,结合日常监督、审查调查、信访举报等综合情况,对重大事项决策不民主、请示报备程序不规范等苗头性廉政风险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使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做深做细做实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     为提升“一把手”监督质效,该县纪委监委督促全县各职能部门“一把手”与班子成员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各派驻纪检监察组通过参加或列席党风廉政建设会、“三重一大”会议、民主生活会和制发工作提示单等方式,不断丰富监督手段,提高问题发现的精准性与有效性。同时,该县纪委监委不断强化各派驻纪检组对监督单位领导班子的廉政教育力度,通过参观廉政警示教育基地、观看警示教育片、学习典型案例等活动不断拓展廉政教育方式,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在学思践悟中持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通过抓好‘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内黄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齐宏阳表示。

    [更多详情]
  • 04 2023-05

    重拳出击严防“节日病”

        “节点就是考点,作风就是宣言。五一假期临近,全县党员干部要始终紧绷纪律之弦,筑牢‘四风’防线,风清气正过假期。”近日,汤阴县纪委监委通过多种途径向全县党员干部发出节日提醒,敲响廉洁警钟。     为进一步抓好节日期间纪律作风建设,切实巩固和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汤阴县纪委监委早谋划、早部署,通过教育提醒、督导暗访、严查追责等方式重拳出击,营造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     “教育+提醒”打好“预防针”。借助县纪委党风政风智能管理平台、“清风汤阴”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持续推送廉洁过节提醒和通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提高廉洁意识,带头遵规守纪,坚决做到“过节不失节”;充分发挥派驻监督“探头”作用,对驻在单位所有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开展节前提醒谈话,重申纪律要求,划出违纪红线,做到廉政提醒“全覆盖”。     “督导+暗访”织密“监督网”。抽调精干力量,成立督导检查组,聚焦重要岗位、重点场所、重点区域开展不间断监督检查,采取明察和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密切关注隐形“四风”问题;灵活运用线上监督方式,通过公务用车管理平台实时了解全县公务用车行驶轨迹和停放地点,使公车始终置于监督之下。     “严查+追责”架起“高压线”。坚持“严”的主基调,对群众反映的、舆论媒体关注的、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四风”问题线索、重要舆情,迅速组织核查。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收敛不收手的顶风违纪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追责问责,对典型问题予以通报曝光,并同步开展以案促改,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处理越重”的强烈信号。     “节假日是‘四风’问题易发高发期。县纪委监委将持续强化监督检查,坚持正风肃纪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严以律己,谨防‘节日病’,推动作风建设再上新台阶。”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