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17 2023-04

    与山水为伴 与美景同行

              4月16日,“锦绣中原”2023年河南省全民徒步大会(商城·西河会场)暨第六届河南省露营大会在商城县西河景区开幕。     活动现场,奥运冠军、河南省全民健身中心主任贾占波宣布徒步大会开幕。1200名专业组、600名大众组徒步运动员,以及来自周边县市的近3000名社会徒步爱好者呼朋唤友、扶老携幼,与山水为伴,与美景同行。     本次徒步大会线路设置在风景绝美的大别山河南主峰金刚台西河景区内,起点设在景区草坪广场,专业组终点在红色广场,大众组终点在半边街,线路全程5公里。

    [更多详情]
  • 17 2023-04

    35个项目 239亿元

         4月15日,天地之中·中国登封2023年长三角区域招商引资推介会在上海浦东新区举行。     此次招商推介会是登封市近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成效最好的一次招商引资活动。活动引起沪上各界关注,来自长三角地区的中国商飞等世界500强企业、头部企业的159位优秀企业家、基金管理人、学术界名人、商会协会代表和签约代表共叙合作、共谋未来。     活动现场签约的35个项目,涵盖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新型建材、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签约总额达到239亿元。这些项目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契合登封发展前景,将为登封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注入强劲动力。     据了解,今年,登封市成立6个招商专班和15个乡镇小分队,分阶段、分领域梯次推进招商引资,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该市共新签约项目46个,签约资金总额317亿元。

    [更多详情]
  • 17 2023-04

    美好信阳 稻香中国

         4月15日上午,“美好信阳·稻香中国”2023中国(潢川)稻米粉食品产业发展大会在信阳市百花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本次大会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国家稻米精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信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产业集群(园区)工作委员会、潢川县人民政府组织承办,大会的主题是“美好信阳,稻香中国”。来自国家、省市县相关领导,著名专家、企业和参展商代表参会。     大会为期两天,其间不仅有专属于稻米粉食品产业的高端权威峰会,更有稻米粉+烘焙食品、信阳菜产业发展等主题论坛和中国稻米粉创新食品暨科技成果展。本届大会共签约项目67个,签约金额156.66亿元。

    [更多详情]
  • 17 2023-04

    金融服务“三箭连发”

         洛阳打造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现代化金融体系迎来大事喜事!4月16日,洛阳市“资本市场服务基地”“智慧金融服务中心”“开元金融创新示范区”揭牌成立。     洛阳市资本市场服务基地是河南省内首个汇集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和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服务基地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基地,聚焦当前企业上市难点堵点,为企业提供上市培育、投融对接、并购重组、固定收益、合规运作、干部培训等多领域的一体化、专业化服务。     洛阳市智慧金融服务中心,重点服务“铺天盖地”的中小微企业,着力打破银企之间的壁垒,为企业提供涵盖贷、担、保、投等全方位、全周期的“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     开元金融创新示范区以洛龙区环开元湖区域为核心,总占地面积14.2平方公里,现有银行、保险、证券、期货、小额贷款等各类金融机构101家。示范区将以服务实体经济为重点,实现金融与经济发展共促共进、共荣共赢,打造洛阳城市金融“新名片”。

    [更多详情]
  • 17 2023-04

    国家安全 人人有责

         4月15日是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推进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2023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启动仪式暨大中小学思政课集体备课展示活动举行。此次活动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主办,省委办公厅、省公安厅、省国家安全厅联合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河南省)承办。     今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宣传教育活动主题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夯实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社会基础”。我省精心筹划此次活动,严密组织,扎实安排,适时抓住国家安全教育日这一契机,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挺膺担当时代新人,共筑国家安全防线”的副主题。此次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直播的形式,观看人次超125.5万,点赞量达1837.2万,传播范围广,覆盖面大,营造了“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更多详情]
  • 17 2023-04

    和美乡村气象新

        以组织开展乡村建设示范县、示范乡镇创建和国家级美丽宜居村庄创建工作为突破口,统筹组织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创建乡村建设示范县20个、示范乡镇100个、示范村1000个和国家级美丽宜居村庄50个。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乡村建设样板。     ——摘自省委一号文件     □本报记者 孙雅琳     “那个房顶有太阳能热水器的就是我家。”4月12日,淇县赵庄村游乐场里经营碰碰车的程海宽,时不时抬头望向河对岸的村子。     57岁的程海宽曾在附近灵山景区开饭店,算是村里的富裕户。25年前,他率先在村里盖起了砖房,“当时只有一两家盖砖房,其余的都还是以前的老石头房”。顺着程海宽手指的方向望去,他家的二层平顶砖房,在一众古朴、厚重、有屋脊的石头房中有些醒目。     2017年,赵庄村被列入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单,2018年利用传统村落保护资金480万元,对村里的老石头房进行了修缮加固,老石头房焕发了新生机。整洁有序、富有特色的村容村貌,成了赵庄发展乡村旅游的一张“国家级”名片。     今年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抓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     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农村的优势与财富,不仅能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也能成为发展绿色经济、打通旅游产业的好跳板。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乡村建设示范县创建是推进全省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省级财政将以奖补的形式对示范县进行资金支持,同时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引导各类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向示范县投放。     “人居环境整治好了,项目就会主动找上门。”淇县黑龙庄村党支部书记赵关保分析了个中原因,“打眼一看,村容村貌干净漂亮,说明村班子稳定团结,能干事、能干成事,人家项目放在这里也放心。”     黑龙庄村去年试种七八十亩红薯,今年扩种到三百亩,从农历正月初六开始向周围村庄出售红薯苗,每棵0.16元,现在已经卖了200多万棵,红薯深加工生产线也即将投产。     “5G数字乡村项目也在我们村落地,村里安装了5个5G灯杆基站,灯杆上的摄像头能对各个路口的车牌、人脸进行识别,每户村民家都能连上5G网络,以后可以在电商平台直播卖红薯了。”赵关保说。     如今,农村道路“人畅其行、货畅其路”,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     乡村的蝶变,开端于18年前。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建设美丽乡村,再到建设和美乡村,既是乡村建设的“版本升级”,更是乡村发展的“美丽蜕变”。     和美乡村建设推进过程中,难免存在着以政府推动为主,农民参与度不高;短期建设见效快,但长期维护难;过分强调村容村貌的整洁,忽略了乡风文明建设等问题。     3月2日,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了我省第一批乡村建设示范县创建单位名单,淇县等20个县(市)成功入选。这些地方在和美乡村建设的路径、模式等方面,因地制宜地摸索出了一些办法,值得借鉴。     完善制度,健全机制,从“一时美”到“长久美”。“垃圾分类都到户,门前有花又有树”,五六年前,中牟县大马砦村就通过制定“十条规矩”,改变了村容村貌。     “我们村‘两委’干部到大马砦村学习后,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制定出《村规民约》《卫生积分管理实施细则》,写在墙上、印在纸上,村里残垣断壁随处可见、垃圾污水乱倒乱排的景象一去不复返。”赵关保说。     依法依规、汇集民意,因村制宜、“一村一策”,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奖惩并举、以奖为主……“小村规”撬动“大治理”“小积分”成为“大账本”,用制度治村,不搞一阵风、运动式环境整治,注重从“根上治”“面”上管,才能形成常态、保持常效。     群众主体、公众参与,从“要我美”到“我要美”。淇县思德村在修订村规民约时,挨家挨户走访宣传,459名户主全部签字按手印,让村民有充分的话语权,大家的事大家议,大家的事大家定,大家的事大家管,清洁家园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扭转了“干部干、群众看”的局面。     内外兼修、塑形铸魂,从“颜值美”到“内在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仅要塑乡土乡貌之形,更要铸乡风乡情之魂,在实现“物”的现代化的同时,实现“人”的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在思德村的德懿园里,竖立着“办酒不铺张”“礼金不攀比”等弘扬文明婚俗新风尚的标语牌,配有卡通漫画和具体要求。近几年,村里结婚的20多对新人,彩礼普遍下降2万~3万元,甚至还有一对年轻人零彩礼“裸婚”。     宜居、宜业、和美,不单单是村庄的物阜民丰、万家灯火,更应是洋溢在乡间浓郁的乡情和百姓温暖的笑靥。

    [更多详情]
  • 17 2023-04

    小麦进入扬花期 水肥管理要跟上

               4月16日,宜阳县三乡镇东柏坡村种植大户在用植保无人机给麦田进行“一喷三防”。时下,当地小麦已进入抽穗期,该镇积极组织群众对麦田进行“一喷三防”,确保今年小麦再获丰收。            近期我省小麦将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4月16日河南农业大学农业专家提醒农民朋友,小麦抽穗扬花期是小麦由营养生长完全转化为生殖生长的标志,也是决定麦穗籽粒多少的关键时期,要及时预防病虫害,并做好水肥管理。     小麦抽穗扬花至成熟期的耗水量占整个生育期耗水总量的四分之一,干旱不仅会影响抽穗、开花,还会影响穗粒数,各地应根据墒情和苗情,做好水肥管理。     此外,要抓住关键窗口期,预防病虫害。抽穗扬花期是条锈病、纹枯病、赤霉病和蚜虫、吸浆虫等多种病虫害高发时期,各地应把病虫害防控作为麦田管理的重中之重,科学开展防控。

    [更多详情]
  • 17 2023-04

    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西峡答卷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问题不上交,面对新时代基层治理的考验,如何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解决好谁牵头、谁排查、谁搭台、谁解决等问题,建立起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西峡县探索推出的党委主导、部门联动、常态长效的“警司访+”矛盾纠纷协调化解机制让乡镇(街道)成为基层矛盾纠纷的“终点站”,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供了有益参考。     □本报记者 曹国宏 通讯员 范亚康 刘禾     西峡县丁河镇邪地村王某、白某两家人本来关系要好,2022年8月在结伴郊游时,因不幸发生意外导致白某身亡,两家因死亡补偿意见不一自此有了嫌隙,甚至多次引发冲突。村组干部多次调解未果,村委会报请镇党委、镇政府提级解决,及时启动“警司访+”矛盾纠纷协调化解机制。镇党委坐镇,牵头协调;派出所调查取证,理清原委;司法所释法析理,给出赔偿依据;信访办“+”村委会寓情于理、协调疏导,两家最终达成补偿协议,使矛盾得以化解。     这是西峡县运用“警司访+”机制解决群众矛盾纠纷的一个经典案例。     “针对这类涉及资金纠纷、公序良俗、法律法规等多种原因的矛盾纠纷,村里不能调查警示,说不出法律依据,更无法划定责任,处置时往往按下葫芦浮起瓢,无计可施。”邪地村党支部书记庞国顺搓着手说。     庞国顺的无奈不是个例。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利益格局不断调整,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出纠纷类型多元化、趋向复合化、诉求信访化、风险外溢化等特点,仅靠单一部门和村“两委”,面对复杂纠纷往往束手无策,最终避之不及。西峡县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警司访+”机制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补充应运而生。     “3+1”的合力     2020年以来,为做好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西峡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树立有解思维,整合治理资源,探索实施党委主导、部门联动、常态长效的“警司访+”矛盾纠纷协调化解机制。“警”即发挥派出所调查取证、打击惩戒、依法威慑等职能;“司”即发挥司法所释法析理、法律援助、调诉对接等职能;“访”即发挥信访办协调化解、疏导稳控、帮扶救助等职能;“1”即发挥矛盾纠纷涉及单位的专业指导、政策支持、行业调解等职能。以此为平台,党委主导、部门认领、职责清晰,一改过去部门间单打独斗、力量分散、衔接不畅、配合不力、效果不佳等现象,实现了矛盾调解的横向联动。     “警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武器,能调查、能处置,解决了老百姓害怕拖而不决、处置不公的担心;司法以法律为准绳,断是非、明得失,一把尺子量到底;信访部门以社会关系入手,说人情、讲世故,从心里解疙瘩;行业部门以工作规定为准,解疑惑、说办法,四个部门合力足以解决大多数矛盾纠纷。”作为“警司访+”的首个试点,丁河派出所所长丁剑潇在实践过程中,感受良多。2022年以来,该镇累计启动专班16次,成功解决较大纠纷和疑难信访案件20余起,连续两年荣获市级无访乡镇。     “‘警司访+’是从工作机制上克服了畏难情绪,整合各方力量,改变过去部门之间联动机制不畅、工作合力不够、职责不清不明的局面。是攻克复杂疑难纠纷的‘良方’!”南阳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鲁文明给予“警司访+”极高评价。     “职”与“智”的结合     “警司访+”主攻疑难杂症,而针对社会面治理,西峡县更是在村级实现了过滤甄别、吹哨预警。“我们将数字乡村与警务助理结合,完善体系,织密滤网,分类预警抓化解,与‘警司法+’机制形成有效衔接。”西峡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冀守兴说。     “上周我对3个沿街门店进行了消防检查,对全村45至55岁在家妇女进行反诈宣传,着重讲了‘杀猪盘’‘刷单’等常见电诈手段,排查调解矛盾7起。”在每周的矛盾纠纷研判会上,丁河镇北屿村治安主任许文正在汇报自己一周的工作。与其他村干部不同,许文日常着警服、戴警帽,是一位称职的警务助理。     作为“警司访+”机制的前哨尖兵,警务助理是以村治安主任为班底建立的特殊职业队伍。“警务助理虽是助理,却一头连着派出所,对制止冲突、调查取证有着积极影响,一头背靠村‘两委’,在村情民意、社会关系的把控上有着先天优势,是化解一般矛盾的主力军。”丁河镇秧地村党支部书记马连甫说。警务助理的设置让村一级也可以实现矛盾纠纷的分析研判评估,同时按照普遍性、特殊性、潜在性、初发性、专业性、严重性、突发性进行分类,让80%的矛盾纠纷在村级实现就地化解。     与警务助理不同,为确保社会面治理无死角、全覆盖,西峡四年间累计投资1.1亿元用于“雪亮工程”建设。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县已经建成视频共享平台、云存储中心、县级综治中心各1个,乡镇(街道)级综治中心19个,村(社区)级综治中心297个;安装高清视频监控13839路,其中一类监控7813路,二类监控3631路,三类监控2395路,开辟覆盖政务外网和视频专网各336个端口,铺设光纤总里程达1240公里。以三级综治中心为“中枢”、以遍布城乡的视频前端为“耳目”、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手足”、以两个网络为“神经”的“雪亮工程”整体架构,成为西峡基层治理的数字“大脑”。     党与群的聚力     警务做尖兵,党建扛大旗。西峡建立管村委必须管矛盾、管治安必须管矛盾、管网格必须管矛盾的“三管三必须”责任体系,建立健全“村委会+治保会+警务工作站+网格员”一线排查工作机制,围绕涉疫就医、上学就业、劳资债务、家庭邻里、物业等矛盾隐患,开展场景化、链条化、常态化滚动式走访排查,构建矛盾纠纷信息反馈网络,切实做到源头防范、掌握在早、化解在早。     同时,为进一步充实基层矛盾调解力量,西峡以全县2079个网格为基础,从乡镇(街道)相关单位和乡贤“五老”中选取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威信高、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建立“警司访+”联动联调人才库,对他们重点培养、正向激励,不断提升矛盾纠纷实质化解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岗位练兵、实战培训,乡村基层矛盾纠纷95%以上在乡镇得到有效化解。“老马”工作室、“党群驿站”、“知心大姐”工作室等一批全科型工作室成为西峡基层治理的闪亮招牌。     基层“小治安”汇聚社会“大平安”。2022年,西峡县运用“警司访+”机制成功解决较大疑难矛盾纠纷和重点信访问题200多个,实现了矛盾不上交,消灭在基层,乡村治理“生态”逐步好转。西峡县先后被授予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称号,被命名为全省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连续8年荣获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县。     “‘警司访+’矛盾纠纷协调化解机制融合‘一站式’化解与专业化处置,解决了‘一站式’有‘站’无人,‘专业化’‘专’而不调的问题,为解决复杂性、交叉性、边缘性矛盾纠纷提供了可靠方案。围绕这一有益探索,我们将继续坚持全周期管理理念,坚持前置防线、前期处置、前瞻治理,努力完善构建功能下沉、力量前置、协调联动、合力攻坚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格局,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西峡、法治西峡!”西峡县委书记马俊说。

    [更多详情]
  • 14 2023-04

    汝州市将启动和美乡村示范创建

        4月12日,来自汝州市农业农村局的消息称,汝州市和美乡村示范创建工作将于年内启动。     该活动以农村人居环境巩固提升为主线,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重点,以和美乡村示范创建为载体,以实现乡村规划美、生态环境美、特色产业美、田园风光美、基础设施美、公共服务美、乡村治理美为总体目标,按照规划先行、示范引领、因地制宜、梯次推进、构筑特色的基本思路,整合各类资源,激励群众参与,集中建设一批和美乡村示范镇区和示范村庄,力争用2~3年时间,连点成线、串珠成链,集成打造2~3条和美乡村示范带。

    [更多详情]
  • 14 2023-04

    温泉镇乡村和美群众舒心

        刚刚洒过水的柏油路平坦整洁,新刷的粉黄色道牙整齐划一,街道上的交通标线分外显眼……走进汝州市温泉镇张寨村和朱寨村,总能看到村组干部和志愿者们,忙着开展街道美化绿化工作,生龙活虎的创建氛围,与美丽的村庄相映成趣。     4月7日上午,张寨村主干道绿化带内,74岁的老党员赵二来正全神贯注地给墙上的宣传标语描色,“改善人居环境享受美好生活”的大字格外鲜艳。     “老了没啥事,能给村里做点事,心里很美。我平时就喜欢写字、搞宣传,这一次村里创建和美乡村,接到村干部电话我就来了,干了两三天了。”赵二来说。     村子中央,六七名工人正在忙着装修,“张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张寨村老年娱乐中心”“张寨村老来俏爱心理发店”的牌子已经装好。“这三个场所,是村民业余生活的主要阵地,原先在文化大舞台附近,这一次借助和美乡村创建,我们租用了村民这个闲置的大院子,把三个场所搬迁到了这里,进行升级改造。”张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行正介绍说。     进入朱寨村,整齐排列的香菇种植大棚特别抢眼。生产道路上,前来采购鲜菇的冷藏车辆来来往往。     “我们利用市里200万元乡村振兴专项扶持资金,筹建了自动化菌棒生产线。建成后,可以大大提高菌棒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同时辐射带动朱寨村及周边规模发展香菇种植。”朱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朱学卫说。     特色产业的发展,也助力了和美乡村的创建。朱寨村新近铺设的柏油路,两侧鲜花绿叶相间,主题文化墙上书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星”支部创建标语和乡村风光绘图,描绘出一幅和谐幸福的乡村画卷。     温泉镇党委书记李华州说,温泉镇将以乡村治理现代化、“五星”支部创建、和美乡村创建为抓手,以张寨村、朱寨村争创平顶山市和美乡村示范村为引领,推动全镇和美乡村创建工作,持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幸福。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