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28 2023-03

    砥砺再扬帆 奋进正当时

        3月25日,在绵绵春雨的映衬下,一座座塔吊如雨后春笋般竞相矗立在桐柏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各个项目的施工现场,熙开地医药中间体、中天碱业等多个投资超50亿元项目即将于年内开工投产。截至目前,桐柏县累计纳入重点项目台账管理项目142个,总投资1305.8亿元,已完成投资223.5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45%,实现“开门红”。     奋斗永无止境,实干赢得未来。该县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始终坚持拼字当头、快字为要,开足马力拼经济,奋力跑好“第一棒”,誓夺“开门红”,确保“全年红”,明晰“桐柏路径”、刷新“桐柏速度”、展示“桐柏魅力”、彰显“桐柏担当”。     全力抓招商注入经济“新动能”     链条招商扩体量。该县立足于天然碱资源优势、两个专业化产业园区平台优势,围绕碱化工、生物医药、农副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通过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紧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组建党政考察团,通过五大战区招商齐发力,重点搜集“三类500强”企业动态。截至3月中旬,搜集项目线索118条,跟踪推进在谈项目66个,累计签约项目15个,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3个,招大引强实现“井喷式”突破。     以情招商提增量。该县立足自身在外创业人才多、外出创业发展好的特点,多次举办“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恳谈会,县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通过带队登门拜访、电话邀请等方式邀约专家人才。目前,已发布招商引资项目190个,搜集投资意向238个,预签约项目36个,引资规模达182.6亿元。     全力抓服务打造营商“金品牌”     高效务实举措是锻造高质量发展环境的基础。该县以观念能力作风提升年和“万人助万企”活动为切入点,狠抓惠企政策落实落细,优化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要素保障。全面推广“一天办四证”“拿地即开工”模式和项目容缺办理、多规合一、区域评估,大力推广“0+N”帮代办服务。同时,通过深化“放管服效”改革,聚焦“四减一造两提”和“评基层站所”活动,探索实施“无证明城市”、证照办理向村(社区)延伸、高频事项“一件事一次办”等改革举措,努力打造“六最”营商环境,争创“全市前5”“全省前30”。     高质量环境才能为高水平发展保驾护航。该县持续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常态化开展“畅聊茶话会”“企业服务日”活动,围绕203个“四保”白名单企业,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应享尽享”,落实减税降费2.4亿元,缓缴税费2905万元。推进服务市场主体体制机制创新,制订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方案,打造桐柏县优化营商环境4.0版本,擦亮桐柏营商“金字招牌”,争创省级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先进县、省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县。     全力抓项目拼出项目“加速度”     大干快上抓项目。该县坚持“项目为王”的发展理念,深度研究对接国家、省、市重大战略规划,加大项目谋划力度,常态化推动重大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确保储备项目数量动态保持在开工项目的3倍以上,产业转型发展项目、先进制造业项目占全部项目的70%以上。进一步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紧盯16个省重点项目、60个市重点项目、40个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90个专项债项目、10个PPP入库项目,实现项目建设投资量、实物量、工作量“三量齐增”。     高效闭环提速度。通过扎实开展项目建设“四比四看”活动,坚持周例会、月签约、月通报等工作制度和县处级领导分包等推进机制,始终保持“吊塔晃动、机器轰鸣”的项目攻坚姿态,推动桐柏县乡村振兴产业园、中桐精细化工产业园等16个项目建成投产,纳泰化工新材料、中药产业园等22个项目加快建设,为高质高效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全力抓运行拉高发展“增长线”     点面兼顾挖潜力。该县坚持点面协同、大小统管,通过倒算指标、倒推任务、倒逼落实,严格执行定期会商、清单交办、分包协调、情况直报四项制度,通过认真研判主要经济指标形势,改进劣势、发扬优势、担当作为,努力推进各项工作向优向好,不断开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境界,截至3月20日,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7亿元,同比增长19%;税收完成2.5亿元,同比增长25%。     真抓实干强基础。以开发区为主阵地,加快实施“工业雁阵”行动,推动主导产业延展成链、集聚成群。重抓重推中天碱业、中源化学盐碱综合利用“双百亿”项目,聚力打造现代化中国碱都。聚焦发展医药高端原料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低能耗的产品,构建从医药中间体到新型化工产品的新型产业链,目前已建成产值超60亿元的医药中间体产业集群。发挥本地特色农业资源优势,依托现有龙头企业,加快产业链横向集聚。     起跑决定全程,起势决定胜势。桐柏广大干部将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担当意识,攻坚克难、善作善成的奋斗精神,奋勇争先创一流,以“开门红”保“全年红”,为南阳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作出更大贡献。

    [更多详情]
  • 28 2023-03

    青山绿水靓红城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红城新县已是绿意盎然。     “红城春色美如画!”3月26日,新县市民李烁的朋友圈更新,图文并茂地记录下春日时节新县潢河路的红花绿柳,获得不少点赞。     如画风貌源自微改造。     早在立春时节,新县就已经展开城区增绿提质改造行动,抢抓春季苗木栽植的黄金时节,对城区进行绿化,着力打造绿染城区、花满两路的红城新景,为老区新貌增色添彩。     今年2月起,新县县城园林绿化改造提质工作全面展开,城区潢河中路、潢河北路、大别山路、车站游园、卓湾棚户区、廖湾居民区等一批绿化提升改造工程同步开工建设。目前,相关改造已经接近尾声,整个工程预计3月底全部完工。     “在河岸边随手一拍就是大片!”正在滨河廊道上散步的汪倩倩在绿化景边对着镜头按下了快门键。     一河两岸,绿意满怀。新县在“拆墙透绿、见缝插绿、场院植绿、楼体覆绿、筑路配绿、山体盖绿”的建设理念下,以滨河廊道为框架,以公园广场为脉络,逐步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园林绿化新形态。     不单是城区各路段地区的绿化微改造,新县“绿中藏景、写意红城”的公园绿化也从未落下。     近年来,新县立足“红、绿”资源优势,改造绿化多个公园。以“风韵古香、雅致山水、颂歌红城”为主题的滨河公园,形成了“一轴、三区、多点”的山水园林城市景观风貌,滨河步道公园遍布,城市书房矗立其中,文化气息随绿散出;英雄公园、心弦公园、爱心公园等富有特色的主题公园多点布局,扮靓红城新县。     “我们将以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奋力打造‘绿水环绕、人文交融、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花园城市,实现绿色与城市无边界融合,让红城民众更好地享受家门口的绿色福利。”新县城市管理局局长张志旺说道。

    [更多详情]
  • 28 2023-03

    最强大脑给出好点子

        3月26日,首届中原生态文明与绿色创新论坛在郑州举行,生态环境领域国内知名院士专家齐聚,聚焦美丽中国建设、流域治理、生态安全保障等热点话题开展探讨。     本届论坛由郑州大学联合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共同举办,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环境治理创新与发展”。     论坛上,王金南院士、王浩院士、吴丰昌院士等专家教授,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美丽中国建设、流域治理、生态安全保障等主题做了报告。面向2035年美丽中国的目标,王金南院士系统梳理并提出了十大重点任务与科技需求,提出以美丽中国为样板促进绿色低碳创新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源源不竭的绿色动力。     河南省科协主席吕国范表示,省科协持续推动河南科技智库研究基地建设,完善工作机制,拓展载体抓手,努力打造成为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决策咨询平台,将与郑州大学等单位一起,凝聚高水平科技智库专家智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全局和长远问题,常态化开展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科学性的决策咨询研究活动,为助力国家创新高地建设和美丽河南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更多详情]
  • 28 2023-03

    起重名城再迎盛会

        3月24日,在长垣国际会展中心,来自国内外220余家企业齐聚一堂,展示行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共同迎接第八届中国·长垣国际起重装备博览交易会开幕。     本届博览交易会以“绿色智能、创新驱动,集聚中国起重装备协同发展新动能”为主题,会期持续3天。     据介绍,此次博览交易会分为室内展区和室外展区两部分,展位数量224个,其中标准展位96个,特装展位128个。室内展馆1号馆展区分为A、B、C、D四大展区,分别是起重整机产业展区、起重电气产业链展区、起重机械产业链展区、主产业链提升展区;室内馆2号馆南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摄影展。     除展览外,还筹划举办了1项主题活动和12项专项活动,包括举办中国起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四新”峰会、起重运输机械高质量发展技术交流论坛、第三届中国重型机械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交流会暨授牌仪式等。     “长垣是全国最大的起重机械及配件交易集散地,年产门桥式起重整机30万余台、零部件170万套,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产品远销海内外130多个国家和地区。”长垣市市长邓国永在开幕式上表示,中国·长垣国际起重装备博览交易会自2014年首届举办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七届,展会规模不断扩大,内容层次逐年提升,被业内誉为“全国起重行业风向标展会”。

    [更多详情]
  • 28 2023-03

    把脉宁陵梨产业发展

        3月27日,由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主办,宁陵县委、县政府承办的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一县一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宁陵梨试验站召开。     会上,与会专家和有关领导共同为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一县一业”示范样板县(宁陵)和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宁陵梨试验站揭牌。     此次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就梨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行了全面分析,就促进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进行了广泛交流,为下一步做优做强梨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提出了思路和对策。当天下午,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实地参观考察了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宁陵梨试验站和宁陵县万亩梨园。     宁陵县委书记蔡勇表示,宁陵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着力推动梨及关联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国深入实施“一县一业”战略提供具有宁陵特色的示范样板。

    [更多详情]
  • 28 2023-03

    满山桃花为媒 单身男女牵手

        桃花灼灼,枝叶蓁蓁。3月25日,鲁山县下汤镇万亩桃园内欢声笑语,一场名为“以花为媒以节会友”的爱情主题活动正在这里举行。     “我平时工作忙,县总工会专门搭建了这个平台,自己年龄不小了,父母也不断催着我成家,就过来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在鲁山县老城大街某单位工作的小徐说。     活动现场,150余名单身男女热情互动,通过趣味互动、才艺表演和微信表白等环节进行交流,寻找心仪的另一半。经过2个小时的“约会”,几对单身男女一见倾心,当场进行了浪漫的求婚,让桃花见证了这一动人时刻。十余对已婚夫妇也分享了各自幸福甜蜜的爱情。     下汤镇万亩桃园年均接待游客二十余万人次,为当地群众带来可观的收入。今年,该县整合温泉、餐饮、住宿、生态和特色农产品等资源,举办招商、相亲、文艺会演、摄影及短视频作品征集等多项主题活动,以花为媒,以节促市,以赏花带动消费,助推乡村振兴。     “单身青年朋友敞开心扉,释放激情,收获真情,让生活更加美丽动人。我们搭建这一平台,就是希望更多的单身青年成功牵手结缘,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鲁山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田海泉在活动现场说。

    [更多详情]
  • 28 2023-03

    “八大名山头”茶叶皆可溯源

        3月24日,“山水浉河云赏毛尖”区块链溯源体系上线仪式在信阳市浉河区车云山村举行。这意味着,自此以后,信阳毛尖核心产区——“八大名山头”2.4万亩的每一片茶叶都可以溯源。     据介绍,浉河区的“八大名山头”,也就是“五云两潭一寨”(浉河区董家河镇的车云山、集云山、天云山、连云山、云雾山,浉河港镇的黑龙潭、白龙潭和何家寨),是信阳毛尖核心中的核心,从生态环境、气候特点到炒制技艺、口感滋味均别具一格,是信阳毛尖高端绿茶的典型代表。     为进一步提升信阳毛尖品牌价值,维护“八大名山头”信阳毛尖的声誉和品质,浉河区运用物联网技术,采集茶叶种植管理、生产加工、质量检测等各环节数据,构建信阳毛尖“521”区块链溯源体系,让“八大名山头信阳毛尖”用上具有防伪溯源功能的溯源码(标识)。根据相关管理办法,只有采用摘自“八大名山头”、海拔高度在300米以上、2年内未使用化肥农药的茶园的茶青炒制的信阳毛尖,才有资格申请“八大名山头信阳毛尖”溯源码

    [更多详情]
  • 28 2023-03

    兰考开通至北京特色农产品直通车

        3月21日,随着一辆辆满载特色农产品的货车从兰考县开往北京新发地市场,兰考至北京特色农产品直通车正式开通。     据了解,兰考至北京特色农产品直通车开通后,每年将有50万吨兰考特色农产品通过直通车直供北京。兰考县的果蔬、肉类、禽蛋等特色农产品通过直通车最快12个小时可送至北京市民餐桌。     近年来,兰考县积极发挥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作用,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叫响“兰考蜜瓜”“兰考红薯”“兰考花生”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致力于打造绿色食品产业体系。     开通仪式上,兰考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开通至北京的特色农产品直通车为契机,兰考县下一步将继续发掘特色农业优势,把“拼搏兰考·好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及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好,推动全县农业高质量发展。

    [更多详情]
  • 28 2023-03

    砥砺再扬帆 奋进正当时

        3月25日,在绵绵春雨的映衬下,一座座塔吊如雨后春笋般竞相矗立在桐柏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各个项目的施工现场,熙开地医药中间体、中天碱业等多个投资超50亿元项目即将于年内开工投产。截至目前,桐柏县累计纳入重点项目台账管理项目142个,总投资1305.8亿元,已完成投资223.5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45%,实现“开门红”。     奋斗永无止境,实干赢得未来。该县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始终坚持拼字当头、快字为要,开足马力拼经济,奋力跑好“第一棒”,誓夺“开门红”,确保“全年红”,明晰“桐柏路径”、刷新“桐柏速度”、展示“桐柏魅力”、彰显“桐柏担当”。     全力抓招商注入经济“新动能”     链条招商扩体量。该县立足于天然碱资源优势、两个专业化产业园区平台优势,围绕碱化工、生物医药、农副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通过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紧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组建党政考察团,通过五大战区招商齐发力,重点搜集“三类500强”企业动态。截至3月中旬,搜集项目线索118条,跟踪推进在谈项目66个,累计签约项目15个,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3个,招大引强实现“井喷式”突破。     以情招商提增量。该县立足自身在外创业人才多、外出创业发展好的特点,多次举办“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恳谈会,县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通过带队登门拜访、电话邀请等方式邀约专家人才。目前,已发布招商引资项目190个,搜集投资意向238个,预签约项目36个,引资规模达182.6亿元。     全力抓服务打造营商“金品牌”     高效务实举措是锻造高质量发展环境的基础。该县以观念能力作风提升年和“万人助万企”活动为切入点,狠抓惠企政策落实落细,优化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要素保障。全面推广“一天办四证”“拿地即开工”模式和项目容缺办理、多规合一、区域评估,大力推广“0+N”帮代办服务。同时,通过深化“放管服效”改革,聚焦“四减一造两提”和“评基层站所”活动,探索实施“无证明城市”、证照办理向村(社区)延伸、高频事项“一件事一次办”等改革举措,努力打造“六最”营商环境,争创“全市前5”“全省前30”。     高质量环境才能为高水平发展保驾护航。该县持续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常态化开展“畅聊茶话会”“企业服务日”活动,围绕203个“四保”白名单企业,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应享尽享”,落实减税降费2.4亿元,缓缴税费2905万元。推进服务市场主体体制机制创新,制订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方案,打造桐柏县优化营商环境4.0版本,擦亮桐柏营商“金字招牌”,争创省级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先进县、省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县。     全力抓项目拼出项目“加速度”     大干快上抓项目。该县坚持“项目为王”的发展理念,深度研究对接国家、省、市重大战略规划,加大项目谋划力度,常态化推动重大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确保储备项目数量动态保持在开工项目的3倍以上,产业转型发展项目、先进制造业项目占全部项目的70%以上。进一步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紧盯16个省重点项目、60个市重点项目、40个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90个专项债项目、10个PPP入库项目,实现项目建设投资量、实物量、工作量“三量齐增”。     高效闭环提速度。通过扎实开展项目建设“四比四看”活动,坚持周例会、月签约、月通报等工作制度和县处级领导分包等推进机制,始终保持“吊塔晃动、机器轰鸣”的项目攻坚姿态,推动桐柏县乡村振兴产业园、中桐精细化工产业园等16个项目建成投产,纳泰化工新材料、中药产业园等22个项目加快建设,为高质高效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全力抓运行拉高发展“增长线”     点面兼顾挖潜力。该县坚持点面协同、大小统管,通过倒算指标、倒推任务、倒逼落实,严格执行定期会商、清单交办、分包协调、情况直报四项制度,通过认真研判主要经济指标形势,改进劣势、发扬优势、担当作为,努力推进各项工作向优向好,不断开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境界,截至3月20日,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7亿元,同比增长19%;税收完成2.5亿元,同比增长25%。     真抓实干强基础。以开发区为主阵地,加快实施“工业雁阵”行动,推动主导产业延展成链、集聚成群。重抓重推中天碱业、中源化学盐碱综合利用“双百亿”项目,聚力打造现代化中国碱都。聚焦发展医药高端原料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低能耗的产品,构建从医药中间体到新型化工产品的新型产业链,目前已建成产值超60亿元的医药中间体产业集群。发挥本地特色农业资源优势,依托现有龙头企业,加快产业链横向集聚。     起跑决定全程,起势决定胜势。桐柏广大干部将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担当意识,攻坚克难、善作善成的奋斗精神,奋勇争先创一流,以“开门红”保“全年红”,为南阳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作出更大贡献。

    [更多详情]
  • 28 2023-03

    小切口做实大文章

        3月18日,洛阳市委常委会审议《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会议强调:要深入推进市委乡村振兴“151”工作举措,持续抓好特色产业发展、供排水一体化、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提升、劳动力技能培训等四项重点工作和乡村治理、农村金融两项保障性措施。     “151”+“4+2”。     建设现代化洛阳,重振洛阳辉煌,“三农”是最基础、最深厚的力量!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崭新蓝图,字重千钧,击鼓催征,惟有奋斗。     点评     宏大战略的宏阔布设     □本报特约评论员王民选     洛阳市委、市政府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着眼于重点布局的特色性优势,着力于全面推进的阶段性原则,注重梯次提升的系统性安排,因而蹄疾步稳、成效显著。     特色性体现在把区位优势发挥得好。伏牛山的生物多样性和植被多样化的天然优势,为高品质高收益牛羊养殖、经济作物种植提供了绝佳经济地理高地,黄河、伊洛河氤氲出洛阳县区名山秀水与源头文化交融醉人的旅游目的地,这些特色优势的多样性和重叠性,不仅是乡村振兴的即时动力,也必将转化为产业兴旺优势区域的永续动力。     阶段性落实在于用重点工作引领得好。和美乡村的基础是宜居宜业。洛阳市以农村供排水一体化建设、集镇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引领,促进了乡村建设各项工作的跟进,宜居稳定农村、宜业富裕农民的效果正在显现。     系统性谋划在于主次轻重统筹得好。把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村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拓展提升作为撬杠,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植入高素质要素,为和美乡村建设搭建高效率平台,抓住主要矛盾方面,以小切口破解农业农村发展中容易纠结的系统性难题,收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