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20 2023-03

    走进群众家门 打开群众心门

        “仅仅是一个小误会,你们各让一步,事情不就解决了!”3月16日,在信阳市平桥区龙井乡范山村,村民吴某和村干部因一件小事发生误会,该乡党委书记陈汝河得知后亲自上门调解,最终双方握手言和。     近年来,龙井乡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信访工作,发起“到群众家中去做客”活动,要求全乡包村干部职工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农户家中,全力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村民陈某2021年7月乘坐同村村民陈保的电动三轮车回家,意外从车上摔落受伤,入院治疗共计花费77403.49元。由于陈保家庭困难,无偿还能力,陈某多次赴区、乡上访,要求解决住院治疗费用报销等问题。     龙井乡党委、乡政府主要领导得知此事后高度重视,多次安排入户和现场调解,经过多次协商,最终考虑陈某家庭困难,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申请将陈某医疗费用纳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报销,陈某对处理结果很满意。     “乡领导班子不定期带队,以家访做客的形式听取群众意见,将群众诉求解决在家门口。”陈汝河说。     在龙井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记者看到这里设置有综合协调室、矛盾调处室、心理咨询室、群众接待厅等功能场所,“我们统筹综治、司法、禁毒、信访等资源,把这里打造成为实战化、立体化、信息化等要素融为一体的乡级综治中心。”陈汝河说,中心返聘退休村支书、村主任等老党员,充实“五老”工作室力量,通过“一把手”带头示范、“先锋岗”争先示范、“新乡贤”主动示范,将矛盾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接到案件后,由领导包办,成立工作专班,每日调度,找准症结,带案下访接访,按‘家事’督办,并采取电话、书面、约请、实地、联合督办等多种形式强化跟踪问效。”陈汝河说,在排查、接访、调解时,要求干部们要下足排查的笨功夫、化解的真功夫、稳定的苦功夫,带着问题去做客、不回避矛盾,带着感情去做客、不怕麻烦,带着责任去做客、不怕困难,和信访户做成好朋友、做出真感情、做出龙井大局和谐稳定新局面。     截至目前,龙井乡已累计入户走访200余人次,排查问题12条,化解问题11件。

    [更多详情]
  • 20 2023-03

    整治路域环境 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以来,新乡市平原示范区原武镇践行“三七二马一争先”机制,早安排、早行动、早落实,扎实推进路域环境整治,助力乡村振兴。     原武镇把路域环境整治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成立专班,定期督导调度,结合网格管理制度,细化分工,将责任落实到人,做到人员、区域、任务“三落实”。结合“五星”支部创建等,压茬推进卫生整治,以户户干净带动村村整洁;把握整治重点,围绕高标建设核心区、原师路及G327等重点道路沿线,明确路肩、边沟、路旁绿化、道路沿线清理标准,全线开展整治,提升全域环境面貌。     据原武镇党委副书记崔亚介绍,截至目前,原武镇共发动党员干部群众1100人,出动机械280余台次,清理秸秆柴草800余吨;完成高标沿线环境提升绿化13457平方米、道路划线4公里、墙体涂白10000平方米,建筑墙体彩绘800平方米。(陈玉 李明娟)

    [更多详情]
  • 20 2023-03

    产业兴让村民们又分红了

        “李怀军,你入股是26000元,今年分红是5200元,数一数看少没少。”3月8日上午,在济源王屋镇西门村,村党支部书记张玉富把现金递给村民李怀军手里时大声说道。当天该村专业合作社第四届分红大会在村部举行,全村72名股民参加了分红会,共领取分红资金14.9万元。     西门村家家户户种红薯,加工粉条已有300余年历史,具有传统优势。“以前很多农户都有小的粉条加工作坊,规模小,很难发展起来,2019年,我们成立了薯乐民农业专业合作社和九久养殖专业合作社,村民自愿入股,如今小产业也做得有声有色。”张玉富笑着对记者说。     在产能扩张、产量大增的同时,西门村还注重品牌建设,西门红薯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绿色食品,“王屋西门粉条”“薯乐民”等商标注册成功。如今,村里的合作社通过直接收购红薯、代加工淀粉、提供全托管加工服务等,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年为村集体带来100多万元的营收。

    [更多详情]
  • 20 2023-03

    村干部直播带货助农增收

        “大家准备,我们的依禾咸鸭蛋马上上链接,之前没有拍到的朋友们要抓住机会了……”3月18日,在南乐县谷金楼镇依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电商直播间,官庄村村委委员孔宁宁对着镜头与全国各地的网友交流,介绍当地的农副产品。     “土鸡蛋是近期新产的吗?”“有没有喂养饲料?”“草莓有没有喷洒农药?”……面对网友的提问,孔宁宁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     一声声卖力的吆喝,引来了好流量,卖出了好销量,把老百姓的“好收成”变成“好收入”。     “乡村振兴,电商助农。身为村委委员,我一直想为家乡出一份力。如今,有了电商直播平台,我可以帮助村民拓宽销售渠道,提升本地特色产业知名度,吸引乡贤回乡发展,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宋谷金楼村村委委员宋晓刚说。     谷金楼镇党委书记邢晓伟介绍说,该镇25个行政村都配备了35岁以下的年轻村干部,充分发挥这一群体学历高、干劲足、接受新兴事物能力强的优势,组织举办电商培训班,整合各类优势资源,持续打好电商特色产业牌,让村干部为家乡代言,不断展现新形象、新作为。

    [更多详情]
  • 20 2023-03

    护理老人更专业

        “参加培训后,渐渐熟悉了老人身上的一些关节、穴位,掌握了很多照料老人的方法。”3月16日,渑池县参加养老护理员培训的学员小赵说道。     为培养更加专业的养老护理员,渑池县人社局联合县民政局,共同举办由县内养老机构、农村养老院等单位共73名业务骨干参加的业务培训,培训共两周。培训结束后,各自持证上岗,便于更好地服务老年人。     此次培训,特别邀请了实战经验丰富的高级护理师、高级讲师张怀珠向参训学员授课。培训内容涵盖职业道德基本知识、职业守则、老年人护理基础知识、养老护理心理障碍和日常照护、老年人保健等内容,理论讲解、视频学习、实操演练灵活多样,深受学员欢迎。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专业培训,这些护理员给予老人更专业、更科学的照顾,尤其是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能够采取有效措施,让老人转危为安,延长寿命。”目前,73名护理员已经完成培训走上各自岗位。

    [更多详情]
  • 20 2023-03

    免费培训+推荐就业

        3月13日,原阳县家政服务技能提升培训班9名学员代表,拿着两面印有“送技能送岗位助成才助就业”“真心为民办事倾心为民解忧”字样的锦旗,专程送到该县人社局表达感谢,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非常高兴能参加县里组织的培训班,不仅学到了月嫂专业知识,还被推荐到县医院月子中心,新乡、郑州等地的家政服务公司就业,我们代表家政服务培训班150多名学员向你们表示感谢!”官厂镇学员马冰花说。     今年以来,原阳县以“马上办理马路办公”工作机制为抓手,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和群众就业需求,抢抓节后复工复产劳动者就业求职的黄金时机,大力开展送技能下乡活动,掀起新一轮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热潮。同时,依托线上线下平台,广泛宣传“免费培训+推荐就业”的技能培训活动,在乡村设立培训点,开设培训班,让群众在家门口灵活参加技能培训。     截至目前,原阳县以用工市场需求紧俏的专业为主导,结合县域特色产业开办家政服务、电焊、烹饪、电工等各类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班,累计培训4900余人。

    [更多详情]
  • 20 2023-03

    漯河市春耕支援队赴新疆内蒙古支援春耕生产

        3月15日,由86台大型拖拉机组成的队伍从漯河市出发,踏上了支援新疆、内蒙古春耕生产的征程。在出征仪式上,漯河市农机应急救援服务队同时揭牌成立,这是该市在全省率先成立的第一支农机应急救援服务队。     目前,正值农业生产春耕备播时节,新疆、内蒙古地区耕地面积大,对农业机械需求量大,漯河市和新疆、内蒙古地区进行沟通,开展跨区耕种,为农机手搭建作业平台,为农业丰收贡献力量。     “我们这次先期组织86台车前往新疆、内蒙古支援春耕生产,随后还将向新疆、内蒙古分批支援200名高素质农机手和200台(套)农业机械。”漯河市召陵区农业机械技术中心主任黄相文介绍说。     新疆库尔勒、喀什和内蒙古通辽、敖汉地区农作物生产是一年一季,3月底到4月初开始播种,春耕备播尤为重要,漯河春耕支援队将在当地开展近2个月的春耕作业,每名农机手将耕作近4000亩土地,支援队能够耕作近80万亩土地。     据悉,这次支援新疆、内蒙古春耕生产的队员,也是农机应急救援服务队队员,他们将按照统一指挥、规范有序、运转高效的农机作业应急救援机制,对农业耕种管收、抢收抢种,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处置、减少损失、不误农时,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更多详情]
  • 20 2023-03

    破除陈规陋习

        “今年是我和妻子结婚的第50个年头,感谢镇里、村里给我们的惊喜,同时也衷心祝福两对新人百年好合、永结同心。”3月15日,西平县嫘祖镇兰衣赵村举办首场集体婚礼,村民陈三喜站在台上说道。     “今天两对新人满怀着对爱情、对婚姻、对未来的共同理想和美好希望,携手同心,相约一生,我们大家真心为之高兴,为之庆贺,为之祝福!一对金婚夫妻作为特邀嘉宾参加本次集体婚礼,为新人送上了幸福美满、白头偕老的祝福,也为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新人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嫘祖镇党委书记张聪证婚时高兴地说。     自“移风易俗正能量,文明西平新风尚”主题活动开展以来,西平县按照“政府主导、群众参与、重点突破、统筹实施、扎实推进”的原则,着力从破除乡村陈规陋习抓起,从规范日常行为养成做起,从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干起,坚持典型教育引领和长效机制建设并举,为培育文明新风助推乡村振兴持续赋能。     “这样的婚礼挺有意义的,我在县里的企业上班,妻子在家门口工作,妻子很支持这样办,省下的钱能购置点电器,实用!”新郎陈沛杰高兴地说。     “此次活动形式新颖、意义深远,受到了西平县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充分展现了‘移风易俗正能量,文明西平新风尚’活动取得的实际成效。”西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邓昭说,“接下来,我们将不断健全‘一约四会’制度,积极培育良好民风、家风、乡风。”

    [更多详情]
  • 20 2023-03

    抵制高额彩礼

        “以前村里办红白事讲究排场,现在有红白理事会上门服务,村干部带头,一切从简,比过去省了不少钱,节俭、节约、文明成了我们村办红白事的新风尚。”3月12日,提及婚俗变化,漯河市郾城区新店镇齐罗村村民罗自堂说。     郾城区是我省婚俗改革实验区,区民政局将婚姻登记服务中心作为婚俗改革的主阵地,积极引导群众抵制高额彩礼,提倡婚事新办,从根源上化解高额彩礼、大操大办、随礼攀比、铺张浪费等问题。     为推进婚俗改革,郾城区联合辖区多个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成立郾城区婚俗改革小组,制定推进喜事新办指导意见,引导群众自觉参与到婚俗改革中。同时,该区婚姻登记服务中心设立婚姻家庭辅导室,聘请专业人士为新婚夫妇提供情感辅导、心理疏导、婚姻危机处理等服务,为当事人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此外,郾城区还将婚俗改革试点工作与“五星”支部创建紧密结合起来,联合镇、村开展“大脚板”进村入户摸排高额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陋习,根据各村情况,引导辖区各村党员干部邀请乡贤代表、热心村民成立红白理事会和志愿服务队,制定章程,将婚事新办、抵制高额彩礼等写入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     “破除天价彩礼、落实婚俗改革不仅仅是一项政策,还是一次家庭与社会文明的展示,是对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部门联动,深化婚俗改革,用新的理念和方式,创造一种更加和谐、理性的婚礼文化,让群众实实在在享受改革带来的红利。”郾城区民政局局长张晓霞说。

    [更多详情]
  • 20 2023-03

    助力南阳制造走出国门

         3月19日,南阳杜尔气体装备有限公司自营出口价值994万元的首批货物顺利启运,将通过南阳卧龙综合保税区报关出口至俄罗斯,产品出口模式在整体费用、周期上较之前分别降低20%和缩短15%以上。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将常态化通过南阳卧龙综合保税区开展出口业务,今年预计实现出口总值达1亿元以上。     南阳杜尔气体装备有限公司是社旗县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生产液化天然气、液氧、液氮等低温介质的存储及气化装备,大量产品出口国外市场,但前期出口业务以代理商组货、沿海港口报关出口为主,存在费用高、周期长等不便利因素。南阳卧龙综合保税区了解到该公司面临的问题后,立即会同社旗县有关部门深入该公司调研座谈,宣传解读综合保税区的功能政策优势,为该公司协调提供出口报关、物流运输、大件货物通行保障等全流程服务,得到该公司的认可和点赞。     2022年,南阳全市80%以上的县(市区)与南阳卧龙综合保税区存在不同程度的进出口业务合作。今年以来,该区对标南阳经济增速“保八争九”目标,提前研究谋划,成立了农副产品、宝玉石、健康养生等6个工作专班,深入推进与各县市区联动合作,聚力发挥综保区特有功能,助力全市外贸进出口扩量提质。     “下一步,我们将锚定‘十四五’末进入全国综保区前50名的目标,持续发挥综保区特有功能,助力更多南阳制造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南阳扩大开放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贡献更多力量。”对今年的发展前景,南阳卧龙综合保税区主要负责人信心满满。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