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17 2023-03

    范县 智能化灌溉念活“节水经”

         “这台机器可以同时实现节能、节水,既省工又省时,跟传统的浇水施肥相比,不管是工作效率还是经济效能,都有一个极大的提高。”3月15日,在位于范县白衣阁乡的河南顺清食品公司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内,基地负责人盖德连正在进行水肥智能一体机调试。     据了解,信息化智能灌溉是实现农业节水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范县不断完善农田水利灌溉输配水工程建设,加大信息化智能灌溉投用。目前,全县大部分耕地已经实现了智能化节水灌溉,从过去的“大水漫灌”变成了“精确灌溉”,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确保了粮食生产安全。     通过实施干支渠护底护坡衬砌改造、桥涵闸等建筑物改建及维修,以及在干渠和支渠之间安装节水闸、智能测控终端,范县大部分区域实现了利用智能手机进行远程控制,动动指尖就能进行精准用水,不仅有效减少了水资源浪费,还做到了精准灌溉,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更多详情]
  • 17 2023-03

    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

        英雄渠畔,万名党员干部重温入党誓词,砥砺初心使命;丹江两岸,内生动力不足的小村庄“抱团取暖”,焕发全新活力。     组织兴,则乡村兴;组织强,则乡村强。“我们聚焦主责主业、服务中心大局,在建设过硬干部队伍、完善基层组织体系、集聚各类人才上持续发力,创新求效,以组织力凝聚发展合力,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淅川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兵说。     树正导向提能力,锻造“硬队伍”     “本次培训从重点行业帮扶政策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资金项目管理等巩固脱贫成果重点评估内容进行详细授课,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对基层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参加了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干部培训班后,盛湾镇镇长周江涛说,培训既“入口味”又“接地气”,学习后更“添底气”。     树牢选人用人正确导向,统筹优化班子结构,不断提升干部专业化能力,淅川锻造乡村振兴的“硬核”队伍。     用人导向是方向、是标杆、是旗帜。淅川县牢固树立“谁讲政治支持谁、谁敢担当支持谁、谁讲团结支持谁、谁当第一支持谁、谁能干成事支持谁”的鲜明导向,突出政治标准,坚持事业为上,重视基层,倾斜一线,先后调整乡科级干部6批次,确保了每批次干部调整程序上不出疏漏、人选不“带病提拔”。     健全优秀年轻干部选拔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强化年轻干部培养锻炼。一年来,淅川县选拔6名37岁以下正科级干部、20名30岁以下副科级干部到急难险重一线岗位锻炼,坚持在乡村振兴、文旅基建、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南部水城、污染防治等重点工作中发现、识别、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加强对“墩苗育苗”干部及选调生的管理,并对已经提拔使用的年轻干部和选派为驻村第一书记的后备干部跟踪培养,帮助他们早日担当重任。     为提升干部专业化水平,增强履职能力,淅川县围绕产业引进、入驻审批、优惠政策等举办全县招商引资专题培训;组织举办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追责问责案件以案促改专题培训暨应急能力提升专题研讨班、全县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协调组织开展了“科技创新”“城市规划”“项目产业”等6期“中原大讲堂”线上、线下系列培训,培训干部超1000人次,在全县上下形成了以学促干、以学增效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     强基赋能出实招,筑牢“桥头堡”     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2022年以来,淅川县委根据“五星”支部创建工作需要,高标准举办了4期500余人次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县主要领导亲自审定培训方案、安排培训课程,县处级领导带头授课,通过红色教育、全员轮训、外出学习、线上充电四种模式,筑牢责任担当,提升履职能力,让支部书记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     “头羊”领跑乡村振兴路,党员联户架起干群“连心桥”。“为构建‘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助推乡村振兴的良好格局,我们还充分发挥党员在宣传、发动、联系、服务群众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号召全县党员联户,做深做实做细‘讲帮带’。”王兵说。     李汉锋是上集镇肖山村的老党员,在深化党员联户中,他为有困难的家庭种地除草、收秋打粮。村民感叹:“家里无论大小事,他都随叫随到;孙子学习有困难,他马上喊闺女来辅导。他可是村里的‘及时雨’!”目前,淅川县像李汉锋一样的联户党员有11472名,联系常住户133247户,织密党员帮困网络,实现村(社区)常住户全覆盖,以联户“小杠杆”撬动基层“大治理”。     针对县域内村多、村小、村穷的实际问题,在“强基”过程中,淅川县还大力推进合村联组,为乡村组织振兴奠定基础。     肖山村的前身是肖山、关帝、槐树洼3个人口累计不过千人的小村。受土地资源和农业产业结构限制,各村产业规模小,集体经济长年难以发展,基础设施也难以统一规划实施。2020年,在党委政府的号召下,3个村合村并组,对原3个村党支部班子成员优化组合后,成立肖山村联合党支部。“3个村合并后,我们整合资源科学规划,发展蔬菜、赤松茸、食用菌等生态产业近200亩,带动140多户群众户均增收6000元。生态产业的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村里的基础设施也得到完善,群众的文化生活开始丰富了,大家亲如一家。”肖山村联合党总支书记李九成一脸骄傲地说,2022年,肖山村联合党总支被县里评为“五星”支部。     筑巢引凤育人才,注入“源头水”     3月7日,在淅川县盛湾镇软籽石榴种植基地,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的专家正在向果农培训春护春管事项。     2012年,淅川籍创业青年姚岗回乡种植软籽石榴万余亩。县里邀请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鲁振华博士,南阳师范学院李玉英、黄思良教授等,以“传帮带”的方式,定期为果农实地培训。以科研院所、高校为技术依托,在一次次技术下沉中,乡村“种植能手”队伍日益壮大,不仅带动当地161户621人参与石榴种植,实现每亩人均年收益2万元,还为全县培养100多名“土专家”,服务各乡镇软籽石榴、大樱桃、杏李等林果种植业。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为强化本土人才培育,筑牢产业发展基础,淅川县整合教育、卫生、农林水等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才,选派科技特派员、产业指导员、技术服务团队下沉基层、服务“三农”;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土专家”“田秀才”,充实乡村振兴人才力量;围绕制造业、新型农业、文旅产业等,通过与高校院所、职业学院共建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模式,有效提升了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既要绘好“育才图”,又要奏响“引才曲”。2018年,淅减公司引进清华大学博士后刘向加入。在他的带领下,淅减公司自主设计建成了ADS电磁阀减振器生产线,这是我国第一条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现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减振器智能生产线。突破性的技术创新,为淅减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淅川县围绕产业发展重点,引进培育用好各类人才,大力推动产业创新平台建设,依托国家、省市各级创新平台、工程技术中心等,支持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对接,增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目前,清华大学王玉明院士团队正与淅减公司开展“阻尼可调磁流变减振器”研发合作;同时,立足汽车零配件、现代中药、新型建材和新材料等主导产业,针对性招聘专业化人才830余人;深化校地合作柔性引才,与河南工业职业学院、南阳师范学院等加强对接交流,推进中高级钳工人才培养,先后有5家企业230余名员工参与培训。     为留住人才,全县唱响“爱才歌”,建立健全人才发展政策,出台《关于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化人才支撑的实施意见》,分类兑现人才住房保障、生活补助等待遇;推进人才安居工程,建成408套人才公寓,完善升级青年人才驿站;着力搭建驻外人才联络平台,在北上深渝等地成立招才引智工作站,吸引集聚更多优秀人才、项目、资金回归淅川、发展淅川,为县域经济发展凝聚强大合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更多详情]
  • 17 2023-03

    我国首款地方鸡专用芯片“神农1号”研发成功

       从河南农业大学获悉,3月16日,该校康相涛教授团队基于前期鸡泛基因组研究成果与公共数据,开发了适用于我国地方鸡基因组系列液相芯片——“神农1号”。该系列芯片的成功研发,搭建了用于地方鸡种质资源鉴定、精准评价、保护与开发利用的高效技术平台,对我国家禽种业振兴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悉,该系列芯片采用模块组合的设计思路:模块I是利用66.5M泛基因组序列,设计5K标记;模块II是整合生长、繁殖、屠体等性状GWAS的功能位点,设计5K标记;模块III是整合我国58个地方鸡种中高频SNP位点,设计30K标记;模块IV是整合生长、羽色等性状的原因InDel、SV、PAV突变位点。集成上述模块,创制了40K、5K地方鸡基因组系列芯片——“神农1号”。     上述研究成果的取得主要依托于神农种业实验室、农业农村部畜禽资源(家禽)评价利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鸡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家禽育种国际联合实验室和河南省家禽种质资源创新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研究平台,以及保存了29个特色资源、设施设备一流的河南农业大学家禽种质资源场。

    [更多详情]
  • 16 2023-03

    村级监督咋干?这里有答案

        “刚任纪检委员的时候,一直对村干部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没有清晰的概念,现在村里到处都张贴了工作制度、办事流程和红廉故事,纪检委员的工作思路清晰了,群众学廉、崇廉、守廉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清廉村居建设工作稳步推进。”3月13日,确山县竹沟镇肖庄村纪检委员孔根生说。     为提升村级监督质效,努力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确山县纪委监委以清廉村居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村级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方式和途径,推动村级监督从“有形”向“有效”转变。     该县纪委监委以协作区为单位,统筹“室组地”纪检监察力量,成立13个监督检查组,对全县13个镇(街道)202个村(居)纪检监察基础工作建设进行监督检查全覆盖。主要围绕规范阵地建设、规范工作职责、督促工作开展、规范办案流程等方面,指导各镇(街道)纪(工)委建立详细的监督流程图,明确监督重点、方式方法和程序要求,对镇村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了解。同时对于发现的问题、短板及时纠正提醒,现场反馈,进一步压实整改责任。     明确权责清单,破解“不会监督”。该县纪委监委结合工作实际,细化工作职责、监督重点、任务要求等内容,编制小微权力运行流程40图,张贴为民服务事项流程38图,设置以案促改曝光区、阳光村务公示公开栏,指导各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按照清单履职。     发挥联动协作,破解“如何监督”。按照“就近整合、优势互补、有利工作”的原则,组建镇级监督检查协作区,实行镇纪委书记协作区负责制,采用“1+N”模式,每个协作区由1名镇纪委委员或专职监察员负责联系地域相近、情况相似的N个村纪检委员,把村级纪检委员纳入县、乡、村三级联动监督网络,实现基层监督网络全覆盖。通过上下贯通、协同联动,打破基层地域限制、办案质量不高、监督方法不多等壁垒。     加强清廉建设,破解“门外监督”。该县纪委监委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创建思路,结合各村实际,设立清廉乡村文化宣传栏、打造“廉政书角”,依托红色文化基础建设廉政文化游园、红廉文化广场,培育打造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廉洁文化宣传阵地示范点。同时,加强以案促改警示教育阵地建设,通过曝光身边的典型案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时时刻刻让群众感受到清廉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让村民从“观众”变为“主角”,从“门外看”转为“一起督”。

    [更多详情]
  • 16 2023-03

    干部照单履职 群众照单办事

        3月13日一大早,嵩县闫庄镇闫庄村党支部书记杨振红就来到村民张建灵家,对照着《嵩县农村“小微权力清单”工作手册》,为其准备办理低保的相关材料。     “材料准备完成后,按照手册标注的流程,张建灵的低保很快就能办好。”杨振红说,有了这本手册,不仅工作有了对照标准,里面提醒的廉政风险点更是警醒,提醒自己时刻秉公用权。     据了解,为破解基层监督乏力、缺位和工作事项不清、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嵩县纪委监委通过充分走访和深入调研,编印了《嵩县农村“小微权力清单”工作手册》,对“三资”管理、涉农资金发放、工程建设等五大类30项清单规范操作流程,逐类逐项明确行权流程、责任主体、监督责任等,公开群众普遍关心的农村项目工程建设、低保办理、财务管理等民生事项,还详细列举了村组干部权力规范和违规形式,切实做到关乎群众利益的重要事项应公开尽公开。     同时,该县各级纪检监察机构充分利用村内公开栏、村级广播以及走村入户等方式,全方位地进行宣传和推广,提高群众对手册内容的知晓率和使用率。     “这本手册不仅为村干部划清了权力边界,也为群众办事提供了主要依据,达到了村干部照单履职、群众照单办事的效果。”嵩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大探索创新力度,不断提升村级“小微权力”运行监督制约规范化、制度化,同时注重加强业务培训,推动健全“小微权力”运行机制。

    [更多详情]
  • 16 2023-03

    肖冉 红颜不输男儿郎

        “你把笔录写完再吃晚饭。”     孩子一脸迷惑地望向她。     “错了错了,你把作业写完再吃晚饭。”肖冉不好意思地改口说。     开展审查调查工作以来,遇到难以突破的谈话对象,她反复琢磨切入点,以至于晚上辅导孩子写作业时,竟然产生了口误。     3月12日,肖冉提起这桩小事,忍俊不禁。     肖冉是郑州市二七区纪委监委派驻区教育局纪检监察组干部,已连续5年奋战在纪检监察案件查办和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一线。凭着对教育事业和纪检监察事业的热爱,她默默坚守、辛勤耕耘,曾先后荣获区级优秀教育工作者、支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二七区反腐倡廉建设工作先进个人。     2018年,随着监察体制改革,肖冉从二七区教育局监察室主任的职位上转隶到二七区纪委监委继续从事纪检工作。转变的是身份和岗位,不变的是使命和责任,为尽快改变对党纪政策法规一知半解、不深不透的现状,她对信访举报、线索处置、谈话函询、初步核实、立案审查、案件审理等工作流程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尽力适应新岗位新工作。     “你好家长,我是纪委监委的工作人员,想了解一下咱们学校有关收费方面的问题。”电话问询刚开个头,就被对方无情挂断。     “我是法盲,你说的那些我不懂,别跟我说这些,你必须给我解决问题。”     …………     工作中,遇到不理解和不耐烦,她以一颗仁心来对待。每每遇到谩骂、威胁、恐吓等举动,她就默默告诫自己:“我是在‘治病救人’,态度要温暖端正,工作要较真碰硬。”     纪委监委不是冷冰冰的执纪监督机器,肖冉通过女性的细心、耐心拉近和被监督对象的距离,以走心、暖心的服务赢得党员干部的信赖,通过解心结促使党员干部以更大的热情投身于工作中。     从事纪检监察工作以来,肖冉始终保持着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敬业奉献的工作激情,以丝毫不输男儿的胆色,坚持刚柔并济,高质高效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转隶五年来,她作为主办人办理案件9件,办结问题线索35个,追回涉案资金60余万元。

    [更多详情]
  • 16 2023-03

    引来清泉润沃野

        春风徐徐,麦苗青青。3月14日,在临颍县窝城镇张堂村,村民们自育的辣椒苗已吐露出嫩芽。     村头一望无际的千亩麦田里,村党支部书记张记民指着一个个新打的机井欣喜地说:“这些都是去年春上市、县巡察以来新打的机井,已经打了18眼,大大缓解了村里抗旱浇地的用水困难。再过个把月辣椒苗移栽到麦椒套种的大田里,到时就不愁浇水了。”     去年3月,漯河市采取市县联动方式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巡察,并组织对各县区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进行异地交叉巡察,市委第一巡察组组长指导各异地交叉巡察组工作。其间,市委第一巡察组与临颍县委第一巡察组联动开展一线走访,随机来到了位置偏远的张堂村,巡察干部走进田间和正在劳作的村民“拉家常”。     “咱村目前最大的困难是啥?”听到巡察组的询问,几名群众迫不及待地说:“俺村啥都好,就是地多井少,浇次水要排一星期的队。”     “辣椒不比小麦,用水量大,遇到旱天三天两头就要浇一次。”     “俺村大部分耕地都集中在村南,有1000多亩,每到旱天,机井的水就不够用,我们愁的就是抗旱用水。”     群众利益无小事。市、县巡察组随即将镇、村干部和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召集在一起,到田间现场了解情况。     原来,张堂村现有的机井都是十多年前打的,当时标准较低,随着年久失修,部分机井下部已坍塌,加上水位下降、管理不到位等因素,出水量较小,形成了农民抗旱浇水难的现象。找到了“病根”,巡察组又与有关部门共同“会诊”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市、县巡察组的合力督促下,两级农业农村部门会同窝城镇迅速行动,对包括张堂村在内的辣椒种植大村进行全面摸排,清查机井底数。根据实际情况,该县农业农村局做规划定方案,通过整合农业结余资金等方式,由该县农业投资公司负责打新井、洗     老井,分阶段解决农田水井缺口大的问题。     “除了在张堂村新打18眼机井外,还在窝城镇新打机井176眼,全县新打1000多眼,有效缓解了群众抗旱浇水难题。”该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了持续拓展巡察整改效果,在去年秋冬两季打井、洗井的基础上,全县今年又积极争取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近期完成公开招投标后就可以实施了。     “等到今年七八月份再来看,这里的面貌将会大变样,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这位负责人充满信心地说。

    [更多详情]
  • 16 2023-03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图① 3月11日,清丰县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奥尔夫乐器有限公司进行走访,深入了解惠企政策落实、政府部门工作作风等情况。李荣强 摄     图② 洛阳市纪委监委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动态收集企业问题、分门别类建立台账,着力解决优化营商环境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图为近日,该市偃师区纪检监察干部到辖区企业走访了解相关情况。  王莎莎 摄     图③ 邓州市纪委监委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监督重点,主动下沉一线,与企业面对面交流,为企业提供心贴心服务,护航企业发展跑出“加速度”。图为3月7日,该市纪检监察干部在河南农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了解企业需求。张勇 摄     图④ 3月8日,杞县纪委监委组织纪检监察干部赴该县大蒜市场进行走访排查,了解商户经营情况,征求商户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 汪少冲 摄

    [更多详情]
  • 16 2023-03

    帮24位农民工讨回欠薪

        “确山县纪委监委办事效率就是高,我们24个工人的28万元工钱,仅用几天时间就要回来了。”3月10日,在确山县水韵太极湾工地,农民工小李高兴地说。     据小李介绍,他们24个人原来在该县一建筑工地工作,但是施工完毕后,开发商一直拖欠着28万元工资不予支付。由于急着用钱,小李等24名农民工在向有关部门反映的同时,也把该情况通过省纪委监委“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留言板”进行了反映,并请求纪委监委及时督促有关部门,帮助他们讨回欠薪。     2月15日,接到省市纪委监委转交的督办信息后,确山县纪委监委迅速组成督导组,分赴工地以及住建、劳动监察等部门了解情况。     经过认真核查,确山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了解到,早在几天前,县劳动监察大队就收到了这24名农民工的反映诉求,并在法定时间内予以立案调查,但由于开发商遇到了资金周转不开的难题,虽经多次调解,欠薪问题依然没能得到解决。     为了及时帮助这24名农民工讨回工资,确山县纪委监委决定坚持跟踪问效反馈,全程跟进讨薪工作进度。2月24日,在确山县纪委监委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24名农民工终于拿回了他们的工资。

    [更多详情]
  • 16 2023-03

    引入社会监督 “找茬”政务服务

        “没想到我们办企业的,不仅受到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反过来还能监督职能部门。很荣幸成为监督员,我将严格遵守各项工作纪律,积极主动履行监督职责。”3月13日,提及不久前被聘为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务服务监督员,漯河市瑞博塑胶公司常务副总赵振江感慨不已。     为及时准确了解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日前,经开区面向社会公开选聘政务服务监督员,落实服务绩效由企业和群众评判的工作要求,不断提升政务服务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据了解,在经开区纪工委严格把关下,此次受聘的10名监督员包括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社会团体代表、媒体记者、政务服务工作人员以及热心政务服务事业的企业家等。     在两年任期内,监督员将担任经开区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党风政风的“监督哨”、建言献策的“智囊团”、区情民意的“直通车”,通过对群众办事过程中政务服务咨询、预约、受理、审批、办理、出证等环节的依法依规情况及办理效果等进行监督,收集群众办事面临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对政务服务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工作作风等情况进行监督评价。     与此同时,经开区纪工委将对监督员反映事项逐一过筛、分析研判,深挖背后的作风不实、政策不明、职责不清、流程不优等问题。通过发现问题、督促整改、问责追责,推动职能部门主动作为,不断优化服务流程。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