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16 2023-10

    大锅饭为什么这么香

        “有序吃饭,吃饱吃好”“不抢大锅饭,要做文明人”……张贴在林州市振林街道闫家台社区龙山路西三巷的红色条幅温馨而醒目。10月10日临近中午,居民苏付昌和杨平儿子的婚礼现场,身着统一服装的闫家台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逯建林带领社区志愿者提醒大家不挤不抢、文明用餐。就餐者纷纷赞叹:“这里的大锅饭暖胃又暖心,香!”     “每次在网上看到疯抢大锅饭的视频,我都在想,热闹归热闹,但也得注意安全,磕着了、挤着了、烫着了,可咋办?”闫家台社区居民王正峰说,“咱们社区的大锅饭既有浓浓的喜庆氛围,又充满了文明新风,能不香吗?”     林州多年来有个习俗,逢家里娶媳妇、盖房子等大事,都会举行一个特别大的场面,那就是亲戚家人邻里街坊相聚一起,吃大锅饭来庆祝。“不用正襟危坐,没有繁文缛节,特别喜庆。”正大快朵颐、来自外地的客人郭飞竖起大拇指说道,“这里的大锅饭真香!”     林州大锅饭锅大、灶大、火大,少到百十人,多到数百人,围着一口大锅,有吃有喝,不亦乐乎。     人多,难免有争抢、有拥挤,如果没有约束和提醒,容易出现不文明行为。     “风尚需要引领,文明需要提醒。我们通过张贴条幅和现场引导,倡导群众文明用餐,让大锅饭成为闫家台社区‘幸福和谐星’创建的亮点。”逯建林说。     烟火气里氤氲着“文明味”,让大锅饭成为群众的“心头爱”。“老年人吃了大锅饭,老当益壮大步迈;青年人吃了大锅饭,发财进步展未来;儿童吃了大锅饭,学习进步创未来;大家同吃大锅饭,好事一串接一串。”闫家台社区居民侯晓青对大锅饭的褒奖,引得大家齐声附和。     “一人文明一点红,人人文明树新风。文明行动,从一碗大锅饭开始!”喜当公婆的苏付昌和杨平夫妇对大家的文明用餐非常满意,“不争不抢,一人一碗,既有热闹的氛围,又让左邻右舍沾了喜气。大锅饭就得这么吃!”

    [更多详情]
  • 16 2023-10

    玉米芯咋成了﹃金疙瘩﹄

        “这些废弃的玉米芯在我眼里可是和玉米粒一样宝贵的‘金疙瘩’。”10月11日,伴随着玉米脱粒机“嗡嗡嗡”的声音,正操作机器的封丘县应举镇村民崔志强笑着说。     玉米芯为啥成了“金疙瘩”?     走进封丘县盛达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蘑菇大棚,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菌棒,湿润的空气里弥漫着蘑菇的清香。     “这些年,我边种边学,逐步掌握了用玉米芯、小麦麸皮等原料做菌棒培育菌种的技术,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菌菇无公害、品相好、产量高。”崔志强一边忙碌一边说,“我们还把加工好的菌包出售给想试种的农户,在技术上给予指导和帮助,菌菇成熟后统一回收销售。”     据了解,种完蘑菇的菌棒废渣经过发酵,还可以当有机肥再次还田入土,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为生态循环农业开出了一剂绿色良方。     “下一步,我们将以菌菇种植为重点,积极探索生态农业循环发展模式,大力推广庭院经济,不断扩大特色产业发展规模,抓点、连线、成面,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应举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苌孔明说。     据统计,封丘县今年玉米产量可达43.36万吨,将产生5.9万吨玉米芯。通过对玉米芯的废物利用,可有效增加当地群众经济收入上千万元。

    [更多详情]
  • 16 2023-10

    确保农资货足价稳质优

         近期,柘城县强化执法检查,严查坑农害农行为,同时调动农资大市场、乡镇直营店、村级加盟连锁店提前谋划,优化服务,确保农资货足价稳质优。     10月15日,记者从柘城县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该局目前正积极协调农资经营单位做好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储备、调剂和调运工作。各农资经销商已经提前一个多月着手落实农资货源,确定储备量和品种结构,确保货源充足、适销对路、供应到位。     在柘城县春水路农资经营市场和各乡镇农资经销点,秋播所需的种子、肥料、农药、农膜等农资产品品种繁多,供应充足。     “店里农资备得比较足,像种子、农药、肥料等都是从8月底就开始备货了,品种也丰富,群众选择的余地也大。”柘城县农资销售商吴智利说。     为保障农资市场稳定,柘城县农业农村局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对全县农资市场进行了专项整顿,严厉打击各类售假制假、扰乱市场秩序等违法行为。

    [更多详情]
  • 16 2023-10

    “星”光闪闪幸福满满

        “南瓜蒸蛋、南瓜饼、南瓜馒头、南瓜汤……”10月15日,鹤壁市山城区石林镇三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桂芳在网上宣传了一波村内的南瓜,目的是让村里的农产品多触网,拓展更多销售渠道。     近几年,三家村的变化很大,这些变化村民不仅看在眼里,更美在心里。     “村庄越来越漂亮,产业越来越兴旺,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三家村村民马有生说。     山城区各村(社区)的美丽蝶变,始于“五星”支部创建,丰富于“五星”支部创建。     2022年,全省“五星”支部创建号角吹响,山城区以人居环境整治和老旧小区改造为突破口,以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为核心,农村创建支部过硬星、产业兴旺星、生态宜居星、平安法治星、文明幸福星,城市社区创建支部过硬星、共建共享星、平安法治星、幸福和谐星、宜业兴业星,积极探索“党建聚力、先锋带动、邻里互助、群众自治、奖惩并重”五种创建模式,着力构建宜居宜业宜养宜游宜学的富美山城新画卷。     把人组织起来     让各级党组织书记当明白人     农村、社区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更是党执政的基石和堡垒。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五星”支部创建伊始,山城区组织对辖区内的100个农村、社区党支部开展暗访,发现个别村(社区)“两委”干部说起“五星”支部创建吞吞吐吐,困惑不已。     山城区的方法是:让各级党组织书记当好明白人。     向上连“天线”,重点学、学重点,深学细研省市“五星”支部创建文件要求和领导会议讲话;向外借“外脑”,请专家、找办法,邀请市委组织部领导为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和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开展专题指导;向下接“地气”,看基层,求答案,汲取基层智慧。     山城区鹿楼街道火电厂社区,昔日“脏乱差”,而今“绿富美”。     从鲜有人问津到取经不断,火电厂社区党支部书记唐风花抓住老旧小区改造机遇,将改善人居环境作为居民幸福生活的新起点。     1220户、3600余人的火电厂社区,老旧小区改造“众口难调”,唐风花张贴告示、入户宣传、召开居民代表座谈会,汇总吸纳群众70余条改造建议,改造明明白白,达到户户满意。     一个个优秀党员不断涌现,一个个明事理的群众不断加入。     急难愁盼中,火电厂社区建立了由42名楼栋长、9名楼栋责任党员、35名“红色管家”、1名社区民警、8支星火先锋团组成的“五位一体”管理体系,大事共商、要事共决、难事共办的“红色网格”落地成势,探索出了“社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红色管家+星火先锋”的社区共建共享模式。     人性化、无障碍化、适老化社区服务培育出“中国好人”唐风花,“鹤壁好人”牛文玉,每月1号免费给老人理发的“1号理发师”于瑞霞等身边好人榜样。     “群众认可的是社区把民生实事办到了他们心坎上。”唐风花说。     山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志明的总结是:“组织起来,了不得。”     各级党组织书记的目的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讲究因“星”施策     仔细为群众算好民生账     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集智于民。     “2019年和今年,市委书记马富国两次到故县社区调研,鼓舞我们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宝山街道故县社区党委书记唐巨林记忆犹新。     故县社区是村改居社区。自2019年,故县社区产业发展开启新纪元,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得其事、事事得其人的干事创业生动局面。     兴建裕丰牧业、平原运输等环保型企业,整合了工业、农业、林业、畜牧业等资源,组建了“五大合作社”,探索了合作社统一管理+农户分红的经营方式,2022年工农业生产总值2.1亿元,2023年,“产业兴旺星”接续壮大。     8月18日,山城区第一届人才节服务月启动仪式选择在故县社区召开,原因是4000余名村民的村子,百名乡贤回村献策。     “连续多年组织乡贤回村,每一年都收获满满。”一笔笔“民生账”唐巨林如数家珍。     创“产业兴旺星”。山城区建立起“区有龙头企业支持、镇有农业产业强镇项目、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主业”的长效增收产业机制。     创“文明幸福星”。山城区农村因“村”制宜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社区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服务,优化“一刻钟生活圈”,群众幸福指数直线上升。     创“共建共享星”。山城区改造老旧小区64个、背街小巷72条。卫星街小区改造项目被列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联系点,奔二巷社区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全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被评为河南省“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3个100”先进典型。     创“支部过硬星”。山城区以组织力提升行动为抓手,聚焦“人”这一决定性因素,建强基层战斗堡垒。今年,山城区党员教育工作代表河南省接受中组部检验,受到高度表扬,认为山城区党员教育阵地集群完整、教育模式灵活、学用转化有效,具有很大的推广意义。     开展“六清六乱”整治发动群众12万余人次,清理垃圾14万余立方米,完善农村地区排水管网,农村道路提档升级,开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万人助万企”“平安创建”等惠民活动,山城区“宜业兴业星”“平安法治星”“生态宜居星”等纷至沓来。     山城区的经验是:因地制宜,因“星”施策。     巧用组织动员力     多机制打造群众幸福生活     “星”光闪闪,幸福满满。     山城区采用党建聚力机制,将“五星”支部创建工作作为书记工程制定“责任清单”,明确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主体责任、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具体责任、业务主管部门党组书记政策落实和监督管理责任,每周下发“任务清单”,实现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     山城路街道卫星街西段社区党员卢秀云自发、自愿在该区第五小学西侧路口护送孩子上下学,十几年如一日。     社区取卢秀云名字中的“云”字开通了“云在线”平台,引导组建了“云在线”志愿服务队,居民有难事可寻求该团队帮助。     像卢秀云这样的人,在山城区有4582名,他们建立了155支“星火先锋”团队,累计为群众办实事18000余件。     “山城区是典型的老城区,在乡村振兴、防汛救灾、人居环境整治、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中,热心党员、群众的先锋带动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了强大作用。”山城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王秀娟说,“星火先锋”团队被总结成“先锋带动机制”。     “有事好商量”是唐风花的口头禅,也是团结群众的秘诀。     街道大党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楼院党小组、楼栋责任岗,五级网格党组织和农村无职党员“一编三定”,在山城调解矛盾纠纷、开展志愿服务中形成邻里互助机制,处处彰显温情。     走进汤河桥街道奔二巷社区,一张“网格居民共议—五老会员建议—党员承诺认领”的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网格图格外醒目。群众自治机制下,奔二巷社区建成了群众期待的“美丽家园”“全龄家园”“数字家园”“自治家园”。     山城区采用奖惩并重机制,在干部选用上,对“五星”支部创建成绩突出的优先提拔重用;在个人收入上,落实省、市、区奖励“五星”“四星”“三星”支部措施;在荣誉奖励上,对创建工作结果优秀的镇(街道)、村(社区),优先评优评先,优秀村(社区)支部书记参加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定向考录(聘)。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在山城区形成了党组织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群众带群众、群众带更多群众的层层动员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五星’支部创建聚焦‘十个重点,五种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引领发展、凝聚人心和服务群众作用,奋力形成‘家家争星夺标、处处创星进阶、个个升星出彩’的生动局面,全力打造具有山城辨识度的党建工作‘金名片’,为山城区高质量转型发展凝聚强大合力。”山城区委书记马海彭表示。

    [更多详情]
  • 13 2023-10

    邮储银行平顶山市分行为新庄村授信

        9月24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汝州市支行信贷部主任杨成林、信贷部客户经理王雷阳、纸坊邮政支局局长李晓鹏等,冒着蒙蒙细雨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平顶山分行授予汝州市纸坊镇新庄村的“信用村”牌匾送到新庄村党群服务中心,并为该村群众集体授信。     新庄村位于纸坊镇政府南两公里,洛界路南侧,辖3个自然村、13个村民组,人口3289人,耕地面积2795亩,汝河滩地300亩,以瓜果蔬菜种植为主,培育有大白菜、包菜、大葱、洋葱、芹菜等优质农产品,是汝州市的蔬菜种植基地。     新庄村党支部书记仝运动表示,“整村授信”是促进农民开展多种经营、增收致富的有效抓手,是夯实农业产业发展基础、促进乡村振兴提档升级的助推器,不仅能够解决群众在发展经济中的资金需求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强化群众的诚实守信意识,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和投资环境,为新庄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更多详情]
  • 13 2023-10

    巡察整改解“堵点” 闲置大棚焕生机

          10月6日,在汝州市焦村镇槐树村的食用菌种植大棚内,一排排菌袋排列整齐,种植户韩延芳在技术员的指导下认真查看菌种生长情况。     “在巡察组的督促指导下,这些闲置了三年的大棚被村里的种植大户承包了,种植了最新的香菇品种,不仅盘活了村集体资产,还增加了村集体经济和群众的收入。”看到经营性资产闲置问题得到解决,该村党支部书记吕松合欣慰地说。     9月21日,汝州市委第八巡察组进驻焦村镇,对镇党委及槐树村等8个村开展巡察。巡察组通过走访了解,发现槐树村2020年利用上级资金建设的6座食用菌种植大棚建成后一直处于闲置状态,遂提出了整改意见。     对此,焦村镇党委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包村干部与村“两委”成员对食用菌种植大棚进行提档升级,合理制订承包办法,最终成功动员了3户有经验的种植户进行承包经营。同时,村干部还积极发挥“头雁效应”,建立干部联系承包户制度,主动为其提供后勤保障服务,确保香菇产业顺利起航。

    [更多详情]
  • 13 2023-10

    全天候服务 秋收电力足

          “老乡,你家的用电故障已排除,你再记一下我的电话,如果有用电需求,请随时给我联系。”10月9日,国网汝州市供电公司组织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开展电力安全知识宣传及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为了服务秋收,国网汝州市供电公司坚持全天候服务、全过程保电的理念,保证秋收电力充足。鉴于国庆期间也是农忙时节的特点,该公司结合实际,提前做好农村基础电网安全排查工作,成立供电服务小分队,保证电力安全畅通。该公司纪委也对秋收电力服务进行全面督促,保证秋收用电。

    [更多详情]
  • 13 2023-10

    “双节”期间供电形势平稳安全

         在刚过去的中秋、国庆长假里,国网汝州市供电公司确保了平稳安全供电,这一目标的实现,得益于该公司早安排早准备。     据悉,在中秋、国庆长假来临前,国网汝州市供电公司所属朝阳供电部等单位就组织检修人员对线路开展巡视,及时消除设备安全隐患,为“双节”期间平稳安全供电做准备。     该公司结合汝州电网运行实际,及早部署,制订有针对性地保电方案,开展设备消缺,加强节日保电值班,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确保“双节”期间供电万无一失。     该公司实行领导带班与部门负责人值班制度,制订可靠的保供电方案及保电供电应急预案,对变电站和重要线路实行特巡、夜巡,对变电设备、输变配网线路进行排查消缺;科学调度,合理安排运行方式,对节日期间的负荷潮流做好预测分析,制定最佳运行方式和重要用户的应急预案,确保稳定、有序、优质供电;对当地党政机关、医院、学校、宾馆、旅游景区、景点等重点单位及重要场所开展节日保供电特巡,发现用电隐患及时处理。     该公司纪委也加强了“双节”期间值班工作检查力度、频次,确保人员到岗,思想到位,为平稳安全供电打下了基础。

    [更多详情]
  • 13 2023-10

    汝州市首座示范性充电站成功投运

         “充电站内部设备和线路运行正常,具备送电条件,可以投入运行。”9月26日,国网汝州市供电公司组织检修人员配合国网河南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对汝州市首座示范性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设备再次进行检查,确保充电站投运成功,充分满足该市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     国网河南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在汝州市建设的首座示范性电动汽车充电站顺利通过验收,标志着由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投资建设的河南省第一座县域标准化集中式公用充电站投入使用。该示范站位于汝州市农业路新体育场公共停车场内,占地面积约1455平方米,总投资630万余元,10千伏线路1.2千米,千伏安变压器3台,内部设有监控室及快餐休息室、便利店等配套服务设施,共安装15台120千瓦一体式直流充电桩(一机双枪),可同时为30辆电动汽车充电,每辆电动汽车充电时间30~45分钟,全站每天可充电500余车次。     为加快新能源充电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行“低碳环保、绿色出行”的理念,切实缓解车主的“里程焦虑”难题,国网汝州市供电公司主动对接国网河南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提前了解该项目概况、用电需求、负荷等,进一步降低客户用电成本,为客户节省了28.5万余元。同时,在项目建设期间,实行“1+1双经理”服务,压减办电时长,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充电站按时投入运行,助力绿色发展。     下一步,国网汝州市供电公司将进一步拓展市场,加大对充电桩的宣传,以实际行动加速推动新能源时代的到来,推动低碳能源、低碳交通和低碳产业的发展。 

    [更多详情]
  • 13 2023-10

    “党建+优质服务”让客户用好电

       “真没想到,咱供电公司的同志一来用电问题就解决了,服务效率可真高,我为你们点赞。”10月9日,国网汝州市供电公司焦裕禄共产党员服务队来到王寨乡,为牧原农牧有限公司饲料加工总厂的自备变压器调节电压分接头。     该公司积极开展“党建+优质服务”工作,坚持党建引领,将党建工作与供电服务深度融合,认真落实用户设备同质化管理工作,党员带头主动对接用户,掌握用户问题及诉求。通过主动开展红外测温、超声检测等,对设备运行情况、安全用电、应急管理、供用电合同签订及履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详细了解用户负荷情况和电气设备运行情况,积极与用户沟通,协助用户完善隐患治理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做好用电安全服务。此外,该公司纪委主动靠前监督,深入一线窗口,走访重点客户,检查各项服务保电措施落实情况,推动工作作风持续向好,服务水平提档升级。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