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31 2023-01

    洛阳 农技专家传经送宝到地头

        1月28日,春节假期后第一个工作日,洛阳市农技中心农技人员在中心党委书记阮祥鸣的带领下,奔赴伊川县、宜阳县、偃师区田间地头,开展小麦苗情调查,为农民朋友送去了节后第一次贴心服务。     调查显示,洛阳全市352.89万亩小麦,一、二类苗面积277.3万亩,占比达78.6%,苗情基础较好。但小麦生产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近期降水较少,部分麦田干旱;1月24日至25日,洛阳遭遇大范围低温侵袭,部分小麦出现轻微冻害。     阮祥鸣说,针对上述不利因素,他们积极组织农技专家,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技术宣传和服务,动员广大农户加强小麦管理,确保春季田管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田。     日前,洛阳市农技中心已下发通知,要求扎实推进以小麦田间管理和春耕春播为重点的春季农业生产各项工作,确保农业生产起好步、开好局。还将持续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及时解决实际问题,精准分类施策,突出抓好早春划锄、追肥和浇好返青水等田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确保夏粮丰收。

    [更多详情]
  • 31 2023-01

    55个项目 总投资760.9亿元

        1月28日,潢川县第七期“开工一批”集中开工重点项目21个,总投资546.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36.3亿元。在“月开工竞赛”活动集中开工项目34个,总投资214.1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96.9亿元。县委副书记王强宣布项目集中开工。     据悉,这55个项目涵盖了先进制造业、基础设施、农业、文化旅游、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对全县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强化枢纽优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为一项广受关注的重点工程,本次开工现场的水木光州农业科创中心项目,占地100亩,由全球最大的天空农场、乡村振兴科创中心、未来农业装备中心及未来生活馆构成,通过对农业生产流程和蔬菜种植模型的标准化、数字化,辅助专业的机器人装备及种业等核心技术研发,聚集人才、技术、资源、资本等要素,打造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乡村振兴潢川新范式,形成未来农业新的生产方式,成为潢川未来新生活的核心策源地,为美好潢川建设发挥更加积极的引领作用。     数说项目     ●项目涵盖了先进制造业、基础设施、农业、文化旅游、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     ●“开工一批”集中开工重点项目21个,总投资546.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36.3亿元     ●“月开工竞赛”活动集中开工项目34个,总投资214.1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96.9亿元

    [更多详情]
  • 31 2023-01

    假期巩义旅游市场迎来开门红

        1月28日,记者从巩义市政府获悉,2023年春节假日期间,该市共接待游客98.9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04%和32.59%。     春节假日期间,巩义市主要景区、公共文化场馆、民宿、星级饭店、各镇(街道)推出旅游休闲项目、民俗文化活动、旅游惠民措施,参与消费券活动等举措,共同营造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康百万庄园景区新春庙会精彩纷呈,为游客奉上一场有年味、有特色、有氛围的“河洛文化年”盛宴。竹林长寿山景区邀请百余名网红达人集体打卡拍摄春节民俗文化活动,相关视频点击观看量达428万人次。杜甫故里景区运用现代化光影技术,以“梦回大唐中国年”为主题游园会,点亮巩义夜经济。浮戏山雪花洞景区推出游生态溶洞、住特色民宿、吃田园美食等多项乡村旅游体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乡村年味。

    [更多详情]
  • 31 2023-01

    中牟县着力打造“牟名而来”消费品牌

        1月28日,记者从中牟县政府获悉,2023年春节假日期间,中牟县政府出台促消费政策,发放消费券,联合商业项目开展大型促消费活动,激发了市场消费活力。其中,郑州杉杉奥特莱斯客流量同比提升36.63%,业绩同比提升40%。     据介绍,为发挥好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下一步,中牟县将强化“政策、资金、活动”相互统筹,因企施策,持续巩固消费增长动能,围绕元宵节、二月二等传统节点,开展多场次大型主题促销活动,营造浓厚市场消费氛围。还将大力发展直播带货、云演艺等平台经济,打造消费升级平台。同时,将依托文旅企业发展线上文娱、旅游等服务消费,推出更多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场景,着力打造“牟名而来”消费品牌,持续推动县域经济健康发展。

    [更多详情]
  • 31 2023-01

    假期巩义旅游市场迎来开门红

        1月28日,记者从巩义市政府获悉,2023年春节假日期间,该市共接待游客98.9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04%和32.59%。     春节假日期间,巩义市主要景区、公共文化场馆、民宿、星级饭店、各镇(街道)推出旅游休闲项目、民俗文化活动、旅游惠民措施,参与消费券活动等举措,共同营造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康百万庄园景区新春庙会精彩纷呈,为游客奉上一场有年味、有特色、有氛围的“河洛文化年”盛宴。竹林长寿山景区邀请百余名网红达人集体打卡拍摄春节民俗文化活动,相关视频点击观看量达428万人次。杜甫故里景区运用现代化光影技术,以“梦回大唐中国年”为主题游园会,点亮巩义夜经济。浮戏山雪花洞景区推出游生态溶洞、住特色民宿、吃田园美食等多项乡村旅游体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乡村年味。

    [更多详情]
  • 31 2023-01

    漂浮育苗、湿润育苗孰优孰劣

        核心提示     农谚曰:“有苗三分收,好苗一半收。”培育出健壮的烟苗是烟草生产成功的基础。     我省当前烟草工程化育苗方式主要是漂浮育苗,而伴随着育苗技术的进步,与我国当前生产力水平相结合的一项变革——湿润育苗技术应运而生。来听听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烟叶生产专家介绍这两种工程化育苗技术的优劣对比,以此指导将要进行的育苗生产。     漂浮育苗     技术原理     采用质地很轻的泡沫塑料制成育苗盘,育苗盘的空穴中装上基质,种子播在基质内,然后将育苗盘移到育苗池中,使其漂浮在营养液表面。秧苗在育苗基质中扎根生长,并从基质和水床中吸收水分和养分。     漂浮育苗所用的基质一般是无土、卫生的,其中的泥炭或草炭从地下深层挖出,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蛭石和膨化珍珠岩是经过高温煅烧的膨化产物,既不带病原体,同时吸水保水性、疏水透气性好。使用育苗盘(包括托盘和浮盘)本身就是对土壤条件的模拟和优化,为促进烟苗根系发育、改善烟苗整齐度提供了良好条件。发展进程     漂浮育苗是我国育苗技术一次质的飞跃,显著减轻了烟农的劳动强度,同时对实现烟苗工厂化生产、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从1999年到2001年,中国烟草中南农业试验站成功地解决了育苗基质、营养液、谷壳炭化等关键技术问题,同时解决了播期、剪叶、炼苗等相应的配套技术问题。2001年,漂浮育苗技术在我省烟区示范推广。     技术优势     漂浮育苗彻底摆脱了土壤这个介质,从根本上杜绝了苗期土传病害的发生;整个育苗过程在育苗棚内进行,减轻了低温、暴雨、冰雹等不良天气对烟苗的影响,利于剪叶炼苗,烟苗的整齐度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由于移栽时运苗工作量大幅下降,移栽速度得到较大提高,对机械化移栽和提高连片区域内烟株生长的一致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技术劣势     早春育苗常因气温低影响营养液和基质的温度,进而造成种子萌发时间较长及幼苗生长不足的问题;烟苗水生根较多,根系较弱;水分管理不当时,易产生绿藻,为病原菌提供栖息地。     湿润育苗     技术原理     湿润育苗是在大棚或温室内,将包衣种子直播于装有基质的育苗盘内,育苗盘处于育苗池中,烟苗封盘前种子萌发及幼苗所需养分和水分由池底的营养液(深1~2厘米)通过基质的毛细管作用供给,烟苗封盘后所需水分和养分由人工喷施盘面供给,并且保持干湿交替。     技术实践     湿润育苗操作简便,成本与漂浮育苗相当;浅水层育苗,可有效抵御低温时段对烟苗生长的不良影响;整个育苗过程处于干湿交替环境,利于发达根系的培育与抗逆性的提高;营养面积增大,有利于根系伸展,育出的烟苗更健壮;减少剪叶次数,减少人为传播病害的概率,烟苗先天病害较少;较好解决了烟苗下部叶偏薄的问题,易运输、易推广,有利于温光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生产季节的科学安排。     技术优势     苗床期前湿后干,前期水层深只有1~2厘米,较漂浮育苗节约用水,同时基质的最低气温高于漂浮育苗,有利于提高育苗基质夜间的最低温度,利于种子萌发和烟苗生长;后期水分靠人工供给,没有水生根,侧根发达,茎秆较粗,移栽后根系直接生长,无缓苗期。技术劣势     由于水层较浅,为保障育苗池整体苗盘湿润均匀,对育苗池平整度要求较高且需划分小隔断,前期整理育苗池用工量较大;水分管理方面较为烦琐,平均4~7天需加水一次,当前可以通过添加喷淋系统予以解决;由于地面平整度很难达到一致,剪叶操作较为困难,剪叶高度无法均匀一致。

    [更多详情]
  • 31 2023-01

    育好致富苗

        整理苗畦、消毒苗盘、调试机器、苗池放水……1月27日,卢氏县杜关镇马院烟叶育苗工场内人头攒动,机器轰鸣,该场负责人南朝红正带领工人紧张作业,开启了勤劳致富奔小康的春日劳动序曲。     杜关镇马院烟叶育苗工场是卢氏县第三大烟叶育苗工场,每年可为杜关、官道口两个烟叶种植大镇提供1.28万亩优质商品烟苗。这天一大早,南朝红将从育苗工场周边赶来的20名工人召集在一起,举行了简单的开工仪式后便分组布置了工作任务,强调了工作要领,开展了工序示范。     卢氏县第一大烟叶育苗工场东明镇涧北烟叶育苗工场、第二大烟叶育苗工场沙河东沟烟叶育苗工场等,也于同日拉开了烟叶育苗工作的大幕。     近年来,卢氏县全面推行集约化工场化育苗模式,积极培育烟叶育苗集约化经营主体,开展技术培训,引导育苗专业户规范操作流程,推进烟叶育苗规模化、生产标准化,推动烟叶产业向质量安全、环境友好、生产经营效益型转变,促进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了提高烟叶育苗质量,该县统一熏蒸育苗大棚,统一调配育苗基质,统一供应优良品种,采用装盘播种一体化机械作业,推行先进适用的育苗技术和严格的温湿度管理,保证了每一株烟苗的质量和安全。据南朝红介绍,现如今育苗省力省时,全部采用烟草部门提供的商品育苗基质,实行机械化精量播种,每株烟苗都有独立的空间,成苗快,病虫害少,而且幼苗根坨不易散,根系发达,成活率高,适合远距离运输。     “苗好一半收。烟苗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烟叶生产的品质与效益,在烟叶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实行工厂化育苗,以严格的技术规范保障烟苗质量,可以为后期烟叶移栽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卢氏县烟叶生产服务中心主任曲冉说。     “对烟农来说,集约化育苗能够带来了很多便利。譬如,集约化育苗能够减少烟农获取烟苗的环节,降低育苗风险,保障烟苗品质。在育苗工场下单,烟农不需要承担育苗风险。同时,与农户育苗相比,集约化育苗成本大大降低,可以帮助烟农减少种烟投入。”卢氏县东明镇东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高书朋介绍道。

    [更多详情]
  • 31 2023-01

    邓州烟农苑群峰“今年过年美得很”

        “咚咚咚……”1月20日,穿过人群熙攘的街道,走在邓州市高集镇池村刘楼组的乡间小路上,离烟农苑群峰家老远的地方就听见欢快又有节奏的剁肉声。     “老苑,我们来给你拜个早年。”高集烟站站长曾兆彦给苑群峰熟练地打着招呼,“一大早忙着弄啥好吃的呢?”     “今年种烟又挣钱了,过年心里美得很!年货买得足足的,刚又上街买了一整个牛头。今天你们说啥也得留下来吃饭、喝两杯。”苑群峰热情地招呼着一行人坐下喝茶、谈心、话年。     “我老早就开始种烟,到现在有20多年了。”一说起种烟,今年49岁的苑群峰就打开了话匣子。细数种烟的收获,苑群峰感慨道,通过种烟解决了家里一双儿女上大学的费用,在镇上买了300多平方米的别墅,还买了汽车,年前又购置了大型中耕培土机……“要不是种烟,俺能有啥门儿办成这些大事?”     “为了把烟种好,烟草公司比俺们烟农还操心。”苑群峰回忆说,去年6月底烟田干旱,他正在浇水时被曾兆彦看见,曾兆彦跳进地里,劝阻我白天不能浇水,得到晚上10点以后才能浇水,顺便把什么时候能浇水、什么时候不能浇水及其原因讲得明明白白。     “平时有培训,种植有保险,田间有指导,重活有机械,烤烟有工厂,卖烟有预约……有这么多的好政策、这么贴心的服务,俺种烟心里踏实得很。”苑群峰感激地说道。     “让烟农提升收益、轻松种烟,是我们最大的心愿。”邓州市烟草分公司副经理薛子钟介绍说。抓全过程技术落实,大力推动合作社深度介入烟叶生产,真正实现“种植在户、服务在社”,让烟农敢种烟、会种烟、种好烟,站长曾兆彦和烟农苑群峰都是亲历者。

    [更多详情]
  • 31 2023-01

    把服务的种子撒进乡村沃土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了更好地配合乡村振兴战略,新乡市城区烟草专卖局集合优势资源,不断加强农网建设,优化乡村商户布局,用心服务全区千余户乡村零售户。     以数字创新赋能乡村振兴     2022年9月,新乡市城区烟草专卖局第二党支部党员在进行党员联户活动时走进了一家“藏”在城乡接合地带的数字化小店。     初见小店,令人出乎意料,这个仍保留着布满岁月痕迹的木门、以石砖铺就的柜台上竟整齐摆放着双屏机。店主笑盈盈地介绍店面的数字化改革之路:“看了数字化店面的一系列直播后,我对店面数字化升级产生了浓厚兴趣,希望借助‘云pos扫码’技术,让我这个十几年的老店焕发生机。”指着货架上整齐陈列的商品,店主接着说:“在客户经理的指导下,我熟练掌握了‘云pos扫码’系统里的功能,学习管理店铺的知识,提高了经营技能,店里的客流量越来越多。”     数字经济是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的新赛道。经营了十几年乡村小店却依然积极拥抱新技术的中年零售商户,以“数字经济”为抓手挖掘商店潜力,通过努力让数字化融入乡村实体商店,为经营创造可得利益和隐性价值,这种“新”与“旧”的强烈碰撞,正在不断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     以微处着力提升服务质效     “零售商户和消费者的所需、所急、所难,就是我们要全力打通的‘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新乡市城区烟草专卖局主要负责人刘志刚的语言平实而坚定。     新乡市城区烟草专卖局始终以践行责任为己任,坚持“开门服务”,不能让群众“求助无门”。随着“我为群众办实事”“乡村普法”“互联网+政务服务”“12313”服务热线等一系列惠民便民、纾难解困活动措施的实施开展,客户对烟草部门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均有明显提升。     “曾有一名农村客户希望将经营的茶叶店转型为烟酒商店,在等待办理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期间致电咨询订制卷烟销售柜台和店面布局的问题。考虑到咨询者急切的心情,我们及时转交属地市场监管稽查队,通过开展线上服务免去其路途奔波,极大提高了服务效率,赢得群众的赞誉。”新乡市城区烟草专卖局“12313”热线一级承办员处理类似这样的咨询数不胜数。     以践行责任联结客我“人和”     瑞雪兆新年,2022年春节前夕,新乡市城区烟草专卖局两名市场监管稽查员如期踏上了早已计划好的乡村之行。巡查中,他们发现位于新乡市洪门镇的一家商店在几次巡查中均未正常营业,联系店主后获悉,因疫情原因,加之人手不足,商店已无法维持正常经营。结合商户近期的订货情况,稽查员真诚建议商户主动申请歇业,避免被注销手续,影响零售许可证法人的诚信等级。     一直以来,新乡市城区烟草专卖局将服务型行政执法作为出发点,与这些广袤大地上的乡村商店“肩并肩”“背靠背”,用心服务让距离不再是距离。

    [更多详情]
  • 31 2023-01

    以电能烤房助推产业发展

        近年来,灵宝市烟草专卖局抢抓全省烟叶电代煤工作三年行动计划战略机遇,立足打造烟叶高质量发展“硬支撑”,坚定履行责任、精心组织实施、高质高效推进,实现了电能烤房建设质量、数量“双突破”。     政府领导     高点定位抓推进     灵宝市将烟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来重点谋划,全市上下“一条心”聚力攻坚,“一盘棋”统筹推进。     多方共建强组织。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电能烤房建设的重要性,由市政府牵头成立工作专班,形成政府领导、烟草主导、多方参与的组织模式,凝聚了推进电能烤房建设的“最大公约数”。     协调资金强保障。构建电能烤房建设资金保障体系,发挥好大气污染资金和乡村振兴资金使用效益,拓宽资金渠道。优化升级核心植烟乡镇的电能烤房高压主线路,配足配齐电能烤房专用变压器等附属设施,全力做好电力保障供应。     优化环境强调度。把电能烤房建设作为政府年度考核评价的指标之一,将行业行为转化为政府行为,用考核“指挥棒”倒逼加压、激发动力。项目建设期间,克服疫情影响,积极协调组织抓好材料设备运输,保障设备材料优先入场,为项目推进疏通堵点。     行业主导     “三个聚焦”保质量     灵宝市烟草专卖局认真落实电能烤房“1+7”工作机制,全力协调推动项目建设高质量完成。     聚焦必要性核心。兼顾土地性质、受益面积、方便烟农、未来产能等关键指标,依托村委申请、烟站把关、乡镇审核、行业审批原则,弥补当下缺口,倾斜烤能资源,促进电能烤房建设与烟区布局调整、基本烟田建设更加匹配。     聚焦进度核心。实施“样板间”工程,提升项目建设标准,开展巡回督导检查,现场下发督查整改通知书,把好工程施工进度关。     聚焦质量核心。健全烟农代表现场监督机制,设立项目监督举报公示牌,着力打造阳光工程、廉洁工程、优质工程。建立村级初验、专班验收、市级验收的三级验收机制,层级把控,逐项落实。     机制引导     长效管理促发展     省、市利用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支持建设电能烤房政策出台后,灵宝市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为电能烤房建设蓄势赋能。     建立闭环管理机制。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主体、以村为第一责任人的管理平台,制定资金投入办法和项目管理办法,形成了建、管、用一体的闭环管理机制。     建立激励化引导机制。通过产业引导、效益引导和宣传引导,积极盘活现有资源,充分调动烟农参与电能烤房建设的积极性,动员广大烟农对全市老旧烤房进行改造维修,最大限度提升在用烤房满载率、闲置烤房利用率和烤房周转率。     横向拓展政策链条。在各种机制的协同推动下,延伸政策支撑链条,助推朱阳佛山小秦岭水源性工程建设,白虎潭水源工程在稳固烟叶基础、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综合效益日益凸显。     新的一年,灵宝市烟草专卖局将基本设施建设与乡村振兴紧密融合,加快推进电烤房建设工作,为实现烟叶生产“由稳转增”目标提供保障。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