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30 2023-01

    信用村创建“贷”动农户创业发展

         “邮储手机银行信用户贷款真是快,没想到刚申请,钱就到账了!”1月26日,平顶山市湛河区曹镇乡邢铺村信用户王金锁高兴地说道。     王金锁在村里经营农资,资金需求量大,一直为资金周转发愁。去年年底,王金锁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客户经理的指导下申请了一笔贷款,拿着“秒到”的8万元贷款购买了30吨用于今年春耕生产的化肥,解了燃眉之急。     近年来,邮储银行平顶山市分行积极推进信用村创建工作,实现整村授信,村民一旦有资金需求,可通过邮储手机银行App随借随还,按日结息。     据了解,2021年7月,邮储银行平顶山市分行选择在邢铺村进行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试点。村“两委”根据家庭情况、移风易俗、邻里关系等信用评价指标对农户打分,农户按照4个等级评定可以分别获得不超过20万元、15万元、10万元及5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整村授信、批量开发是金融机构主动下沉为‘三农’服务的体现,改变以往的分散授信模式,解决农户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为返乡创业人才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让农户在致富路上‘不差钱’。”邮储银行平顶山市分行行长马培飞告诉记者。     目前,全市累计评定信用村425个,发放线上信用户贷款1101笔7611万元,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成效卓著。

    [更多详情]
  • 30 2023-01

    蓄水保土守护绿水青山

        连片开发的坡耕地项目区,果林成片,翠绿叠嶂,蔚为壮观;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项目区,与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六美庭院”创建、农村“厕所革命”等项目有序衔接,实现了环境整洁、乡风文明、秩序井然、流域清洁……近年来,一幅和谐美丽的绿水青山生态画卷正在确山城乡大地徐徐展开。一批批水土保持项目,已然成为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地,为该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确山县水土保持捷报频传,继老乐山小流域被水利部授予“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称号后,新年伊始,确山县水利局又被水利部表彰为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先进集体,是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单位。     近年来,确山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环保发展理念,把水土保持工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坚持预防保护优先,依法强化人为水土流失监管,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施了一批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双下降”趋势持续巩固,谱写了现代化水利新篇章。

    [更多详情]
  • 30 2023-01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1月28日,灵宝市高山绿色苹果数字工厂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正在智慧分选线上对苹果进行分拣装箱。该苹果数字工厂以现代物流为支撑,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集仓储、冷链、分拣等功能于一体,实现果形、果重、果面干净度和含糖量精准分选,拉长产品保鲜期限,精准对接国内外高端市场。

    [更多详情]
  • 30 2023-01

    萌宠乐园赋能乡村振兴

        1月25日,在虞城县李老家乡的萌宠乐园,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我们是从县城开车过来的,朋友圈被这个萌宠乐园刷屏了,趁过年休息带孩子一起来玩儿,喂喂小动物,亲近一下大自然。”游客张先生说道。     “我大学毕业后,在外地奋斗了几年,非常辛苦也很迷茫,总觉得在外不够安稳,心里也不踏实,和家里人商量后,就回到家乡创业了。”萌宠乐园负责人李雷说,“现在很多小朋友只能在手机或者其他电子设备上了解大自然,并没有真正与大自然接触,我开办萌宠乐园就是想让更多的小朋友通过触摸小动物、给小动物喂食物等,有机会与萌宠近距离接触。”     据悉,萌宠乐园占地约21亩,现有羊驼、矮脚马、松鼠等11种动物,李雷介绍,后期要再扩大规模,准备饲养更多种类的小动物供游客观赏。

    [更多详情]
  • 30 2023-01

    三级干部会“干货”满满

        “公布19个乡镇(街道)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综合排序、先进乡镇介绍经验,最后两名上台表态,表彰20家星级工业企业、通报表扬205个‘五星’支部创建先进村(社区),并对每个获奖村(社区)奖励1万元……”1月29日,方城县2023年三级干部会上,亮出了实打实的工作成效,评出奋勇争先的压力和动力。     会上,方城县委书记段文汉总结分析了2022年各项工作成效和存在差距,并就新的一年如何在争先进位发展、推动产业腾飞、项目引建质效、城市能级跃升、加快乡村振兴、增进民生福祉上实现突破进行安排部署。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咬定目标、躬身入局,拉高标杆、快抓落实,奋力推动各项工作提速提质、争先创优,加快推进方城高质量、高水平、大跨越发展,建强副中心,铸就新辉煌。     会议要求各乡镇(街道)聚力开展“五比五看”,比争先进位看指标,比招商引资看成效,比集镇建设看变化,比片区建设看质量,比守牢底线看落实。村级要全力抓好“五星”支部创建与提升、和美乡村建设与管理、农村社会治理与稳定这三件要事、实事、难事。

    [更多详情]
  • 30 2023-01

    多彩活动庆新春

        1月22日,大年初一,长葛市大周镇后吴社区新春第一天的春节趣味运动会热闹非凡:现场“两人三足游戏”“背媳妇比赛”“拔河比赛”等活动劲爆全场。     后吴社区党支部书记刘建召说:“社区筹划了半个多月,就是想让老少爷们一起热热闹闹过新年,让活动充满趣味性,让群众感受到过大年的浓厚氛围。”     春节期间,长葛市市区的灯笼把主干道点缀得红红火火,滨河路西侧70多米的风车长廊成为庙会的靓丽一景;石固镇中岳店“舞狮团”庆祝新年的展演活动吸引近千名群众观看;后河镇各村(社区)精心组织开展了各式各样的春节文化体育活动。     “过年了,我们自编自演了文艺节目,我参与演出了3个节目,相信在新的一年里,我们的日子会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更比一年强。”在老城镇岗张村,文艺队队员邢改红说,村里在大年初一晚上举行了春节文艺会演,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春节期间,长葛市传统民俗表演和农民运动会等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达200余场,不仅为广大市民带来了欢乐,增添了年味儿,还营造了和谐幸福、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

    [更多详情]
  • 30 2023-01

    春节香菇产销旺

        1月26日,大年初五。上午9点,天气晴冷。卢氏县杜关镇民湾村香菇生产基地里已是热火朝天的景象。这个基地有香菇大棚218座,是卢氏县林海兴华公司30多个生产基地中规模最大的。     “菇成一晌不等人。”民湾村村民李聪玲说,“基地原本从除夕到初三放4天假,结果香菇出得太快、太好,初二一早上工了,当天来了11个女工加班加点采菇。”     基地库管王应军当天还当起了转运工,把采收的一筐筐香菇用三轮车拉到冷库,过磅、入库。他从大年初一以来,一直吃住在基地:“库里收了20多吨香菇了。和往年不同,今年从初一到现在,天天往外销,产销两旺。”     香菇棚里,香菇密密匝匝、长势喜人,基地主任侯金锁介绍说,公司研发的6号菌棒特别适合冬天出菇,每棒产量在2斤左右,香菇肉厚、菇质瓷实,产量是普通菌棒的2倍。     卢氏县林海兴华公司在全县有2000多座香菇大棚,直接组织3500多户菇农生产,香菇产量占全国的0.5%,是全国较大的香菇产业龙头企业,带动全县11.8万人专业从事香菇生产,全县香菇年产量达40万吨,占全国的3%。     当天,卢氏县林海兴华公司有近千人到岗采收香菇。春节期间,卢氏县有一万多人在香菇棚里忙碌。

    [更多详情]
  • 30 2023-01

    “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

        1月29日,农历正月初八,在沁阳市王召乡尚香村,各街道上大红灯笼高高挂,映衬着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村容村貌是村庄的脸面,基础设施是村庄的风骨。”沁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驻尚香村第一书记李楠说,提升村庄颜值,建设美丽乡村是帮扶工作的首要任务。     尚香村共有农户960户、村民4099人,耕地面积3900亩,以从事农业为主,村集体经济薄弱。为了解决资金难题,沁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采取单位投入一部分、相关部门援助一部分的办法为村里“输血”。2022年,经过协调,筹措资金92万元,其中47万元购置两台钩机,以对外租赁的方式,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0余万元;投资45万元建了冷库。这样一来,每年村里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0余万元。     “真是太感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俺村的帮助,俺们的日子是一年更比一年好啊!”村民陈顺利紧紧握着李楠的手。     村里有了收入,腰杆子就硬了。为了把村庄建设好、发展好,沁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工作中,将尚香村作为试点,统筹考虑多种规划要素,准确编制村庄规划。“我们谋划和实施了部分村建项目,对村庄进行了绿化和亮化工作,修建了文化娱乐中心等场所。”李楠告诉记者。     王召乡副乡长陈波说,自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尚香村结为帮扶对子以来,尚香村无论在村庄面貌上,还是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上,都取得了飞速发展。

    [更多详情]
  • 30 2023-01

    农家书屋“补钙”忙

        1月27日,农历正月初六,年味正浓。沈丘县白集镇苗营村村民苗晓剑一大早就“泡”在农家书屋里了。     “春节期间,俺村农家书屋里又增加了很多图书供乡亲们阅读,而且有大学生志愿者义务辅导,另有空调免费开放,真是太暖心了!”苗晓剑说。     去年3月,在县委巡察办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帮助下,苗晓剑发展了两个塑料大棚种植芹菜、西葫芦,收入还不错。时下,虽然年味正浓,但苗晓剑计划趁早培育一些西红柿、辣椒等蔬菜苗,特地来农家书屋学习取经。     “春争日,夏争时。我承包种植了1000多亩小麦,虽然现在是春节走亲串友的时候,但小麦管理一刻不能放松。在这里‘壮脑补钙’,能助力今年的小麦再获丰收!”在该县石槽集乡杨营行政村的农家书屋,村民周留明手捧一本书,津津有味地翻阅着。     石槽集乡小涂营行政村的周磊,在农家书屋学习掌握科学养殖技术后,投资100余万元建了一个槐山羊养殖场,年出栏槐山羊1000多只、收入60多万元。“昔日增收无门路,如今养羊奔小康,农家书屋里有黄金、有财路!”周磊说。     “春节期间,返乡人员增多,农家书屋成了群众的‘打卡地’,每日阅读人员多达上万人次。”沈丘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县已免费为全县600多个农家书屋新增图书12.4万多册,引导群众“充电”“补钙”,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聚力乡村振兴。

    [更多详情]
  • 30 2023-01

    乡村美起来游客多起来

        春节刚过,走进济源市承留镇花石村,一幅崭新的乡村新画面映入眼帘,房屋建设整齐有序,村组道路四通八达,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市区及济源周边游客络绎不绝,这是济源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带来的新变化。     近年来,济源高度重视乡村建设工作,先后出台《济源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济源国土空间一体化规划行动方案》等13个乡村建设行动重点任务专项方案,围绕乡村建设13个专项行动成立工作专班,全力推进乡村建设。     2022年11月20日,济源召开乡村建设工作推进会,对乡村建设重点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济源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市委副书记李哲表示,济源坚持政府引导、农民参与原则,坚持科学规划,注重质量、从容建设,积小胜为大成,顺应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将济源农村建设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1月28日,记者走进邵原镇东阳村东阳民俗博物馆,恍若穿越到遥远的年代:用来播种小麦的摇耧,用来束缚牲口的笼嘴,用来加工玉米的碓臼,还有很多现代孩子们已经叫不上名字的辘轳、碌碡……同时,东阳村的传统古村落也被完整地保留下来,被定为省级传统村落。曲里拐弯的石阶路将呈阶梯状错落分布的古村分割得如同一座迷宫,途中,不时会遇到保存完好的一棵古树、一口古井、一面古碑、一座古庙……     如今,邵原镇正在建设东阳河乡村旅游产业带项目,要把这里打造成“可览、可游、可居、可娱”的田园综合体。     济源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统战部部长、副市长侯波表示,立足村庄基础搞乡村建设,更要注重保护传统村落,保留村庄风貌、形态、肌理,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不盲目拆旧村建新村,不超越发展阶段搞大融资、大开发、大建设,严格规范村庄撤并,打造基本功能完备又保留乡味乡韵的宜居乡村。     据了解,截至2022年12月底,济源乡村建设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452个村庄全部完成村庄分类布局,在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济源结合“治理六乱、开展六清”专项整治行动,落实好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各项任务要求,完善提升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深入开展农村教育、医疗、公共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同时,还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数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东阳村党支部书记侯元臣在与记者交谈中说:“自乡村建设行动开展以来,东阳村整个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体净了起来、绿了起来、亮了起来、美了起来。”     济源作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和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市),有良好的基础建设基本功能完备又保留乡味乡韵的宜居乡村,能够为重塑和谐共生、和而不同、和睦相处的乡村文化内核及精神风貌提供优良的沃土。     侯波表示,下一步济源将以扎实开展乡村建设“184”行动为抓手,把村庄规划编制好、把基础设施建设好、把人居环境整治好、把公共服务提升好,倾力将示范区农村打造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