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10 2022-08

    牵牢产业“牛鼻子”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推动产业振兴,要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让农业成为有奔头、能致富的产业。     一是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碗”。“仓廪实,天下安”。我国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将其视为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特别是在当前世纪疫情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冲击下,“粮食危机”不确定性风险增加,“三农”压舱石的作用愈发凸显。“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因此,我们要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竞争力,牢牢稳住农业“基本盘”,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     二是加强三链同构,夯实“富裕之基”。当前城镇居民对于农业、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内涵外延都大大扩展,他们不仅要购买原料农产品,还需要购买精细加工的食用农产品,也需要越来越多食品的消费服务。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产业链条比较短,农产品附加值普遍不高,对农民收入带动的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因此,我们要发挥比较优势,重点依托乡村农产品资源优势,量体裁衣、因地制宜、突出优势,以“三链同构”为重点,让一产能够“接二连三”,健全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使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领百姓增收致富。     三是着力人才培养,释放“人才红利”。产业振兴,人才是关键。但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在部分农村,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或经商,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老龄化”“女性化”现象突出,农业生产面临着“后继乏人”的问题。所以产业要振兴,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要把握好“三重境界”,在“选好人”上做文章,“育好人”上下功夫,“用好人”上求实效。聚焦乡村实际,坚持靶向引才、优惠政策向农村倾斜,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留住人。     在推动乡村振兴进程中,我们要紧紧围绕产业振兴下功夫,保持定力、久久为功,一张蓝图干到底,书写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

    [更多详情]
  • 10 2022-08

    数字技术为农业插上腾飞翅膀

     浚县是传统的农业县,历史上就富有“黎阳收,顾九州”的美誉。十年来,“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是对浚县农业最好的赞誉,浚县农业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1997年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25年来,和浚县农业“风雨同舟”,尤其近十年来,亲眼看见、亲身经历了浚县农业发生的巨大变化。     一是耕地质量发生了变化。小麦、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化肥减量增效、机械深耕深松、合理灌溉等农业技术的实施,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了地力,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养分得到高效利用,有效提升了耕地质量,耕地地力等级10年来提高1.6个等级。     二是小麦、玉米、花生、蔬菜等在品种应用上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优良品种的推陈出新和推广,群众对良种的认知和运用逐年增强。在玉米上,选用适应性好,高产、抗病和抗逆性强的氮高效玉米品种;在小麦上,优质小麦品种种植面积逐年增大;在花生上,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种植面积逐年增大;在蔬菜上,品质好、产量高的新品种越来越多应用在生产上。良种普及率达到100%。     三是数字农业为传统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十年来,数字农业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农业生产上,尤其近几年来,数字农业更是从设施农业走进了大田农业。数字农业使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环节实现有效融合,对提升农业科技和农业生产方式意义重大。大田里出现了高科技,应用了“新武器”。植保无人机的广泛应用,在作物病虫害防治和抗灾减灾及提品质、保产量方面,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5G+数字农业”平台的应用,实现了规范化、规模化、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生产。通过运用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通过安装智能设备,动态监测土壤墒情、土肥状况、作物长势、灾情、虫情、病情等信息,推动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技术与装备在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的集成应用;实现农业上的精准种植,实现对大田农业在病虫害防治、灾害预警上起到积极作用,为浚县农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四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受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十年来,浚县农业科技越来越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了监管平台和追溯系统,加大对农业市场和农业生产基地的宣传力度。从投入品到生产全过程,实行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也是提高农业效益的有效途径,生产出无污染、品质好、安全的农产品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     五是为农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农业技术人员是农业生产的护航者,是庄稼的医生。农业科技人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站在农业生产一线,不怕风吹日晒,把党的惠农政策宣传到群众心里,把农业科技送到田间地头,为粮食生产“把脉问诊”。“民以食为天”,保障粮食安全是国之大事、民之大事。农业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服务小组走在乡间大地、站在田间课堂,为浚县农业发展实践着“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梦想!     浚县农业科技发展蒸蒸日上,浚县农业科技变化日新月异。我骄傲,我是浚县农业发展中的一分子,能为浚县农业科技发展添砖加瓦!

    [更多详情]
  • 10 2022-08

    经济林里“种”金蝉

    8月5日,汤阴县韩庄镇庵上村西的20亩经济林下,210万只金蝉种苗正式在这里安家落户,为庵上村的振兴拓宽了新的增收之路。     今年春天,庵上村党支部组织人员去山东单县单鸣金蝉养殖专业合作社学习考察,决定发展特色养殖,在村里的经济林下养殖金蝉。     庵上村党支部书记原海新介绍说,他们投资6万余元从山东单县引进了210万只金蝉种苗,试养于村西的20亩经济林下。两三年后预计将产出200万只成品金蝉,按照正常年份的市场价格,亩产效益能达1.6万元,除去村民务工工资和一些必要开支外,亩纯利润可以达1万元。小小的金蝉能为庵上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0多万元,为村民增加务工收入10万元左右。

    [更多详情]
  • 10 2022-08

    黄花菜成致富“黄金花”

    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8月8日,正值黄花菜丰收季,在商城县余集镇刘湾村黄花菜田间,一株株黄花菜含苞待放,鲜嫩欲滴。     “今年黄花菜的长势十分喜人,俺家栽植的两亩黄花菜预计能采摘近2800斤鲜花,可以制作成约400斤的干货,收入8000多块,比种传统作物收益好。”该村村民潘家泽一边采摘黄花菜,一边跟笔者算起今年的“丰收账”。     潘家泽告诉笔者,每年6月至9月,是黄花菜盛开、采摘上市的季节。黄花菜以采摘形态含苞待放为最佳,采摘的花用蒸笼蒸熟晒干,不仅易于存储,而且味道更为鲜美可口。因为品质好,每天有人专门上门收购,基本不愁销路。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村土质疏松、气候湿润,非常适合黄花菜生长,加之黄花菜种植要求低,一年种植、多年收益,因此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目前,全村栽植面积约180亩,每年产值70余万元,带动130余户村民增收,是名副其实的“黄金花”。今后,该村将进一步扩大黄花菜种植面积,实施产业化发展,加快补齐技术、设施、营销的短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     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群众。近年来,商城县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支撑,以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为统领,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特色兴农,因地制宜加快培育现代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功能,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现代农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目前,该县优质水稻种植面积50万亩,种植中药材4.03万亩、茶叶20.8万亩、油茶24.2万亩,建设优势特色产业生产示范基地100余处,初步形成了“南部林药茶、中部猪羊鸭、北部粮果虾、产业旅游+”的发展格局,2022年荣获“中国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典范县”等称号,商城县冯店乡凭借油茶入选河南省首批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更多详情]
  • 10 2022-08

    漯河市郾城区法院开展乡村振兴调研暨走访慰问活动

      近日,漯河市郾城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赵军黎带队到李集镇李集村、陈刘马村开展乡村振兴调研,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齐江涛等陪同调研。     赵军黎一行先后前往李集村、陈刘马村慰问当地“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代表及困难党员,与他们促膝交谈,感谢他们一直以来为党的事业发展作出的努力和贡献。     在随后的调研中,赵军黎详细地了解李集村、陈刘马村的村情村貌,以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对村“两委”和驻村法院干警共同努力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同时,赵军黎针对乡村振兴、发展特色种养产业、“五星”支部创建工作提出了几点意见。

    [更多详情]
  • 09 2022-08

    端“生态碗”吃“旅游饭”

    群山环峙林壑优美,溪水潺潺碧波清清。村民们在绿色的沃野中耕作,游客的欢笑声在山间回荡,这里便是大别山深处的世外桃源——环山村。     8月2日傍晚,笔者来到位于光山县南向店乡西南部的环山村,但见村头一棵千年白果树枝繁叶茂、傲然挺立,树下凉亭旁一位老人正在休憩,恬静安详。前方不远处是竹林新村小游园,游客服务中心主体结构已建成,等着最后的装修点缀。     沿着宽阔干净的道路往村里走,左边白墙灰瓦,屋舍俨然;右边小河款款,杨柳依依。休闲广场上,村民们或三五个聚于亭下摇扇闲聊,或随着悠扬的音乐翩翩起舞,孩童们嬉笑打闹,笑声响彻云霄。     “以前俺这小山沟路不通,田又少,山里人过得苦,你再看看现在……”说起今昔对比,环山村原支书黄立云感慨万千。     环山村位于光山新县交界处,山多田少,交通闭塞,在以前是贫困的代名词。近年来经过扶贫开发,环山村依托王母观樱花谷优势资源,念起“生态经”,吃上“旅游饭”,劣势变优势。在去年的人居环境综合治理中,环山村持续发挥原生态优势,以竹林新村的村域综合服务中心、光殷路横向发展轴和青龙河纵向发展轴为框架,对村庄空闲地、房前屋后进行改造、提升和绿化美化,在通村路、沿沟沿河、田间道路植树造林,见缝插绿,增加绿化面积1000余亩,打造两个村民组人居环境示范点,完成村级游园的提档升级,在空间上逐步形成了北部滨水休闲旅游区、生态观光休闲区、农耕文化体验区的“一心、两带、三区”村级布局。     “现在我们正在修建登山步道、樱花观赏亭,打造醉美环山沟,让村民生活得更舒适,让家园更美好。”谈及未来,现任村支书金钊信心满怀。

    [更多详情]
  • 09 2022-08

    2022数字乡村大会9月底在郑举办

    2022数字乡村大会(中国·郑州)定于9月28日~29日在郑州举办,大会地点在郑州市中原科技城龙子湖学术交流中心。     本届大会以“数字普惠金融、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主要内容是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锚定“两个确保”宏伟目标,抢抓“十大战略”重大机遇,进一步探索数字赋能普惠金融、服务数字乡村发展的有效路径和方法,加快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在乡村发展各个领域的应用。     大会邀请了国内外数字普惠金融和数字乡村建设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打通金融资源进入农业农村的梗阻、畅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血脉,发表国内外前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     大会期间,兰考、卢氏等数字普惠金融应用示范县将进行先进经验的分享。同时,大会将举行数字普惠金融产品(案例)发布和规模化应用推介活动,国内金融单位高管介绍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实践,发布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创新产品和创新模式。     大会还将发布《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百佳案例》《数字乡村建设百佳综合方案》,评选发布农业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功勋人物、创业创新团队、精英人物奖,发布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数字乡村发展水平白皮书等研究成果。     另外,为提供数字乡村新技术、新模式交流共享载体,大会设置了室内展位,划分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数字乡村综合应用、“一村九园”数字化场景等三个展区。其中,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展区面向国有银行、金融机构、县域政府部门征集创新产品和创新案例;数字乡村综合应用展区面向省市县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省内外知名信息化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征集应用案例和应用模式;“一村九园”数字化场景展区面向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种养大户、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主体征集应用案例和创新经验。     据了解,9月28日当天,大会在鹤壁市设置分会场,分会场主题为“让数字经济赋能助乡村产业振兴”,将邀请行业专家、电商头部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代表参会,围绕后疫情时代农村电商发展的机遇、策略和方向进行深入探讨,分析社交电商、社区电商等新模式在农村电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推动农村产品出村进城和工业品进村入户双向流通提供发展思路。     本次大会由农业农村部、河南省人民政府指导,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河南省委网信办、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河南省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河南省通信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南监管局主办,河南省乡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河南省互联网协会、正数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云濛数字乡村(河南)科技有限公司等承办。

    [更多详情]
  • 09 2022-08

    “三宝”铺就农民致富路

    7月27日,在位于确山县石滚河镇何大庙村的河南中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记者看到的是一片繁忙的生产景象。这是一家利用玫瑰精油提取生产化妆品、保健品的企业,在这里务工的都是何大庙村村民,他们足不出户一个月就能拿到4000元左右的工资。     乡村振兴号角吹响后,石滚河镇紧紧扭住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之基、农民富裕是富足之本这一关键,瞄准食用菌、玫瑰花、夏枯草(群众称它们为石滚河镇“三宝”)等特色产业,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市场化运作模式,做深、做实、做细产业发展链条,进一步打牢夯实产业基础。     夏枯草铺就“产业路”     今年以来,该镇积极叫响药乡名片,助力“中国药谷”建设,加快夏枯草种植基地和标准化仓储库房设计建设,引进安徽等地知名药企入驻,开展饮片初加工等拉长夏枯草产业链条。     石滚河村党支部书记李小学担当“红色先锋”,带头流转土地,兴办专业合作社,主动联络全镇17家销售额达500万元以上的种植大户,成立夏枯草产业联盟,引导镇内收药大户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由“单打独斗”变“抱团发展”,与加多宝、国药集团等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确保了产品有销路,卖价有保障。     截至目前,全镇夏枯草种植面积已达2.1万亩以上,现有中药材合作社70个、中药材企业24家,年交易量达1.5万吨、产值约3亿元。     食用菌撑起“致富伞”     位于辛庄村确石棒食用菌种植基地大棚里,食用菌争先恐后破土而出,种植户正忙着采摘、晾晒、处理订单、打包发货,呈现一片丰收的景象。     该镇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优势,坚持控规模、提品质,发展绿色生态经济,以龙头企业为“点”、种植基地为“链”、合作社为“片”,以各村党支部为依托,实行“党支部+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将食用菌种植辐射到辛庄村、南王楼村、斩龙庙村、刘楼村一带,沿S227打造4个食用菌种植基地,12个行政村多点开花,实现食用菌种植全覆盖。     该镇还将企业、合作社里的党员纳入党支部管理,将周边无特长、无产业的脱贫户吸收进园区从事除草、菌棒管护等工作,同时鼓励带动周边群众发展食用菌产业,累计带动800余人实现增收,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玫瑰花敲开“振兴门”     “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干活挣钱,这都是俺村党支部一班人干得好,搭上了玫瑰精油产业扶贫基地的春风。”在河南中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院内,采摘玫瑰花的村民乐呵呵地说。     石滚河镇与河南中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倾力合作,把种植基地选定在景色俊秀、风光旖旎的群山中,依托天然的生态环境,发展植物芳香产业,使优质的玫瑰品种成功落地石滚河镇何大庙村。     为叫响“玫瑰”名片,5月初,该镇免费为企业提供电商技能培训和直播设备,协助申请专利、商标等,在“抖音”等网络平台上陆续推出“唯雅姿”“古栗园”“石滚河”等自营品牌,如今,该公司已打造成一家集大马士革玫瑰种植、提取、销售于一体的新型农业科技企业。厂区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拥有国内先进的蒸馏设备,包括两组10万级净化车间、6条化妆品生产线、3条消毒剂生产线,固定资产3000多万元。今年上半年,公司销售额达800万元以上,带动周边35户群众就业,村集体经济增长5万~10万元。

    [更多详情]
  • 09 2022-08

    发展羊经济村支书成“领头羊”

    “我天天放羊,放了20多年了,一直都是小打小闹。近几年村里倡导大力发展山羊养殖,我才决定大干一场,目前养了200多只,收入还不错。”7月31日,在郏县黄道镇莲花山脚下,看着正在吃草的山羊群,郏县石望河村养殖户马方高兴地说。     石望河村地处山区,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青壮年劳动力普遍外出务工。身为村党支部书记的马钢岭,经多方考察,决定因地制宜,发展本地山羊养殖。他从刚开始2000元买的十几只本地山羊开始,发展到现在的300多只。2021年,马钢岭通过山羊养殖纯收入高达10万元,也成为石望河村村民致富的“领头羊”。     “村里群众看着养羊收益不错,投入也少,也开始养羊。现在我们村养羊的有20多家,养殖规模达2000多只。我们村养的羊,一般情况下不喂饲料,都是吃山上的草,羊不生病,非常好养,肉质也鲜美,根本不愁销路。”马钢岭说。     为带动更多村民养殖山羊致富,马钢岭除在村“两委”会上倡导外,还走街串户,动员村民养羊,并把养羊技术无偿传授给村里的山羊养殖户。每到春节前山羊大量出栏时节,马钢岭还主动为乡亲们介绍客户。     “我们动员干不动重活的村民,让他们都发展山羊养殖业,这一年到头收入比在外边打工强。不出门,都能挣钱。”马钢岭说。

    [更多详情]
  • 09 2022-08

    林下养金蝉月入百万元

    8月3日,在鲁山县鲁阳街道小贾庄村村民陈朝辉家中,十几名村民在清洗、分拣金蝉,前来卖金蝉的村民和批发金蝉的客户在排队等候。     “我自己连养带收,每天都有一吨多,以每斤85元的价格出售。”陈朝辉在算账间隙高兴地说。     小贾庄村邻近沙河的地方有300余亩杨树林,精明能干的陈朝辉3年前在村里率先租用20亩杨树林,在林下种植羊肚菌,取得成功。在种植羊肚菌的过程中,陈朝辉发现夏夜的杨树上经常趴着很多金蝉,他就琢磨着如何采取人工干预的方式增加金蝉的繁殖数量。经在江苏等地取经,2020年,陈朝辉在杨树林里投放了第一批种卵枝。今年,孵化率达20%,平均每个种卵枝能孵化150个金蝉。     陈朝辉说,近两年,从农历小暑节气到立秋前后的一个月时间里,他靠养殖和批售金蝉,每天有10多万元的销售收入。在陈朝辉的带动下,小贾庄村有200多人从事金蝉养殖或买卖,300余亩杨树林亩均收益达3000元。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