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16 2021-07

    河南鲁山:五里岭酥梨打造新平台

    “ ‘五里岭酥梨’ 微信公众号正式开通,欢迎各界朋友扫码添加,倾听酥梨故事,了解酥梨文化。”7月14日上午,平顶山市鲁山县董周乡纪委书记谷三军在该乡五里岭酥梨展示馆向前来参观的群众介绍。 五里岭是位于鲁山县城西北部董周乡境内的一条南北长5公里的山岭,因盛产酥梨而闻名。五里岭南邻昭平湖,北为浅山丘陵,形成了独特小气候,空气清新,水源丰富,光照充足,土壤中矿质元素种类多,适合梨树生长。独有的地理、土壤优势形成五里岭酥梨肉质细腻、多汁少渣、酥脆香甜好品质。毗邻五里岭的蔡庄村、铁家庄村、郝沟村、焦庄村、杨树沟等23个行政村,梨树种植面积达5.6万亩,年产量1.5亿公斤,年产值3亿多元,直接带动873户贫困家庭年均增收6000元以上,已成为鲁山县最大的富硒梨基地,带贫效果明显,是该县十大脱贫主导产业之一。“五里岭酥梨”在2020年第一次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会上通过了专家评审,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该乡为打造酥梨产业品牌,厚植产业历史文化内涵,努力把酥梨产业的“规模”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品质优势”“品种优势”,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提高群众增产增收能力,注册“五里岭酥梨” 微信公众号,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我们将通过此平台把品牌产业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酥梨文化、品尝美味酥梨,让‘五里岭酥梨’成为乡村观光旅游的一道风景,助力我乡社会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工作再新台阶。”董周乡乡长雷晓明说。

    [更多详情]
  • 16 2021-07

    灵宝市黄桃销到全国各地

    近日,在灵宝市故县镇城东村、桃村、张姚村、盘西村的黄桃收购点,人声鼎沸,车水马龙,来自安徽、山东的客商每天组织10多辆车定点收购,果农们争先恐后排队销售。 在盘西村收购点,黄桃在拼多多网络平台上以每斤1.5元的价格销售到全国各地。“每箱黄桃都附有手工黄桃罐头加工指南,消费者可以体会自己动手制作的快乐,也能吃上没有任何添加剂的纯天然绿色食品。”电商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故县镇持续巩固“中国优质黄桃基地乡镇”称号,以标准化生产为重点,紧盯市场,大力实施无公害生产、精品带动和科技兴果战略,全面提升黄桃的产业化经营,已形成桃村、城东两个千亩黄桃产业示范村,带动全镇发展黄桃12000亩,全镇黄桃总产值达8000余万元。

    [更多详情]
  • 16 2021-07

    河南:“菜篮子”“粮袋子”“肉盘子”供应充足

    7月15日凌晨,天还未亮,河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园里就开始忙碌起来,来自省内外蔬菜主产区的运输车辆陆续到达,为丰富全省人民的餐桌提供了保障。 根据省发展改革委公布的主要食品价格监控数据,自5月份以来,我省蔬菜价格以降为主,粮食价格保持稳定,猪肉价格也比较“亲民”,主要食品供应充足。 时令蔬菜价格“亲民” “小白菜1.28元1斤,西葫芦1.68元1斤,白萝卜0.99元1斤……”当天中午,在郑州市经一路的一家便利店,小喇叭循环播报着蔬菜价格。 前来购物的消费者均表示,当前蔬菜价格不贵。“你看一把小白菜也就两三块钱,多新鲜。”市民刘女士说,当前单价超过5元的菜就算“贵族菜”了。 7月12日,省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一周价格监测数据显示,全省11种蔬菜价格以降为主,平均价格为1.79元/斤,比上年同期下降13.11%。 蔬菜价格为啥这么“亲民”?记者走访了有全省蔬菜价格“晴雨表”之称的河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园。万邦集团价格监测中心负责人宁亚兵说,一是供给充足,时令蔬菜主要来自省内主产区,风调雨顺蔬菜丰收,省内短途运输成本低,最终让利给了消费者;二是需求端进入了常规性低迷,夏季蔬菜不便储存,再遇到工地工人避暑、学校学生放假,需求减少,倒逼蔬菜进入季节性降价。 主粮价格保持“平稳” “菜篮子”物美价廉,“粮袋子”价格表现也很平稳。 记者在郑州走访了丹尼斯超市、永辉超市、大商超市以及部分农贸市场发现,米面等主粮价格均表现稳定。 省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一周价格监测数据显示,我省主要粮食价格基本稳定,所监测的6种粮食及制品全省平均价格分别为:小麦1.24元/斤、玉米1.41元/斤、标准粉1.96元/斤、特一粉2.32元/斤、粳米2.76元/斤、挂面3.63元/斤。与上年同期比,标准粉价格下降了3.92%。 在市场分析人士看来,粮价总体保持稳定,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生产稳定。7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我省夏粮丰收,总产量3803.2万吨,成为市场稳定的压舱石。二是粮食库存充裕。近年来我国口粮库存持续保持高位。三是消费较为平稳。粮食消费相对刚性,年度间一般不会大减也不会大增。 “二师兄”低价回弹 “去年猪肉贵得很,稍微进一点货都得好几万,今年相当于打对折了。”郑州市永辉超市中州大道店生鲜部销售人员对记者说。 记者看到该生鲜部贴出了红色的促销海报:中排21.9元/斤,五花肉13.9元/斤……“上周更便宜,这几天还涨了点,主要是上游的饲料涨价了。”该促销人员说。 省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一周价格监测数据显示,生猪和猪肉价格稳中微涨,精瘦肉15.68元/斤,比上周涨了0.26%;五花肉14.19元/斤,比上周涨了0.21%。“二师兄”身价虽然略有回弹,但消费者普遍不敏感。因为比起去年同期,精瘦肉价格下降了47.01%,五花肉下降了48.38%。 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王芳分析认为,猪肉价格仍会有上下波动,但从这轮“猪周期”来看,已处于波谷位置。

    [更多详情]
  • 16 2021-07

    760.64亿斤!河南夏粮总产量再创新高

    河南夏粮喜获丰收,总产量达760.64亿斤,比上年增长1.3%。7月15日,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正式发布详细数据,我省夏粮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根据对全省43个国家调查县、345个调查样本村、1035个样方地块、3105个十平方尺小样本实割实测和夏粮播种面积卫星遥感监测调查结果,并报经国家统计局核准:今年全省夏粮总产量760.64亿斤,比上年增长1.3%。其中小麦总产量760.56亿斤,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28.3%。小麦播种面积、单产、总产量均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数据显示,今年全省夏粮播种面积8538.21万亩,比上年增加23.79万亩,增幅0.3%。其中,小麦播种面积8536.04万亩,比上年增加25.54万亩,增幅0.3%。夏粮平均亩产890.86斤,比上年增长1%,其中小麦平均亩产891斤,比上年增长1%。 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有关负责人分析了全省夏粮生产形势及主要特点:一是今年夏粮播种基础好,播种面积稳中有增。二是重视田间管理,小麦病虫害防治效果明显。今年以来,全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下,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最大程度降低了病害损失。三是麦播以后的气象条件利大于弊。四是农业科技支撑河南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长期稳定提高。据了解,截至2020年年底,河南已建成高标准农田691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6.6%。全省高标准农田建成区粮食生产能力亩均增加150斤,为粮食稳产高产提供了重要支撑。 今年全省夏粮总产量760.64亿斤比上年增长1.3% ●其中小麦总产量760.56亿斤 ●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28.3% ●小麦播种面积、单产、总产量均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夏粮平均亩产890.86斤比上年增长1% ●其中小麦平均亩产891斤比上年增长1% 今年全省夏粮播种面积8538.21万亩比上年增加23.79万亩增幅0.3% ●其中,小麦播种面积8536.04万亩比上年增加25.54万亩增幅0.3%

    [更多详情]
  • 15 2021-07

    社旗县:青毛豆增收富民

    7月12日,位于社旗县郝寨镇闫台村的四合新农业有限公司毛豆蔬菜出口种植基地,一片繁忙景象,600多名农民正在采收青毛豆。 小暑过后,基地近2000亩青毛豆大丰收。每天都有600多位村民前来采摘。“一公斤8毛钱、论量付工酬、现场结薪金,在这里一天能挣150元钱。土地流转得租金,基地务工赚薪金。”采收现场,村民乔文胜乐呵呵地说,“俺上了年纪,在家门口也能挣钱。” 据了解,社旗县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走出了一条特色富民路。全县已初步建成白莲、大葱、茶树菇、香菇等蔬菜产品为主的高效设施生态蔬菜产业基地,涌现出南阳种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社旗县安菜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琼圃实验农场、南阳福元生态菌业有限公司等蔬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近几年社旗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喜人。

    [更多详情]
  • 15 2021-07

    循环种 收益高

    柘城县慈圣镇肖庄村村民高杰,通过在大棚里种植羊肚菌和小黄瓜,获得了较高的收益,成为村里的致富能手。 当下,小黄瓜正进入采摘期。7月12日,记者在高杰的大棚里看到,很多村民提着统一配发的小红桶,仔细而娴熟地采收成熟的黄瓜。高杰介绍说:“这个黄瓜的品质跟咱们平常吃的不同,更甜,更脆。产量也高,几乎是一个叶子下面就能结一个,保守来说,一棵黄瓜秧就能结10斤黄瓜。” 6年前,高杰返乡创业,在村里流转了10余亩土地,搞起了大棚种植,主要以种植羊肚菌为主。在羊肚菌种植的间歇期,为了提高效益,经过考察,他又种植了小黄瓜。 高杰介绍,今年小黄瓜的行情好,不需要自己去卖,20斤一箱打好包装,收货的过来直接拉走。 小黄瓜进入采摘期后,需要每天采摘。高杰雇用了村里的群众,这也为不能外出打工的留守妇女提供了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据正在大棚里采摘的一名妇女说,小黄瓜成熟的这段时间,她们每天能挣五六十元。” 据了解,棚下小黄瓜的采摘收获期可延长至7月中旬,一般亩产量在5500公斤以上。高杰高兴地说:“按目前的这个价钱,今年只说小黄瓜,一亩地也能挣到3万元。” 随着几年的实验性培育,高杰逐渐掌握了羊肚菌的培育技术,今年他准备进一步扩大规模。他颇有信心地说:“我认为,只要肯学技术,肯干活,我们就能过上小康生活。”

    [更多详情]
  • 15 2021-07

    大营镇艾草成为群众致富“软黄金”

    6月22日,走进宝丰县大营镇上李庄村艾草种植基地,齐腰高的成熟艾草郁郁葱葱、芳香扑鼻,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闫路军带领群众正忙着收割艾草。“现在艾草的药用价值越来越被人们认可,根本就不愁销路,目前已收割了11吨艾草,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2.22万元,全身是宝的艾草现在成了群众致富的‘软黄金’。”闫路军高兴地说。 上李庄村地处该县西部浅山丘陵地带,此前该村大部分耕地用于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经济收益较差。“艾草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山坡、荒地均可种植,每年可收3茬。”闫路军说,2020年5月,该村通过到南阳等地实地考察和市场调研,并到大营镇区一家艾草产品公司参观后,决定从群众手中流转土地进行艾草种植。通过前期试种取得成功后,目前,全村流转丘陵薄地210亩进行艾草种植。经测算,每亩净收益2000余元。 朝阳产业的培育离不开种植大户的示范带动。该县大营镇村民李晓川、黄艳荣夫妇出身中医世家。“父亲从医40多年了,一直主张用中医方法治病救人。受父亲影响,我们2010年就开始收购野菊花、艾草等中草药。”黄艳荣介绍说,2013年两人引进艾草种植和加工技术,在村里建起占地2000平方米的康乐农牧产业基地,从事艾草种植、收购、仓储集散、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年销售额3000多万元。 取得成功的同时,李晓川、黄艳荣夫妇还支持鼓励当地村民种植艾草。为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两人与上李庄、边庄等村达成艾草种植收购协议,推动多个村流转土地进行艾草大面积示范种植,从而实现了企业、农户、村集体都能从艾草产业中受益。目前,在他们的带动下,大营镇周边艾草种植面积2000多亩,带动100多人就业增收。 “我们已经把艾草种植作为乡村振兴、产业调整的一项主导产业,将继续扩大艾草种植规模,把艾草产业基地做大做强,让群众在自家田地里打工,在家门口就业,实现群众受益、土地增效和村集体经济壮大三赢。”大营镇党委书记杨普召表示。

    [更多详情]
  • 15 2021-07

    郏县召开玉米生产田间管理实用技术现场会

    7月14日,郏县玉米生产田间管理实用技术现场会在白庙乡郝庄村召开。郏县农机中心班子成员、各相关股室、农机技术人员、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及成员和周边群众等30多人观摩了现场操作演示。 记者在现场会看到,雾状喷洒的水滴滋润着干涸的玉米苗;中耕机过后杂草纷纷倒地;无人机腾空而起,开展灭害虫除草飞防作业,现代化玉米田间管理不但省时省力还提高了作业效果。 据了解,为推进该县创建全国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工作扎实有效开展,结合当前旱情和玉米长势情况,该县农机中心审时度势,及时组织鑫泰、方园、召伟、国政四家农机专业合作社举办了这次玉米生产田间管理实用技术现场会,进行了玉米喷灌浇水、玉米田间中耕除草、无人机飞防作业等现场操作演示,展示农机、农艺实用技术,搞好玉米田间管理,为今年玉米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更多详情]
  • 15 2021-07

    我国夏粮喜获丰收 河南总产全国第一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2021年夏粮产量数据。2021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582万吨(2916亿斤),比2020年增加296.7万吨(59.3亿斤),增长2.1%。其中,河南夏粮总产量、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数据均居全国第一。 2021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恢复性增长,单产稳步提高。今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26437.9千公顷(39657万亩),比2020年增加265.5千公顷(398.2万亩),增长1.0%。其中小麦播种面积22911千公顷(34367万亩),比2020年增加200.2千公顷(300.4万亩),增长0.9%。全国夏粮单位面积产量5515.7公斤/公顷(367.7公斤/亩),比2020年增加57.4公斤/公顷(3.8公斤/亩),增长1.1%。其中小麦单位面积产量5863.4公斤/公顷(390.9公斤/亩),比2020年增加62.3公斤/公顷(4.2公斤/亩),增长1.1%。全国夏粮总产量14582万吨(2916亿斤),比2020年增加296.7万吨(59.3亿斤),增长2.1%。其中小麦产量13434万吨(2687亿斤),比2020年增加258.9万吨(51.8亿斤),增长2.0%。2021年,河南夏粮总产量3803.2万吨,播种面积5692.1千公顷,单位面积产量6681.5公斤/公顷,三项数据均居全国第一。

    [更多详情]
  • 14 2021-07

    西平县: “田秀才”纷纷请入人才库

    7月12日,在西平县五沟营镇常湾村村民郭国栋的种植合作社的瓜田里,挤满了慕名赶来听西瓜种植课的村民。“去年,俺来他这买的西瓜秧,长出的西瓜不仅产量高,而且特别甜。”同村的郭明喜笑着说。 郭国栋是远近闻名的“西瓜大王”,如今已成为五沟营镇“乡土讲师团”的一名讲师,做起了庄稼“文章”,成了“土专家”,很多农民都跟着他学“种田经”。“一个人富,不算富,一群人富,才是真正富。”郭国栋说。如今,在五沟营镇的田间地头活跃着一批像郭国栋这样卷起裤脚下田地、挽起衣袖上讲台的“土专家”。 近年来,五沟营镇把具有一技之长的优秀青年农民、种养大户、回乡创业人员、新型经济合作社负责人纳入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范畴,通过集中授课、实地指导等形式,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生产经营能力,起到了“培养一个人、致富一个家、带活一个产业”的效果。今年以来,该镇共组织各类培训30余场。目前,该镇已有50多名“土专家”和“田秀才”进入镇人才库,成为产业行业的带头人。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