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12 2023-09

    惠济区发力预制菜产业

       为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加快郑州市惠济区“一园一港”建设步伐,9月8日,中原四季预制菜产业园招商政策推介会举行。推介会现场发布惠济区支持预制菜发展的11条帮扶政策,其中单项最高给予600万元一次性奖励,现场50家预制菜相关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今年以来,惠济区聚焦现代食品产业,瞄准预制菜细分领域,通过抢先布局、集中发力,已多次与千味央厨、锅圈食汇等知名企业深入洽谈,开展政企合作、校企共建,高标准谋划“一园一港”,力争3年培育一批技术工艺领先、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前列的标杆企业,促进现代食品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关联延伸、同频共振发展。

    [更多详情]
  • 12 2023-09

    沈丘县妇联家庭教育知识讲座进乡村

         “今天的家庭教育知识讲座让我受益匪浅,没想到教育孩子还有这么多的技巧和学问……”9月6日,沈丘县莲池镇韩营村村民王丽参加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后,满是感慨地说道。     据了解,为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进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当天,沈丘县妇联携手沈丘县家庭教育学会来到莲池镇韩营小学,开展主题为“我与孩子共成长”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吸引了370余名小学生家长参加。     活动现场,县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王明明紧紧围绕“言传身教的重要性”“环境和习惯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等五个方面内容进行详细解读,从培养孩子健康人格、因材因性别施教、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等方面对家长进行辅导。活动结束后,王明明还接受了家长“一对一”“零距离”咨询,针对亲子关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家长答疑支招。

    [更多详情]
  • 12 2023-09

    杞县宗店乡“五星”支部创建引领乡村振兴

         9月6日,走进杞县宗店乡刘庄村,只见干净整洁的街道、古朴的房屋建筑,处处皆风景,如诗如画,英雄铜像雕塑、英烈事迹专栏、豫东战役革命史展板等映入眼帘,宁静祥和的乡村气息见证着宗店乡“五星”支部创建带来的可喜变化。     自“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宗店乡把“五星”支部创建作为乡村振兴全局性、方向性、根本性工作来抓,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实施,着力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掀起了乡村干部竞相创“星”,共谋发展,争创“五星”支部的热潮。

    [更多详情]
  • 12 2023-09

    乡村振兴奏新曲 散入秋风万里行

       九月的洛阳,秋高气爽,瓜果飘香,河洛大地壮美的丰收画卷斑斓多彩。     进农家小院、到田间地头,听群众心声、观农业进步、看乡村发展、感时代脉搏。     9月4日至8日,全国百名记者看洛阳乡村振兴调研采访团深入宜阳、洛宁、嵩县、栾川、伊川等县进行深入调研采访,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大胆闯、大胆试、大胆干,以创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古老而年轻的洛阳,奏响乡村振兴壮美乐章,并通过来自全国各地媒体记者的报道,传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一曲乡村振兴的壮美乐章     “祖国的大建设一日千里,看不完数不尽胜利的消息……”     9月8日,伊川县白沙镇常岭村乡里中心绿叶掩映的亭子下,锣鼓铿锵,唱腔悠扬,这是村民在自娱自乐演唱豫剧《朝阳沟》唱段。     不远处的游乐园,传来孩子们嬉戏的笑声;篮球场上,一群年轻人在奔跑跳跃;书法室里,一位老人挥毫写下“大展宏图”四个字。     在洛阳,像这样集政务服务、教育培训、养老托育、文化体育、卫生保健、便民商务、产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乡里中心有1970个。     洛阳市独辟蹊径从乡村治理着墨落笔,乡里中心成为洛阳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创新抓手,成为凝聚党心民心、激活民力民智、淳化乡风民俗、构建和美乡村的重要载体。     “为农民而建、让农民幸福,是乡里中心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洛阳市副市长韩治群说。     记者先后走访了宜阳县香鹿山镇东韩村乡里中心、洛宁县罗岭乡讲理村乡里中心等。农民日报记者张焕慈认为,洛阳乡里中心之所以能“一子落而满盘活”,不仅是多项功能简单的“物理叠加”,而是通过在空间层面和功能层面的聚合,进而生发出强劲的“化学反应”。     采访团围绕洛阳市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主题,聚焦乡村振兴示范区,牛羊、苹果、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产业,高端民宿连片发展,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及乡里中心建设,深入调研采访了宜阳县莲庄镇莲庄村、洛宁县上戈镇庙洼村、嵩县闫庄镇豫西肉牛交易市场、栾川县重渡沟示范区高端民宿、伊川县平等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等5县17乡,对洛阳创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成效印象深刻。     “不经雕琢的自然之美、不拘一格的规划打造、不辞辛劳的为民服务、不用操心的乐享生活。”这是吉林农村报社长隋二龙对洛阳乡村的印象。     一次锤炼“四力”的生动实践     围上蓝底白花的围裙,戴上草帽,右手拿着小铲子,左手拎上小竹篓,走,挖丹参去!     9月6日,来自江苏的两岸农业杂志社总编辑石云飞与众多记者一起,来到嵩县城关镇叶岭村丹参基地,沉浸式体验挖丹参。     叶岭村突出党建引领,以富民为要、产业为基,发展丹参种植3000亩,成为名副其实的中药材专业村。     挖开丹参苗周围的土,用力一拔,拔出长在土里的丹参根,拍打掉上面的土,掰掉丹参苗,看着红色的丹参,石云飞兴奋不已,“俺要带回家泡茶喝”。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石云飞说,“蹲”出来的报道才能入耳入心。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赵家卉把石云飞等人挖丹参的场景拍成视频发布在朋友圈,受到广泛关注。赵家卉深有感触地说,通过这次调研采访,进一步锤炼了自己深入一线的“脚力”、洞察社会的“眼力”、深度思考的“脑力”和内容生产的“笔力”。     “原来头脑中对‘厕所革命’这个词一直无感,也不知道洛阳农村的厕所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中国妇女报记者田梦迪说,这次跟随采访团深入宜阳县锦屏镇杏花村等多个村庄实地查看后发现,家家户户的卫生间都干干净净,用上了抽水马桶,厕所门口有二维码,手机一扫就能溯源信息,还能一键申请维修,非常方便。“通过调研采访,我深刻认识到,农村厕所革命,事关千家万户,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内容。”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张百新说,百名记者看洛阳乡村振兴大型调研采访活动,就是一次厚植爱农情怀、深入践行“四力”、锤炼过硬作风的实践行动。     农民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会长何兰生说,记者必须头顶蓝天、脚踩大地、行走阡陌、记录“三农”,唯有脚下沾泥土,作品才会有温度。     一场媒体融合的视听盛宴     “伊川的谷子香、甜,伊川的谷子不摆了!”     “伊川小米巴适的板!”     “伊川的谷子老牛了,小米老香了!”     “伊川小米长势好,小米熬粥就是香!”“伊川小米,中!”     9月8日,在伊川县谷子示范种植基地,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总编、记者在品尝了用伊川小米熬的粥之后,纷纷竖起大拇指,用自己家乡的方言为伊川小米代言。     位于吕店镇总面积350亩的全国谷子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基地,已建成智慧化农业云平台,通过远程操控管理系统,实现智能检测指标、自动控制灌溉施肥。     基地采用“宽窄行”机械化、精量化播种技术,种植了国家谷子产业体系征集的60个优质品种和40个试验材料。当前谷子正处于抽穗期,预计9月20日左右成熟进入收获期。阵阵秋风吹来,沉甸甸的谷穗随风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稻香。     乡村振兴奏新曲,散入秋风万里行。     全国各地媒体总编、记者为伊川小米代言的视频通过农民日报、重庆日报、吉林农村报、南方农村报、海南农垦报、东方城乡报等近百家媒体的融媒体平台,传向北京、上海、四川、重庆、吉林、海南……     据不完全统计,在连续5天的调研采访活动中,93家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平台进行了深度融合报道,发布文图报道和视频作品2000多篇(次),在全国各地受到广泛关注。     河南日报、河南日报农村版、洛阳日报、四川农村日报、陕西农村报等同步刊发《洛阳创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洛阳乡里中心重塑乡村》《洛阳特色农业沃土生金》《洛阳“宿”梦山水间》等多篇深度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湖北农村新报总编辑李彦睿说,讲好洛阳的乡村振兴故事,讲好洛阳的“三农”故事,也就讲好了河南的“三农”故事,讲好了中国的“三农”故事。     今年恰逢河南日报农村版创刊60周年,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副会长、河南日报农村版主编王泽远说,这次调研采访活动的报道,是全国近百家媒体平台互联互通互粉互融的有益尝试,主流媒体占领主阵地,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展现媒体担当,必须“活”起来、“快”起来、“新”起来,以内容为王赢受众,靠深度融合赢未来。     农业强国,媒体担当。守正创新,拥智奔行。

    [更多详情]
  • 12 2023-09

    推动我省农业企业做强做优

         9月5日,为持续做好上市服务工作,推动我省农业企业做强做优,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新乡市政府共同邀请北京证券交易所(简称“北交所”)、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河南农业大学等机构和拜尔、巴斯夫、先正达、科迪华等农化龙头公司在新乡市中原农谷开展调研活动。     活动围绕“北交所深改19条”的落地落实措施,突出河南优势农药企业,尽快进入国际农药大循环,加入跨国公司供应链,融入世界市场重点问题,深入探讨了“资本市场+技术创新+对外合作”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北交所愿意在河南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宏伟蓝图中鼎力相助,通过积极对接相关资源,更好结合河南农业实际,为河南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北交所高级经理王春升说。     据悉,9月1日“北交所深改19条”出炉,我省农业优质创新型中小企业迎来新发展机遇。通过抢抓《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投融两端综合施策重大契机,提前吃透“政策”,早日吃到“红利”,河南农业企业力争用足用好用活2023驻马店第二十五届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主场优势”,下好“先手棋”。     本次活动,北交所高级经理王春升,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会长孙叔宝,新乡市委常委、副市长窦杰,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李军等参加了调研。

    [更多详情]
  • 12 2023-09

    民权县睢南村307户村民120多户养牛羊

         “我们村大力发展符合村情的特色产业,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增加了村民收入。”9月4日,在民权县绿洲街道睢南村,提起争创“产业兴旺星”,该村党支部书记郭保合信心十足。     睢南村依托养殖优势,以“党支部+经济合作社”的模式,大力发展养殖产业。目前,该村307户村民,养殖育肥牛、山羊的有120多户。     走进该村的业兵养殖合作社,养殖大户苏业兵正在喂羊。“合作社现存栏1600多只山羊,每年净收入30多万元。同时,我们低价卖给村民繁殖羊,高价收购村民成年羊,带动30多户村民一起致富。”苏业兵说。     2021年,睢南村村民吴超想发展养牛业,在村党支部的帮扶下成立了睢南村昌达养殖有限公司,公司现存栏200余头育肥牛,年盈利40多万元。“我们搞养殖,村里请来技术员指导、培训,还帮我们找销售渠道。现在,我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买了房和车。”说起养牛,吴超喜笑颜开。     该村党支部还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东方超市物流园项目,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可提供就业岗位50个。目前,睢南村村民人人有活干、家家忙致富,村党支部的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得到了提升。     绿洲街道党工委书记程中华说:“睢南村争创‘产业兴旺星’只是绿洲街道党工委’五星’创建的一个缩影。我们将持续拓展产业兴旺新思路、深挖产业优势、突出特色品牌,照亮村民致富路。”

    [更多详情]
  • 12 2023-09

    汤阴县韩庄镇“花果山”上尽享“甜蜜”时光

         9月7日,在汤阴县韩庄镇西部的“花果山”上,一排排葡萄架上挂满了颗粒饱满的葡萄,紫如宝石、绿如翡翠,在阳光照耀下,散发着醉人的芳香;一棵棵梨树枝繁叶茂,形如满月的黄金梨密密匝匝挂满枝头……千亩果园里硕果累累,各种果蔬相继成熟,果农迎来了“甜蜜时光”。     “我们大面积种植了黄金梨、苹果、葡萄、核桃、樱桃、石榴等,果园全部采用水肥一体化管理,并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的要求,着力提高果品品质,满足市场差异化、个性化消费需求。”汤阴县滨河生态农庄负责人程小雷介绍。     韩庄镇西部“花果山”除了滨河生态农庄外,还有三禾农庄、依岭农业、天润农业、大运农业、鑫庆农业等20余家农字号龙头企业,15家中小型采摘园,他们借助正在建设发展的汤河国家湿地公园和“一河两岸”乡村振兴示范带,相互促进,齐吃“生态饭”“农旅饭”。瓜果种植不仅“鼓起”了种植户的“钱袋子”,还带动了周边老百姓就业。通过土地流转,园区带动周边20多个村庄、1万余人就业创业,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     近年来,韩庄镇采取政策扶持、技术服务跟踪等助农举措,鼓励当地农民大力发展酥梨、苹果、葡萄等特色种植业,目前全镇每年生产果蔬产品4000余吨,年产值达到4000万元。昔日的西部“荒草岗”,如今变成了果蔬飘香的“花果山”,农民致富增收的“聚宝盆”。果蔬种植开发不仅改善了西部岗区的生态环境,也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旅游采摘观光,体验农耕文化,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兴旺。

    [更多详情]
  • 12 2023-09

    “阳光玫瑰”香满藤“葡”就群众致富路

         9月6日,走进尉氏县张市镇边岗村农业合作社现代农业果蔬示范区,只见一串串套着纸袋的阳光玫瑰葡萄挂满枝头,轻轻取下纸袋,晶莹剔透的葡萄翠绿中泛着黄,甚是可人。农户提着剪刀和篮子,穿梭于葡萄架下采摘葡萄,脸上挂满丰收的喜悦。     “我们这的葡萄全部采用有机肥料,还聘请了技术员对葡萄园进行高标准的规范管理,所产葡萄颗粒大、口感好。”合作社负责人王喜营笑着说。据王喜营介绍,合作社种植的“阳光玫瑰”成熟时呈黄绿色,不裂果,不脱粒,糖度高,味道甜美还夹杂着玫瑰的香气,客商订单很多,卖得特别火,基本上是供不应求的。     据悉,自2020年以来,边岗村农业合作社按照每亩1000元的标准,集中连片流转村民土地300多亩,建成大棚280多座,吸纳300户农户参与,带动周边10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途径。     近年来,张市镇坚持党建引领,不断调整区域产业布局,探索农旅、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将特色种植与乡村观光汇集于一体,协同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接下来,张市镇将继续实施“合作社+土地流转+农户”的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按照“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思路,抓特色、抓大户、带农户,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更多详情]
  • 12 2023-09

    油茶漫山岗 农民喜洋洋

        9月5日,走进桐柏县月河镇笔架山千亩油茶基地,但见层峦叠翠,油茶果挂满枝头,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桐柏县江记油脂有限公司董事长江中海开心地告诉记者:“今年油茶树挂果稠密,籽粒饱满,又是一个丰收年!”     桐柏县江记油脂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油茶种植与油脂加工等业务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建有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油茶生产线,年加工能力达1万吨左右。     “淮源山巴佬”牌山茶油是江记油脂有限公司目前推出的绿色、有机产品。为了确保山茶油的优良品质,他们采用了“原料溯源(源自公司有机油茶基地)—低温压榨—物理萃取—程控封闭运行(防止污染)”生产模式,保证了山茶油的原生态化质量。该公司也因此获得了多项发明专利、有机认证、注册商标等知识产权。     桐柏县地处千里淮河的发源地,属南北气候过渡带,四季分明,降水适中,拥有适宜油茶生长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是我国油茶适生的北缘区。桐柏县将油茶产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以种植大户为主,依托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带动,走出了一条“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路子,推动油茶产业向科学化、规模化发展。     近年来,桐柏县油茶种植面积不断拓展,目前已达5万余亩,带动5000余农民增收致富。“县里出台了《桐柏县油茶产业‘十四五’发展意见》,大力推广良种繁育,建设油茶示范基地,打造‘桐柏油茶’品牌。”桐柏县林业局经济林中心主任侯闯说,桐柏县制定了近期和中长期发展目标。近期目标是,从现在起到2025年,通过现有油茶基地的示范带动,提高群众种植油茶的积极性,建立1000亩以上高标准基地4处,200亩以上示范园5处,对现有2万亩低产低效林进行改良培育。预计到“十四五”末,全县油茶面积达10万亩以上,真正把桐柏县建设成为油茶示范县。     “我们将持续加大油茶产业研发投入,做好油茶产品精深加工,全力解决种植大户和油茶加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同时利用电商等平台拓宽销售渠道,通过建设油茶产品展示中心、举办油茶文化节等方式,打响‘桐柏油茶’品牌,添彩乡村振兴。”桐柏县委书记党建凯信心满怀地说。

    [更多详情]
  • 12 2023-09

    卫辉帮助高校毕业生及时上岗就业

         “前段时间我还在为找工作发愁,人社部门和我联系后,给我推荐了工作岗位,让我感到很温暖。”9月8日,2023届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毕业生沈婷高兴地说。她在卫辉市人社部门的帮助下,顺利进入卫辉市飞之友航空票务有限公司见习岗位工作。     毕业季期间,卫辉市人社局持续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贴心服务,帮助其及时上岗就业。     当地依托“互联网+就业创业信息系统”实施就业促进计划,已办理实名登记1073人,对通过市场渠道确实难以实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建立健全企业用工需求、问题解决、人社政策“三个清单”工作机制,持续开展“职引未来才聚卫辉”“百日千万”等招聘活动,为高校毕业生等提供就业岗位2388个。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