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21 2023-08

    医保宣传助力巩固脱贫成果

        近日,沁阳市崇义镇联合医保局开展医保政策宣传培训会,村党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包村干部等60人参加,围绕困难群体医保帮扶、门诊医疗、慢性病及大病、城乡居保等政策进行解读,有效提高医保政策知晓度,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更多详情]
  • 21 2023-08

    增绿护绿一体推进

         8月17日一大早,固始县徐集镇郭洼村村民邵友山像往常一样,来到家门口不远处的绿地草坪上凉亭里坐上一会,然后沿着绿荫掩映的小径悠闲地散步,看路旁紫薇绽放,听林中鸟儿欢叫,尽情享受生活。     近年来,徐集镇坚持提升绿化品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域绿化发展理念,在村头路边的闲置地、边角地“见缝插绿”,建设具有休憩、观赏、健身等功能的绿地草坪,扮靓村头巷尾,满足居民休闲娱乐需求。     截至目前,徐集镇18个村(社区)和中心集镇共建成绿地面积200余公顷,绿化覆盖率为10.33%;其中草坪公园绿地面积38.25公顷。     徐集镇增绿与护绿并举,通过加强绿地绿化提升,建立和完善绿化设计、建设、管理审批机制,不断加强绿地的精细化、常态化管理。同时积极推行“绿色图章”制度,提高绿化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水平。     “我们还将依托全镇交错纵横的河流滩涂、渠道、公路边、湿地等,全面改造和建设绿地绿道,在合适位置增设园林小品、花境、景观节点等,以点带面进一步提升全镇绿色形象。”徐集镇党委书记王成全说。

    [更多详情]
  • 21 2023-08

    乡土人才“竞相绽放”

         8月13日上午,在叶县常村镇文集村守停牛羊养殖场,技术员张欣正在给养殖户详细讲解牛羊养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对养殖户提出来的技术问题进行耐心解答。     “我从2019年开始养牛羊,平时多亏张老师指导,只要有需要,张老师随喊随到,对我这几年的畜牧养殖提供了不少帮助。”守停牛羊养殖场负责人黄守停说。     今年56岁的张欣有着39年的兽医经验,17岁开始在常村镇畜牧兽医站工作,爱学习、善钻研的他很快就成了地地道道的“土专家”。2016年,他被叶县科技局聘为科技特派员,为全县牛羊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     像张欣这样的“土专家”在叶县已呈“遍地开花”之势。     乡村兴,首先要人才兴。为破解农村人才短缺这一瓶颈,叶县逐村摸排农村经营能人、生产能手、养殖能手、能工巧匠等4类乡土人才2200名,从中筛选一部分聘请为科技特派员并发放薪酬,让其为农民免费提供技术指导等方面的服务。     同时,叶县出台政策、拿出资金,聚合攻坚力量打好乡土人才引育组合拳,把对本土人才的选拔、培养与引进人才同谋划、同部署,为优秀乡土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     目前,叶县各类乡土人才开展学党史我为群众办实事600多件次,开展农业科技会诊服务1000人次,农技推广咨询服务2000人次,入户培训帮扶200多场次,推广种植艾草、辣椒、葡萄、石榴等新品种、新技术20多项。此外,300多名乡土人才主动参与领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累计投资3000余万元,直接带动群众就业6000多人,“土专家”已成为该县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更多详情]
  • 21 2023-08

    首届“村BA”秋季联赛开赛

        “通过前期的篮球邀请赛,大大激发了村民的集体意识和凝聚力,大家更爱村子,精神头也更足了!”8月18日,在漯河市召陵区翟庄街道翟庄村的篮球场上,正在准备晚上“村BA”开赛工作的村党委书记翟战福说。     翟庄村有着良好的篮球运动群众基础,在村里篮球队的邀请下,7月22日该村才结束了为期3个月的“村BA”篮球邀请赛,当时有9支民间篮球队参赛。     “当时没经验,准备比较仓促,但没想到却得到了村里乡亲及各界篮球爱好者的好评。在充分吸取了上次的经验后,我们决定举办‘村BA’篮球秋季联赛。”翟战福说,此次秋季联赛已发展到18支球队参赛。     “此次‘村BA’篮球秋季联赛仍由村里篮球队主导发起,村委会作为比赛的公益赞助单位,赛程由参赛球队共同讨论确定。”翟战福表示,村里会将这项赛事坚持下去,并坚守“不逐利、无资本参与”的比赛精神,为大家带来一场乡村篮球盛宴。

    [更多详情]
  • 21 2023-08

    老物件老农具 村史馆中觅乡愁

         “爷爷,这是干啥用的啊?”“这些东西是什么呀?”8月18日,鲁山县赵村镇桑盘村村史馆,一群参加乡村研学的学生一会儿摸摸这儿、一会儿摸摸那儿,一会儿跑到石碾子旁看看,一会儿推起石磙转两圈,看着陈列区里摆放的纺车、耕犁、木耙等老物件感到特别新鲜。     “这个是石碾子,咱们吃的白面、大米、玉米糁,过去都是通过碾滚子在碾盘上碾压出来的。”“这个叫木犁,由人来把控,套在牲畜身上犁田用的,现在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更加方便快捷,这些东西也就用不上了……”桑盘村文书时大根面对孩子们的疑问,一一讲解。     村史馆里,一个个老物件、老农具在展览台上整齐摆放,诉说着往昔的农耕岁月。     “像推磨、石磙、十六两秤等好多老的物件,许多年轻人都不知道了。现在村里建起了农耕文化村史馆,最起码给后人留些记忆,让他们记住乡愁,记住过往。”时大根说。     一个小小的村史馆,成为村民的精神归宿,已成为群众身边的历史“教科书”。     “每次回来,我都会到村史馆看看,这里承载了太多儿时的记忆。”外出务工归家的村民杨喜发说。     近几年来,赵村镇以建设村史馆为载体,持续深入挖掘各具特色的农耕文化,不断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涵养文明乡风。通过村史馆实物陈列、荣誉展示等直观地展示新农村的发展成果,进一步激励党员干部群众牢记昨天的“根”,做好今天的“事”,建设明天的“梦”。     “村史馆的建设,不仅为群众留住了乡愁、记住了历史,也为教育广大干部群众提供了实物平台,引导大家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激发大家共建美好家园的精神气,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建设中来。”该镇党委书记张学敏表示。

    [更多详情]
  • 21 2023-08

    微改造精提升 乡村乡土气息浓

          8月17日,天刚蒙蒙亮,洛阳市偃师区大口镇山张村一座老宅里便传出了叮叮当当的瓦刀声,老工匠秦国道带领他的施工队,开始了一天的劳作,滤瓦、和泥、上架、挂灰、砌瓦……     近年来,在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大口镇按照“统筹协调、总体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改造,凸显特色、注重实效”的原则,提倡“自己动手建设家园”,以老街旧宅改造提升为突破口,实施传统村落微改造,使村庄外修“颜值”内提“气质”。山张村实施的乡村风貌改造提升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采用老建筑材料、传统工艺等手段,完善乡村基础设施,让乡村重现乡愁,老工匠秦国道的一身瓦工手艺又有了新“战场”,来为自己的家乡打造高品质人居环境。     “不大拆大建,尊重历史、尊重自然,在原基础上通过现代设计和改造,让农家乐里里外外焕然一新。”山张村党支部书记张小朝说。     目前,该村公厕、沿河步道、农产品展销中心、河道护坡已改造完毕;民宿环境提升、民居外立面改造、文创中心商铺建设等微改造正在加紧施工,一个古香古色、颜值与气质并存的民宿集群呼之欲出。     “整体竣工后,山张村将成为大口镇乃至偃师南部山水游、田园综合体的一张亮丽名片。”大口镇人大主席董柯柯说,该镇将坚持“微改造精提升”,优化重点区块,融入特色元素,建成一批独具韵味的“微精”示范项目,为乡村游注入更多乡土气息。

    [更多详情]
  • 21 2023-08

    治活一汪水 带富一方人

         8月16日,宝丰县湛河源莲花湿地景区,绿树浓荫,泉水潺潺,莲叶满塘,鱼翔浅底,一幅北方小江南的美丽画卷铺陈开来。     “这里自然风光好,有看的,有玩的,有吃的,有历史文化,趁休假带着孩子到这里戏戏水、看看荷花、再玩玩其他游乐项目,挺充实的!”来自平顶山市区的游客王琳说。     湛河古称湛水,全长40.2公里,是平顶山市的母亲河,发源于宝丰县城东南3公里的仝岭村、马起营村、马跑泉村的三村之间,有自涌而出的湛源泉、乌龙泉、白龙泉、马蹄泉、起营泉等五个泉眼。     “过去,这五个泉眼旁杂草丛生、污泥淤积,如今做梦也没想到,通过投资改造,现在这里成了大家游玩的好地方,也成为我们的幸福泉!”说起湛河源十年来的变化,马起营村村民陈延平满是感慨。     多年来,宝丰县持续加大湛河源头和辖区湛河段河道治理,涵养水源,植树种草,保护生态,湛河源头焕发出了碧水长流,绿树环绕,鸟语花香,三季有果,四季有花的新貌。     为把湛河源的文化生态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该县立足实际,以生态治理为核心,利用丰富优质的地下水资源,投资1.3亿元建成占地面积约1.33平方公里、年产莲藕130万公斤的莲藕基地,同时带动小龙虾养殖、生态莲子加工的发展。     与此同时,该县引入资金,在湛河源北部建起了荷叶荷花观赏区,南部建起了数十个项目的游玩区,并建起了美食一条街、休闲长廊、水上娱乐等配套设施;在五个泉眼处设立景观标牌碑,利用墙体绘画再现了“乌龙大战白龙”“马蹄泉渊源”“王莽撵刘秀”等历史传说;推出了特色古装表演、漫步荷塘栈道、乘竹筏赏荷、儿童亲水等,使湛河源变成了集生态旅游观光、休闲游玩、餐饮美食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成为众多游客的打卡地。     “景区种植睡莲、食用莲、观赏莲等10余个品种,水中养殖鱼、虾、大闸蟹等水产品,加上亲水、戏水、划船等众多游玩项目,为周边群众提供了500多个就业岗位,高峰期日接待游客量达近万人次。”湛河源景区负责人尚长海说。     “这里离家近,风景美、游客多,还不收摊位费、卫生费,生意好做,一天能赚200多元!”正在小吃摊位上忙活的马起营村村民孙国柱高兴地说。     目前,湛河源景区从无到有,已形成休闲观赏戏水游及生态种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餐饮的多业态融合发展之路,推动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注入了新活力。

    [更多详情]
  • 21 2023-08

    130名新教师一线“安家”

         “我是周口的,本想着只要能考上就行,没想到居然还可以挑选任教学校,这让我对今后的工作充满了信心!”8月18日,平顶山市湛河区新教师“阳光择岗”现场会在该区教师进修学校举行,确认成为该市第二十八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王明慧兴奋地说。     此次选岗实行高分优先选岗,分学段分学科按成绩由高到低自主选择岗位。选岗现场,设置了岗位展示表,选岗人员的承诺书、身份证原件经过工作人员核实无误后,从理想的学校、学科中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并现场报告,签名登记确认,最终130名新教师在一线“安家”。     据了解,湛河区从提高教师工资待遇、职称评审倾斜、改善住房条件、拓宽培养渠道等方面入手,把青年教师成长成才作为工作重点,锲而不舍地抓好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有效解决了农村教师“引不进、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     “新教师‘阳光选岗’满足了‘因岗’和‘择岗’的双向需求,新教师通过自主选岗,走向了教学一线,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补充了新鲜血液,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湛河区教体局局长许黎明介绍说,各校也积极创造条件,改善新教师的生活环境,从生活、住宿、交通、个人成长上关心爱护新教师,让青年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上无后顾之忧,让他们在一线“安家”。

    [更多详情]
  • 21 2023-08

    河南农大把实验室建到青藏高原

        8月20日,记者从河南农业大学获悉,近日,“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藏分中心”揭牌。作为河南农业大学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该中心的落成标志着河南农业大学与西藏自治区的校地合作迈上新台阶。     根据建设规划,西藏分中心将着力打造高原黑麦、小黑麦、青稞等麦类育种、繁育、示范推广的创新平台。在高原农作物、经济作物、高原特色作物等领域,开展平台建设、科研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等领域的全方面校地合作,探索乡村振兴的拉萨模式和农大方案,为西藏乡村振兴及经济社会发展赋能蓄力,实现校地合作共赢。同时,以粮饲兼用的农作物为突破口,把河南农业大学的科技成果稳步推广到西藏,开启学校与西藏自治区科技合作的序幕。

    [更多详情]
  • 21 2023-08

    兰考开学第一课 新乡贤开讲

        8月17日,榜样的力量——兰考县“新乡贤+”开学第一课(第四期)在兰考一高举行,同时进行全程直播,全县高中在校师生共同观看。兰考县委统战部、县教体局等有关负责人和部分乡贤代表、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课堂邀请兰考县乡贤联谊会副会长,上海(兰考)乡贤联谊会会长,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俊良为大家授课。张俊良从自己的求学工作经历讲起,从学习带来什么、学习需要什么、学习以外需要关注什么等方面,为广大学生释疑解惑、传授经验。     《学霸寄语》视频及优秀学子发言更是为广大学生送来身边的榜样,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坚持梦想,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从榜样中汲取奋斗的力量,将乡贤文化转化为学习和做人的行为准则,在求学路上让乡贤文化深植血脉,在成长路上让乡贤精神薪火相传。     课堂上还举行了乡贤教育基金发放仪式。兰考县乡贤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永旺宏润集团董事长程玉旺代表乡贤联谊会向县教体局捐赠2023年兰考乡贤教育基金78.4万元;兰考县乡贤联谊会副会长、河南弘辉医疗科技公司总经理侯永彬向县教体局捐赠100万元,成立兰考侯永彬教育基金,用于优秀教师、学生的奖励以及对困难师生的资助。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