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
切换分站文章来源: 河南日报农村版
11月14日,记者从网上点开禹州市浅井镇陈垌村村民陈高峰的商铺网页后发现,村里的红薯、玉米、花生、绿豆、油菜等农作物从种到收的全过程都能看到。
陈高峰不但把庄稼“种”到了网上,还“种”到了央视,10月26日的央视七套还报道了他。“因为俺孩儿大学毕业回来当农民这事,俺爷俩还闹了别扭。现在看来,我这‘资深农民’也落后啦!”陈高峰的父亲陈明军笑着说。
今年27岁的陈高峰毕业于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在外面打拼几年后,今年春节他选择回到老家当起农民。今年5月,他先在网上注册了电子商铺,再把父亲和乡亲们咋种、咋管、咋收、咋加工等所有农事环节录成视频传到网上,让全国各地的朋友都能看到。通过网络订单,把家里、村里的红薯粉条、小米等农产品发到客户手中。
对于陈高峰的做法,乡亲们也从最初的看热闹变成了受益者。网上有了订单,陈高峰就马上通过村里的大喇叭广播信息,乡亲们便把自家的玉米、小米、红薯粉条等按市场价卖给陈高峰,再由他处理、包装,及时送给客户。
不仅帮助本村农民销售农产品,陈高峰的生意还延伸到附近乡村。朱阁镇是禹州粉条的生产基地,仅郑湾村的加工户就有几十家,陈高峰与他们建立长期合作协议,以每公斤高出市场价4元的价格收购纯手工红薯粉条,进行精包装后在网上供不应求。
陈高峰的经营也为乡亲们带来了就业,除了父母、妻子外,还吸纳村里五六名妇女帮忙分拣货品、打包封箱,每人每月收入2000多元。6月份以来,陈高峰已通过电商销售农产品1.2万多单,销售额达3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