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12316农业新闻

工矿废弃地 长出“摇钱树”

文章来源: 河南日报农村版

     “种植的7万多棵应雪黄梨树上挂满了果子,眼看就可以见到效益了!”8月14日上午,在位于济源下冶镇官洗沟村的下冶煤铝土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上干活的张师傅高兴地说。

    山岭之间,放眼望去,一棵棵绿油油的梨树成了最亮丽的风景。张师傅介绍,之前这里是废弃的矿坑矿山,废渣废石到处都是,一百多米的深坑看着就吓人,经过这几年的治理,现在真的是大变样。

    下冶镇矿产资源丰富,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多家矿山企业在这里进行无序开采,致使山体严重受损,影响了该地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

    2018年,《河南省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成功入围国家第三批试点,济源市下冶煤铝土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作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类修复工程被纳入其中。

    2019年,济源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统筹融合土地整理、矿山修复、国土绿化等多种生态保护修复手段,做到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耕则耕,通过危岩体清除、挖填方工程、场地平整、绿化工程等措施对废弃矿山进行治理,消除治理区地质灾害隐患,修复生态环境。

    济源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修复科科长赵庆文介绍,局里在下冶镇曹腰、官洗沟、坡池着力打造了应雪黄梨基地,种植应雪黄梨438亩,每亩地最低可增加收入2.5万元,总体每年可增加当地居民收入1100余万元,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促进生态与经济发展“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