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河南日报农村版
入冬之后,正是红薯销售旺季。唐河县引进的一系列红薯新品种格外受市场青睐,走电商线上销售渠道,一斤红薯能卖6元钱。这20多万亩的新品红薯,获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成为唐河县贫困户的脱贫“金疙瘩”。
“品种改得好,市场卖价高,咱贫困户的日子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在这里打工一天挣100元左右;通过小额贷款入股,每年还能分3000多元……”在城郊乡王庄村书强红薯合作社特色扶贫基地,脱贫户潘胜昔算起“增收账”。
如今,该县以品种改良为切入点,重新对红薯产业发展进行调整、定位,与中国农科院甘薯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合作,引进红薯新品种、新技术,引导红薯产业的发展,全县引进苏薯8号、商薯19、龙薯9号等脱毒红薯和红薯新品种10余个,全县红薯种植面积恢复到20万亩左右,实现品种改良、效益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