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12316农业新闻

伊滨区 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文章来源: 河南日报农村版

    九月的洛阳伊滨区,创新正浓,实干正浓,一幅新时代的科技新城画卷正徐徐展开。

    作为“洛阳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最重要的发展平台、创新平台和城市承载空间”,伊滨区在洛阳市发展大局中的分量举足轻重,伊滨的发展不只是伊滨自己的事,更是洛阳“十四五”发展大局中的一环。

    乡村振兴,伊滨如何做?

    “牢记洛阳市委‘三个走在前列’的殷切期望,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精气神,坚持‘敢’字为先、‘干’字当头,强乡村、促振兴。”伊滨区党工委负责人话语掷地有声。

    实施乡村振兴项目59个,总投资82亿元。6月底竣工投用现代智能化产业园项目,年底前建成投用洛阳国际农业科技示范园等3个园区;实施集镇建设项目12个,高标准打造9个乡村建设重点村。依托万安山旅游带,打造6个文旅小镇;年底前老井等6个农文旅项目投入运营。

    动力澎湃,强劲的引擎来自“金融活水”的注入和文旅产业的崛起。

    金融赋能 培育乡村振兴“金扶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农业支持保障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怎么能引来更多的金融“活水”,让其更精准地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产业振兴和乡村建设,产业振兴和乡村建设离不开金融支持。”伊滨区党工委书记樊灿涛说,如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实现金融服务与乡村产业供需适配,这是伊滨区在乡村振兴征程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生路。

    9月20日,中国农业银行洛阳伊滨支行开业运营。

    中国农业银行洛阳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王军说:伊滨的发展势头可喜,乡村振兴未来可期!

    时间回溯到2022年5月26日,洛阳伊滨区“科创贷”、乡村振兴暨政银企合作签约仪式举行。

    仪式上,伊滨区成立乡村振兴增信基金,首期出资1000万元,专项用于为农业银行发放的支持区内乡贤创业、乡村运营、集镇建设、“三变”改革等领域的“惠农e贷”等农户信用贷款提供增信。

    通过设立“科创贷”风险补偿资金池和乡村振兴增信基金,探索出一条政银携手共建伊滨科技城的好路子。据了解,在洛阳市辖区内,同时成立两只增信基金撬动银行加大对科创企业和乡村振兴信贷投放力度的,伊滨区尚属首例。

    签约仪式上,伊滨区管委会与中国银行洛阳分行、建设银行洛阳分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按照《战略合作协议》,两家银行五年内将向伊滨区授信150亿元,为打造科技城和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农业银行洛阳分行与伊滨区庞村镇东庞村社区签订《乡村振兴意向贷款协议》,将为该社区新增乡村振兴意向贷款2000万元。

    用实实在在的政策、“真金白银”发力乡村振兴的实例,在伊滨区还有很多。

    整村授信,为乡村注入金融“活水”,让群众创业不再等“贷”。

    “以前老百姓贷款比较难,很多村民拿出来的抵押物并不符合银行要求,为切实提升服务‘三农’质效,我们大力推广整村授信业务。换句话来说,也就是用社区的信誉做担保,聚焦具备信用环境良好、产业优势突出、人口居住集中的社区,为村民提供批量信息采集、信用建档、客户评级和融资授信。如果村民在当地有比较好的口碑,征信无不良记录,以及需求用途是合理的,我们就可以给他发放信用贷款。”农行负责人介绍说,“整村授信后,社区老百姓不需要跑腿,只需要提交资料到村委,银行工作人员就会及时上门入户,线上受理,贷款次日就能到账,最高信贷额度为1000万元。”

    一直以来,农业银行是伊滨区的重要合作伙伴,为其提供了坚实的支持。农行展现出的专业金融服务能力和高效工作态度,为伊滨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伊滨区积极构建“银村合作”新平台,通过对涉农行业的深入挖掘,提高产业链融合、开发覆盖率,在“信用村”建设的带动下,因地制宜发展金融服务的高效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

    “到2023年年底,全区整村授信评定工作将全面完成。”伊滨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建华信心满满。

    “以前扩大谷子种植面积,拓宽产业链,但由于没有合适的物品做抵押,到银行贷款难!现在区里开发了‘银村合作’平台,不用跑市区、跑银行,在家门口就可以办理贷款,路费和时间都省了,利息还低于别的贷款方式,申办速度还快!”伊滨区寇店镇谷子种植户马建森说。

    文旅起势 打造产业发展“新风口”

    6月30日,河南省文旅文创发展大会在洛阳举行,其中会议一大亮点是:洛阳与方特集团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洛阳方特花落伊滨区。

    花落伊滨,理由众多,其中之一是:文旅资源丰富,乡村休闲旅游是伊滨区的一个网红性“风口”产业。

    “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要以乡村旅游为重点,以旅游环线建设为纽带,以民宿为抓手,穿珠成线、连点成片,倾力打造特色突出的文旅小镇及精品民宿,开发深度沉浸式、体验式、参与式休闲度假产品,持续提升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快推动伊滨全域旅游,以旅游带动沿线乡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环境改善。”樊灿涛说。

    房屋外立面改造、道路拓宽、绿化提升、餐饮一条街、高端民宿……9月21日,正在打造的伊滨旅游环线现场,一派繁忙。

    伊滨旅游环线,西起诸葛镇东山路,南至环山路,东达李村大街,背靠万安山,约23.8公里,像一条绸带,串联起方特、奥林匹克中心、七彩大峡谷等景点,带你领略伊滨的“诗和远方”。

    伊滨旅游环线途经伊滨区刘沟、苏沟、上徐马、耿沟等多个乡村。

    乡村承载着许多城市人的回忆,乡村公路就像一条引人从当下回到过去的时光隧道。

    如何唤起乡愁?为了营造原汁原味的乡土氛围,伊滨区着重对环线周边乡村民居建筑进行了形象提升,并设置了融合农业文化的景观小品。青砖、粉墙、黛瓦,既体现了乡土景观的原真性,也保证了村落风貌的和谐统一,一步一景、移步易景,真正实现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旅游环线以现有农村公路为依托,在沿线合理布设驿站、商业综合体、民宿、观景平台等设施,综合“通行”“乡情”“美景”“畅游”等需求,切实为游客以及周边居民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不仅是一条旅游路,更是一条产业路、致富路。

    夜幕降临,蝉鸣鸟啼。远离城市的喧嚣,寻一处幽静的民宿,住上一两晚,体会城市生活少有的轻松与惬意。或躺在舒适的躺椅上,仰望满天星斗;或在凉风吹拂下,用心感受“森呼吸”;或伴着美丽的自然风光,饱餐一顿可口的农家佳肴……

    随着轻旅游、微度假的不断升温,乡村民宿作为一种新兴起休闲业态,逐渐成为城市居民旅游消费的新热点。

    如果把星级酒店比作“豪华大餐”,那么民宿就是回味无穷的“私房小菜”,让品尝过它的人久久回甘。

    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推动乡村民宿提质升级”。

    建设乡村民宿,伊滨农文旅资源得天独厚。

    “民宿产业作为一种乡村产业新业态,近年来已成为一些地区乡村发展的新赛道和新热点。”樊灿涛说,发展乡村民宿必须规范化、品质化、品牌化。

    伊滨的民宿有特点:卧榻于悬崖之上,晨间与初阳共枕,夜晚与繁星嬉戏……龙山野奢高端民宿项目着力打造“眺望千年洛阳城最好的地方”。

    龙山野奢高端民宿位于诸葛镇上徐马社区龙山,南靠万安山山脉,北望洛阳主城区,距离主城区20余公里,占地面积约114亩,顺应地形地貌,坚持“保护为先、利用为基、传承为本”原则,将建设成集接待中心、高端独立式民宿、太空舱、山顶艺术中心、露营、团建等于一体的沉浸式文旅体验片区。

    图书进民宿也是标配,谁会拒绝文化气息呢!为书而建的南溪书院民宿,位于寇店镇马寨社区,该民宿项目以打造高品质研学餐饮、住宿、接待等服务为主题,土黄色墙体、深灰色瓦片和砖红色装饰线,在秋日的阳光下交相辉映,色彩格外夺目,散发着浓厚的东汉复古风情。

    倒盏村景区,洛阳“老网红”,游玩要歇脚,仟那美宿专治“选择恐惧症”。

    倒盏村东南角的民宿区,草木掩映,小路咯吱,木质牌匾点睛门楣,“山”间流水触手可及,每方独院,中式风格的禅意藏在砖瓦、立于梢头,民宿的房间主要以节气命名。前院套房是温润舒适的“谷雨”,亲子房是活泼灵动的“夏至”,大床房是热情四溢的“小满”;后院则为清幽自在的“小雪”和“白露”……

    壹然在野民宿,打造空间美学,寻找属于年轻人新的生活方式。漫步石板曲径的内街,独立院落,错落有致,景色宜人;蜜悦恋心、鸟语森里、绿野仙踪等主题各异、雅致温馨的系列房型可供选择;露营基地、萌宠乐园、阳光影院、儿童天地等场域,满足观光打卡、亲子郊游、草坪婚礼、聚会派对等多种需求。在民宿之余,附近配套有智慧化农场、农耕体验乐园等,形成住宿、休闲、团建、研学等为一体的场景化生活方式体验。

    晚来风动竹花舞,到拾光万安民宿,邂逅“距都市不远,离自然很近”的最美山色。

    沿着李村大街一路向南,便会发现23套颇具“苏派”风情的民宿建筑,它们与自然融为一体,散落在绿野环绕的山凹之中,步入其中,一步一景、一步一趣:绿野游园、生态采摘、特色餐饮……依偎万安山,静可品茶观星,对话自然;动可呼朋唤友,野游踏青。在拾光万安,虫鸣、绿野、农田、乡情,皆有迹可循,重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乡野田园生活。

    “沐养山庄”民宿位于“客家之源”大谷关,主打窑洞、温泉,来这里度假养生,繁华之外,宁静之上,美好的时光中,守着心中的那份自然。

    如今,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民宿遍布伊滨的村落、山下,举目是山水之美,侧耳是动听故事。

    5月31日,“乡”约诸葛“营”得未来——诸葛镇首届乡村运营商招募大会在万安山山顶公园举行,民宿街区、星级酒店、土特产等特色产业应运而生。

    8月2日,诸葛镇杨沟社区与浙江青墨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洛阳跃龙谷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签约,跃龙谷高端民宿项目,计划于2024年年底之前建成并运营。

    伊滨区的民宿建设就像是一个“锁扣”串联起周边产业资源,作为乡村振兴的入口,不断地为乡村带来新的流量。“民宿+非遗”“民宿+购物”“民宿+美食”,“民宿+”产业空间不断扩大,农民成为“民宿+”节点上的建设者,使乡村民宿成为乡村产业兴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动力。

    “民宿是乡村振兴的载体,盘活农村经济,激活特色文化,是近处的‘诗’,远方的家,已经成为乡村旅游的新风口。”樊灿涛说,把乡村民宿产业做精做美、做大做强,向更规范、更高质发展,需要“精耕细作”,伊滨区将加强统筹协调,夯实保障措施,积极对接利好政策、实现品质升级,打造文旅融合的伊滨民宿集群品牌。

    看伊滨:山奇、水灵、谷美,处处皆景;古镇、古村、古迹,风韵浓郁;文养、观养、康养,别具特色;处处美景皆可是优质资源、座座民宿都可有情怀故事……

    看伊滨:稳字当头,严守底线任务,牢牢守住农业产业扶贫成效;中国洛阳国际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项目一期项目完成;洛阳伊滨区智能化农业产业示范项目已完成;南部山区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带项目奖补实施;下徐马软籽石榴、朱窑小米、石罢花生、老井红薯、干村艾草等成为特色农业品牌;截至2023年2月底,伊滨区供排水一体化工程涉及的56个农村社区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了城乡饮水安全有保障、污水达标排放全覆盖;高标准建成邻里中心18个;高质量建成63个社区体育公园……

    伊水之滨,万安山下,引领洛阳创新发展的“主引擎”已经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