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12316农业新闻

“中国画虎第一村”王公庄:农民画笔下的绘梦致富路

文章来源: 东方今报

民权县北关镇王公庄村,是人们公认的“中国画虎第一村”。王公庄文化广场上有一句醒目的话语:这里是农村也是画院,我们是农民也是画家。这是村民们心中最朴实的告白,而其背后,则是王公庄村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从贫穷到变革最终共奔富裕路的真实体现。


农民拿起画笔让贫穷远离


1990年以前,王公庄村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因坐落于黄河古道上,村里土地贫瘠,农业歉收,村民们整日为了生计不停奔波。那时的肖彦卿,卖过红薯苗、干过零工、穿街过巷做过小买卖。


不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肖彦卿和王培双、王培振、王建民等村民一起,以画春节期间的灶王爷、门神、年画等为主,开始转型画花鸟、画虎,在当地开始小有名气。在1998年,出现了转折。“1998年是农历虎年,有人向我订了一幅虎图。没想到卖了个好价钱!”肖彦卿说,感觉到画虎有前途,他开始一点点研究画虎的技巧。此时,肖彦卿已经30多岁,但他仍充满了激情。最终,随着技巧的逐渐纯熟,他的画从刚开始的一幅卖几块钱,到后来卖到数千乃至数万元,肖彦卿从中尝到了甜头。“画老虎能挣钱!”村民们紧跟其后。“老虎画”越卖越远,生意越做越大。由盖房子的工匠嬗变到拿画笔的画家,“虎王”们的新房盖了,家具添了,小轿车开进家门了,好日子真正到来了!


新生代画家敢想敢干画作远销海外


很快,拜师学艺者蜂拥而来,绘画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全村,还不断有外村甚至外省人来到这里。


短短几年时间,王公庄村这个仅有1000多人的小村子,一下子有七八百人从事绘画和相关产业,并辐射带动周边数千农民从事绘画创作,形成了以王公庄村为龙头的农民画家群,每年还有五六百名全国各地的绘画爱好者慕名前来拜师学艺……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小虎王”王建峰和赵庆业一起,历时一年多画了2008只神态各异的老虎。一画商见了,当场出价几十万元。可他们还是把这幅长达400余米的《百年奥运,虎跃京华》捐献给了北京奥组委,并被首都博物馆收藏。如今的王公庄村,也有了自己的文化产业园区,并被原河南省旅游局批准为3A级旅游景区。村里,新生代画家越来越多,不仅绘画技艺上敢于突破,还在销售渠道上借助网络平台,销路也越来越广。据悉,王公庄村的绘画作品现在已风靡欧洲和日、韩等国家。该村90%以上的绘画作品以销定产,40%的作品出口到日本、孟加拉国和我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