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河南日报农村版
“3月8日,我从新闻上看到总书记来到了河南代表团,我就很兴奋;一听总书记又专门讲了河南的粮食生产,我更兴奋了!2014年5月,我陪总书记在尉氏看小麦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3月9日,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刚刚从济源的麦田到鹤壁的麦田查看今年小麦的长势,这个一辈子只讲小麦、全年有260天都奔波在各地麦田里的小麦专家,电话里的声音有些激动。
“2014年5月9日下午4点,总书记来到了尉氏县张市镇高标准粮田综合开发示范区,我当时已经在地里等总书记了,省里领导介绍我以后,我赶紧上前和总书记握手、问好,总书记微笑着说‘噢,你是河南农业大学小麦栽培研究专家!’”
郭天财说,当时习近平总书记问得很仔细,问到了小麦品种特性、种植年限、推广面积、亩产、套种收益等具体的粮食生产细节问题,尤其总书记问到小麦品种“提纯复壮”这个专业性问题的时候,郭天财从心眼里佩服总书记是种庄稼的“内行”。
“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指标我都给总书记汇报过了,当年这个示范区可望增产几百万斤粮食的事也给总书记说了,当时总书记捻起麦穗,高兴地说‘说起来,我们都是搞庄稼出身的,看到小麦长势这么好,我和村里人一样感到很欣慰。用咱老乡的话说,今年的馍能吃上了!’”郭天财说,几年了,总书记的话他一直记在心里。
当年习近平总书记看的那块麦田是张市镇吴岗村农民沈平义租种的,周围还有吴新麦等几家的麦田。他们压根也没有想到,总书记会到他们的麦田里来看小麦长势。当年记者采访沈平义和吴新麦的时候,他们连说了好几句“真幸运!高兴坏了!”。
3月9日,记者电话联系到了吴新麦,他说,这片地这些年一直在种小麦,今年要套种地瓜,背垄都留好了。吴新麦说,小麦产量一直不错,都在1000斤以上,各家各户种地都很操心,管理都很到位。
郭天财说:“小麦生产的关键节点期,我都要抽时间去张市镇吴岗村看看,随时掌握小麦的长势。作为一名小麦栽培专家,我必须要把情况了解透彻。”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说,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对全国影响举足轻重,要立足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有新担当、新作为。
郭天财说,他反复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看了多遍,感觉河南责任重大,同时也觉得自己肩头的担子很重。
“尽管担子重,但河南粮食生产的基础牢、前景好,再加上政策的支持,让中国人的碗里装更多优质河南粮,我们信心十足!”郭天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