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
切换分站文章来源: 今日永城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可在卧龙镇广袤的土地上,到处呈现出一幅幅农民群众欢快劳作的春耕图。
3月26日,在该镇高胡楼村大片的残次林复耕田地上,几十名村民正在繁忙地栽种着中药材亳芍。“虽说这亳芍根看起来不起眼,它可是个‘银疙瘩’,不出三年,一个就能卖到几十块钱呢!”正在劳动的该村村民杨彩妮兴奋地介绍说,“这几年,俺村群众种植药材发家致富的真不少。就说俺家,去年种植的4亩多白芷,虽然遇上了水灾,每亩地还收入6000多元呢!”
“以前,咱农民种地都是麦茬豆、豆茬麦,自从镇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特色经济作物种植作为富民口袋、助推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后,各村根据各自特点和特长,积极采取扶持带动措施,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特色经济发展种植新格局。”陪同采访的该镇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特色经济作物的种植,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就拿中药材白芷来说,赶上市场好行情,每亩地一年就可卖到10000多元,是种植传统农作物经济收入的10多倍。
黄庄村是卧龙镇著名的绿豆粉皮生产加工村,该村因势利导,积极引导村民群众大面积种植绿豆,亩均实现了1500多元的好收入。目前,该村绿豆粉皮已成为卧龙镇的一张响亮名片,在全市叫响。王园村是该镇闻名的红薯粉条生产加工村,该村群众在大面积种植高产红薯同时,又承包临村村民的耕地,大面积种植优质红薯,并积极做好红薯深加工,红薯粉条、芝麻麻糖畅销不衰。除此之外,潘楼村的苹果、余庄村的板条、王行村的辣椒、老家村蔬菜……一个个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产业兴旺发展,为美丽乡村建设和脱贫攻坚注入了动力源泉。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活力,抓住产业兴旺这一主题,全面助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该镇党委书记魏靖武兴奋地说,“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河南代表团审议时的指示精神,乘我市两会东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稳步实施,同时抓住‘产业兴旺’这一主题,补短板、强筋骨,以经济建设的高质量,助推卧龙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出彩生辉,以优异的成绩向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