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12316农业新闻

“机井通电”庄稼人不再靠天吃饭

文章来源: 河南日报农村版

“今年虽然雨水少,但俺家的麦子及时浇上了水,小麦亩产1000斤不成问题,这是地头的通电机井帮了大忙!”6月2日,在沈丘县石槽集乡程营村,6亩小麦喜获丰收的村民程建华兴奋地说。


沈丘县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拥有“豫东粮仓”之美誉。据该县农业部门统计数字显示,今年全县种植小麦92万亩,单产有望突破千斤大关。今年夏粮再获丰收,农民群众聊得最多的则是“机井通电”。


据了解,近两年来,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沈丘县在全县范围内启动了农田机井通电工程,安排资金1083.7万元,建设专用配电台区和线路;两年内新增农田机井通电1204眼,实现了农田灌溉全覆盖,有效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促进了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便了群众发展优质农作物和特色种植业,提高了农业减灾抗灾能力,每年减少农民灌溉支出400多万元。


“机井通电”,不怕天旱!电闸轻轻一拉,地头清水哗哗。如今,沈丘县“机井通电”工程已成为提升现代农业灌溉水平、助推小麦丰收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上的得力帮手。“现在田里打了机井,地头装了变压器,俺庄稼人不再靠天吃饭,增产增收不是梦。”提起这两年的变化,该县周营镇赵寨村67岁的种粮大户赵书昌高兴地说。


赵书昌在赵寨村流转土地800余亩,以种植订单小麦、大豆、花生为主。


6月2日上午,赵书昌站在自家麦田地头,望着眼前偌大一块金灿灿正在收割的麦田难掩内心喜悦。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一座座白色的标准化通电机井房坐落在麦田地里。他对电力扶贫、机井通电全覆盖带来的便捷和实惠感触很深:“在没有实现机井通电灌溉之前,全是用柴油机抽水灌溉,一亩地浇一次,耗油至少需要30块钱;而利用通电机井浇地,浇一亩地平均只要不到6块钱;过去,用柴油机抽水浇地时要雇好几个人,机器又重又笨,离了壮劳力还玩不转,机井通电后,电闸一推,顺着水管流向田间。”


沈丘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吕孝坤告诉记者,今年虽然雨水少,但农民群众依靠地头的机井让小麦及时喝足了水,为夺取小麦丰产丰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