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12316农业新闻

绿水青山催生“观鸟经济”

文章来源: 河南日报农村版

7月6日一大早,53岁的修武县西村乡淹井河村村民齐文化就出门了。他背上一袋玉米糁,沿着蜿蜒的田间小路,往深山密林处走去,那里,有一群“宝贝”在等着他。


一个小时后,齐文化来到一处“秘境”,这里三面环山,鲜有人至,一处浅滩里碧水荡漾,在浅滩的旁边,齐文化弯下腰,细心把杂乱的树杈、碎石归置到一边,然后把带来的玉米糁均匀撒在浅滩岸边。


齐文化跋山涉水来“款待”的是一群珍贵的鸟儿,其中有国家二级珍稀鸟类红腹锦鸡、勺鸡,还有红嘴蓝鹊等。今年,已经是齐文化为这些鸟儿服务的第三年了。精心喂养,是为了吸引这些鸟儿来这里当“模特儿”,为摄影爱好者展示鸟儿觅食过程中飞腾跳跃的优雅身姿。


“这些鸟儿可不简单,他们能带着我们致富。”齐文化一边收拾起背包,一边向记者介绍说。


淹井河村位于太行山自然保护区,自然风光宜人,鸟类资源丰富,因为看中这里的自然资源,齐文化早年间就投资将自家的房子改建成了能接待二三十位游客的民宿。每年春秋旺季,络绎不绝的游客总能为他带来四五万元收入,让他尝到了绿水青山的甜头。


2016年,爱好摄影的齐文化先后到平顶山、三门峡考察后,决定在村里成立观鸟合作社,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先期加入合作社的有十几人,他们在齐文化的带领下,在山里寻觅到了最适合鸟儿生存,同时也最适合搭建摄影棚的“秘境”。寒来暑往,雨雪风霜,社员们在齐文化的带领下,坚持每天为鸟儿定点投食。


“直到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到鸟儿来吃食的场景,那个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忘怀。”今年73岁的合作社社员廉乐义告诉记者,因为野生鸟类天生敏感,从不轻易露面,从2016年开始喂食后,只发现每天撒的玉米糁减少,却从来没见过鸟儿的真容,直到2017年开春后的一天,廉乐义在喂食后没多久,竟然看到几只红腹锦鸡伸展着彩色的翅膀飞来这里,他赶紧回去把好消息跟社员们分享,大家第一次感到观鸟合作社真的能成!


齐文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摄影机位100元一天,食宿另算,每个拍摄者来一次至少要拍摄两到三天,这样,一年下来少说有几十万元的收入,刨去搭建摄影棚和饲料的成本,每个社员到年底分上四五千元完全不成问题。观鸟合作社成立后,每个社员都自觉成了鸟儿的守护者,过去因为有人下网捕野猪、野兔,总会误伤到鸟儿,现在,对于大自然馈赠的这笔独特的“财产”,村民们懂得感恩,比以前更注意保护森林,爱护鸟类。“我小时候常上树掏鸟窝,现在大家都教育孩子们不要打鸟。”合作社社员廉乐义说。


采访结束时,齐文化拿出自己的相机,向记者展示自己拍摄的鸟儿,画面中,被称为“鸟中凤凰”的红腹锦鸡舒展着五彩的翅膀,在蓝天碧水的映衬下,婀娜多姿,带着村民们的致富梦,轻抚过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