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三门峡日报
连日来,陕州区张湾乡红旗村一片繁忙景象,验梨的、卖梨的、运梨的,村民们忙得不亦乐乎。
红旗村位于张湾乡南塬上,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果品上色好、糖分高。2001年,红旗村率先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引进西洋梨新品种——考密斯红梨进行繁育种植。由于独特的地理优势,红旗村的考密斯红梨个大核小、果圆皮红、肉质细嫩,品质优良,而且比国内其他地区提早一个月成熟。东北、甘肃等地的果商纷纷前来收购,还出口到俄罗斯。目前,全村红梨已从最初的40亩发展到2600余亩,亩均纯收入1.2万余元。据统计,红旗村吸引外来固定客商100余家,本村有代收点30余家,设在其他乡镇的代收点有40余家,为果商快速组织货源、尽快外销发挥了巨大作用。仅每个代收点年纯收入4万多元,同时带动700余名闲散劳动力再就业。
2017年,陕州区红梨被正式命名为“红啤梨”。阿里巴巴集团将张湾乡“红啤梨”作为农村淘宝“淘乡甜”平台主打产品。央视经济频道《生财有道》栏目近期专门采访了红旗村“红啤梨”产供销情况。
为进一步加快“红啤梨”产业发展步伐,提高果品生产质量和效益,张湾乡采取了多种举措。一是充分利用“党建+”模式,带动群众调整产业积极种植“红啤梨”。二是加强果品管理技术指导,提高“红啤梨”品质,发挥最大效益。三是以红旗村为中心,在全乡范围内扩大新栽面积,打造张湾乡万亩“红啤梨”基地。目前,张湾乡“红啤梨”种植面积已突破5000亩,辐射带动张汴、张村、菜园等乡镇种植“红啤梨”6000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