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12316农业新闻

“一村一品”富农家 乡村振兴“底气足”

文章来源: 三门峡日报

寺庄坪村的玉兰树枝繁叶茂,王家坪村的花椒林椒果飘香,富村的香菇种植红红火火……夏末初秋时节,漫步在渑池县英豪镇,到处都能看到特色产业大发展的景象。


贫困群众依靠什么脱贫?怎么样才能稳定脱贫、持续增收?英豪镇立足实际,根据各村农业结构特点和种植传统,围绕“特色种植、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经济林、特色农业等新兴业态,使特色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为乡村振兴增加了“底气”。


经济林富民增收


在寺庄坪村的玉兰花种植基地,一株株玉兰花树个头挺拔,长势喜人。渑池县玉兰林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金钟介绍说,2014年以来,他先后投资200多万元,从南召县引种玉兰树260余亩,经过4年多辛勤培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每年的11月到次年4月,前来购买玉兰树的客商络绎不绝。目前,该公司已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00多万元。


在发展过程中,玉兰林业公司对有种植意愿的农户,进行“一对一”帮扶,带动他们发展玉兰树种植。该村残疾人贫困户杨月清利用政府给予的每年每亩500元的产业发展补贴,在该公司帮助下,种下了21亩玉兰树。“玉兰树市场前景好,风险小,价格稳定,我这21亩玉兰树,5年后至少能收入六七十万元。”


目前,寺庄坪村种植玉兰树500余亩,每年花期一到,紫、白、黄三种花色的玉兰花竞相开放,远远望去,美不胜收,成为英豪镇一道亮丽风景。


为了支持像王金钟这样的产业大户和杨月清这样的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英豪镇通过土地流转、政策扶持和科技引领等措施,大力发展经济林种植,扩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王家坪、寺庄及其他各村花椒树种植面积超过5000亩,预计到盛果期,产值将超过2000多万元。


金银花香“金银”来


“金银花是个宝,既能泡茶,又能入药。”在英豪镇水源村的金银花产业基地里,水源村村委会主任孙小云向记者介绍:“金银花这种作物十分耐旱,适应性强,生命力顽强,一年能开5次花。我们村从2004年开始种植,这几年市场价格起起落落,最高时一亩收入2万多元,低时也有几千元。这两年价格有所上涨,今年的收入要比往年好。”


2011年,水源村返乡创业能人占建超看到金银花良好的发展前景和良好收益,便通过土地流转,种植金银花1000亩,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为了发展壮大金银花产业,英豪镇因地制宜,以水源村金银花产业基地为中心,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其中,辐射带动全镇发展金银花产业,形成了核心区2000亩总面积6000亩的种植规模。金银花盛开时节,漫山遍野都是采摘金银花的务工人员,仅在水源村金银花产业基地里每天就有2000多人务工,每天支付的采摘劳务费就有几万元。


在水源村的带动下,英豪镇认真落实渑池县“双椒一药”产业发展政策,引导群众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2017年,西曲村的500亩丹参种植基地和东七里村的200亩柴胡种植基地,还有其他各村种植的板蓝根等中药材,对该镇中药材产业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支撑作用。


特色种植成亮点


8月14日,在仁灵村的110亩花椒产业基地里,间作套种的红薯郁郁葱葱,丰收在望。“这是我们村的集体经济项目,花椒树是3年前栽的。为了做到‘长短结合’‘以短养长’,我们套种了‘商薯19’‘西瓜红’和‘烟薯29’等新品种红薯。”仁灵村村委会主任代小珍告诉记者,红薯管理粗放,产量高,每亩能达到5000多斤,亩收入能达到3000元。”


今年以来,英豪镇大力发展红薯、谷子、烟叶等特色农业种植。如今,槐英村2000亩蔬菜大棚、牛王岭村的300亩辣椒,后营村的300亩烟叶,苇园洼村的500亩谷子……各村特色种植产业百花齐放,各具特色。


在产业发展上,英豪镇大力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党支部+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大户”“返乡创业人士+产业基地”等发展方式,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稳定脱贫。截至目前,该镇已建成集中连片发展的特色农业示范园9个,成为该镇实现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