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大河报
流转荒山2.8万亩,植树造林1.8万亩,种植各类树木超过110万株,涵盖4个村1000余户贫困人口……四年的披荆斩棘,昔日“煤老板”刘军正,一位靠煤炭、铝土矿起家的农民企业家的现代农林生态花海田园综合体项目,正初露峥嵘。
由“黑”转“绿”万亩荒山披“红装”
素有“百里煤海”之称的汝州矿产资源得天独厚,一度以煤炭经济作为主要产业,数百家当地民营企业做上下游经营。然而随着资源枯竭和环境压力,这些靠煤起家的民营企业家纷纷开始寻找新的出路。
在矿产开采领域打拼20余年的刘军正几经深思之后,于2014年10月成立了河南蒋姑山农林发展有限公司,开始向农林综合开发产业转型。
怎样让这片荒山恢复生机、变废为宝?
刘军正走访了北京、吉林、郑州等地的林业专家,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按现代农林综合开发园区的高标准要求,全方位地规划设计发展方案,并组建80余人的专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团队,规划设计出了占地4万亩,以元宝枫、各类花树、花卉、中草药等种植为基础,涵盖农业、林业、产品深加工、观光旅游业的,一二三产“三产融合”、农林工业旅游“三位一体”的汝州现代农林生态花海田园综合体项目。
四年耕耘,曾经的万亩荒山如今已成为花的世界、绿色的海洋。目前,刘军正的“花田”里种植了各类景观树木、花卉2.2万亩,共计130万余株,分为11大类59个品种,花期涵盖春夏秋冬四季。同时还大力种植具有经济效益、适合作为木本油料深加工的元宝枫50余万株,并在元宝枫林下套种芍药等中药材合计将近4000亩,发展林下经济,实现中药材与景观协同发展。
2017年8月,硕平花海成为河南省田园综合体试点,2018年1月,硕平花海和“近邻”汝瓷小镇作为整体一起入选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以花为媒,三产融合的生态致富经
6月中旬,在汝州市商务局组织的当地企业特色农产品展销会上,产自硕平花海的金丝皇菊、薰衣草香包等产品备受顾客青睐。
“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农林综合开发产业的发展,与当地群众的支持密不可分。”刘军正介绍,硕平花海通过发展网络、流转土地、带动务工、参与服务业发展等方式,带动4个贫困村345户和8个非贫困村的1325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使一大批贫困农民在园区经商、运输、种植花草,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收入,逐步摆脱贫困,走上致富路。
刘军正说,他的最终目标是将4万亩汝州现代农林生态花海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围绕“花”产业链,建设花卉种植、花卉苗木繁育、木本油料科研深加工、生态康养、特色教育、旅游观光等涵盖一二三产业的农林生态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