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商丘日报
10月27日,在梁园区观堂镇安庄村养鹅大户侯翠歌的养鹅场内,一群群大白鹅时而引吭高歌,时而追逐嬉戏。“鹅司令”侯翠歌正忙碌着给大白鹅喂自配的“营养餐”。
“大白鹅不仅好养好防疫,而且全身上下都是宝。现在我林下散养的1.3万多只鹅在周边市场已经小有名气了,它们所下的蛋,基本上每天都有人登门求购。”侯翠歌一边喂鹅一边乐呵呵地说。据了解,近年来,侯翠歌不仅通过养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还带领乡邻走上了一条养鹅脱贫致富路。因此,村民们都亲切地称她为“鹅司令”。
成功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侯翠歌过去先后经营过猪饲料,贩过粮,卖过布匹等。由于在经商过程中她诚实守信,从而赢得了良好的信誉“口碑”,为日后养殖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侯翠歌家门口有一大片杨树林,里面空气清新,树下野草茂盛。2016年春,经过多方考察,侯翠歌发现肉鹅在南方销路广,鹅蛋在当地市场上也非常畅销。她决定在林下搞蛋鹅和肉鹅饲养业。但是苦于家里经济拮据,侯翠歌一时拿不出盖鹅舍和购鹅苗的启动资金。区工商联驻该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得知这一情况后,积极帮助侯翠歌到镇信用社办理了20万元低息贷款,驻村扶贫工作队还帮助侯翠歌从江苏省沛县采购回2000只蛋鹅苗和1500只肉鹅苗。侯翠歌又投资12万元,在树林里搭起了20多间鹅舍。从此,侯翠歌从早到晚都在养鹅场里像陀螺一样不停地忙碌着。
为了掌握养鹅技术,白天,侯翠歌常常一个人蹲在鹅舍观察鹅的习性;晚上,她在灯下认真学习专业书籍,从网上查找养鹅新技术。她还经常到邻村养鹅大户那里取养鹅“经”。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精心呵护下,鹅苗成活率达92%以上,她所饲养的蛋鹅长到4个月时就开始下蛋,肉鹅6个月就长到4公斤左右,当年年底,侯翠歌靠出售肉鹅和鹅蛋就净收入14万元。
淘得第一桶金后,侯翠歌养鹅积极性更加高涨。2017年夏季,侯翠歌开始扩大养殖规模,肉鹅饲养了5000只,蛋鹅扩大到6000只。她按照养殖专家介绍的方法,把圈养鹅改为放养鹅,饲料也由原来的光靠吃草、吃稻糠,改为投喂玉米粉、麦皮、豆渣等,这样一来,养出的肉鹅肉质更鲜美,蛋鹅产出的蛋个头大,营养性更高,深受客户喜爱。
如今,侯翠歌依靠养殖生态鹅和卖鹅蛋,每年纯收入30多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鹅专业户。不少村民到她的鹅场参观,她热情接待每批来访者,并耐心细致地现场讲解养鹅技巧,毫不保留地传授养殖经验。“一户富不算富,下一步,俺准备把村里散养鹅户集中起来,成立养鹅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饲养模式,让更多的村民一起发家致富。”谈起今后的打算,侯翠歌胸有成竹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