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
切换分站文章来源: 国搜河南
近年来,鲁山县委、县政府按照中央及省、市决策部署,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根本之策,创新“十百千万”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扶贫产业,拓宽群众增收路,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贫困县摘帽提供了有力支撑。
鲁山县依托资源条件,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结合实际逐步培育了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旅游业、加工业、光伏产业电商产业六大支柱产业,全县上下形成了发展以产业为基础,收入靠产业支撑的良好局面。
该县紧紧围绕六大支柱产业,本着“县有支柱产业、乡有主导产业、村有特色产业、户有增收产业”的原则,在全县打造了葡萄、食用菌、蓝莓等十大特色产业园区;以十大特色产业园区为依托,在各乡镇着力打造100个特色产业基地。
目前,该县有11150户贫困户通过产业基地带动实现增收。积极推动各行政村建立合作社、培育带贫企业,着力打造带贫经营主体1000余个。全县通过“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基地务工等模式,带动10000多户贫困群众增收;通过建立“十百千万”产业体系,形成了县有园区、乡有基地、村有带贫经营主体、户有增收产业的产业发展格局,实现了示范引领、基地带贫、产业扶贫的脱贫发展目标。
为鼓励贫困户发展产业,先后出台政策文件,构建了“企业+基地+贫困户”“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企业+金融+贫困户”等多种带贫模式,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产业扶贫格局。该县已累计发放各类奖补资金6300万元,全县1.2万户贫困户受益。
同时,县里成立产业扶贫专组,专职专责,统筹、指导全县产业扶贫工作。在统一指导下,村村设立产业发展指导员,有效推动产业扶贫扎实开展。建立产业发展“旬推进、月观摩、季评比”工作机制,确保产业发展政策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该县培育了以辛集乡为主的万亩葡萄、以董周乡五里岭为主的万亩酥梨、以库区乡为主的6700亩蓝莓和以董周、瓦屋、土门等乡镇为主总量3.6亿袋的食用菌等产业,带动1.2万户、2.9万人脱贫,做到“县有产业园区,乡有带贫基地,村有合作社或带贫主体”,确保了每户贫困群众有2个以上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