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河南日报农村版
8月2日,记者从漯河市人社局获悉,今年以来,该局着眼于行业特点,大力实施“扶贫基地吸纳就业”“返乡创业带动就业”“精准帮扶援助就业”三大行动,共完成贫困劳动力就业13520人,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基础。
扶贫基地吸纳就业。针对农村贫困劳动力知识层次低、技术水平低、外出就业意愿不强等特点,漯河市出台了《就业创业扶贫基地认定和奖励办法》,对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达到10人和20人的,分别给予5万元至10万元的奖励。全市共建成市级就业创业扶贫基地19个,落实扶贫基地奖励资金120万元,有力地调动了经营实体吸纳贫困劳动力的积极性。
返乡创业带动就业。该市始终将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作为促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来抓,相继出台了《农民工返乡创业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召开了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推进会,表彰了40名“返乡农民工创业之星”,积极引导县、区利用闲置厂房等资源,建立不同类型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认定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区6个,落实奖补资金70万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5600多人。
精准帮扶援助就业。为提高建档立卡贫困户转移就业的积极性,全市共对3178名转移就业贫困人员落实交通补贴近300万元。对有就业需求但就业能力低,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三无”贫困劳动力,开发乡镇保洁护绿、治安巡逻等扶贫公益性岗位3461余个,实行精准帮扶。
在此基础上,全市人社系统先后举办多场种植、养殖、西式面点制作、果蔬栽培等技能培训,累计培训贫困劳动力2000余人次,提升贫困劳动力的就业致富能力。他们依托乡镇人社服务平台,将岗位信息送岗入户,与贫困劳动力逐一联系,累计发放人社扶贫政策明白卡、企业用工信息约6万份,成功促成7个乡镇720名贫困劳动力实现本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