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12316农业新闻

河南省农业专家共话花生化肥减量增效

文章来源: 河南日报农村版

“花生等经济作物如何实现减肥增效?”11月13日,在河南省土壤肥料站举办的2019年经济作物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座谈会上,来自河南农业大学、省农业科学院的有关专家与全省土肥系统技术人员展开热烈讨论,并给出了答案:实施有机肥替代、充分利用土壤中的养分、栽培中注重农技农艺相结合、调整化肥品种与搭配、增施微量元素肥……


当日,与会专家还交流了各省辖市、直管县、花生生产重点县辖区内花生的生产布局、品种结构、产量水平、施肥配方、施肥量、土壤磷钾丰缺指标等。省土壤肥料站站长刘灿华出席会议,肥料科科长、研究员孙笑梅主持会议。


当前全省花生种植面积超过2200万亩,居全国第一位,达到全国花生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全省花生发展在逐步走强的同时,化肥用量也在逐渐增多。在国家倡导减肥增效、提升品质的背景下,如何提高花生种植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为基层种植户带来更多收益,成为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面临的主要问题。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赵鹏介绍,花生是我省继小麦、玉米之后的第三大作物,全省优质花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预计到2025年将发展到2500万亩左右,施肥总量大,实施化肥减量增效对全省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具有重大意义。


来自全省各省辖市、直管县、花生生产重点县的土肥系统技术人员则普遍表示,从调查结果来看,在花生生产中仍存在“重基肥,轻追肥”“重化肥,轻有机肥”“施用方式粗放,肥料利用率低”“传统人工施肥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等现象。


调查发现部分农民存在“选肥随大流,施肥凭感觉”的问题,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叶优良介绍,施肥是提高花生产量、改善花生品质的主要栽培措施之一,但在花生生产中存在“氮肥、磷肥过量施用”“钾肥、微量元素肥施用量偏少”等问题,导致花生吸收养分不平衡,产量也因此徘徊不前。他建议,在花生生产中应注意调整化肥品种搭配和施用量,增施有机肥和微量元素肥。


对“传统人工施肥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撒施、表施现象较多”等问题,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黄绍敏建议,应加强科学追施肥技术的集成与推广,帮助农民在种植中加强农机、农技、农艺的结合。


刘灿华表示,“化肥减量增效”的稳步实施,收到了维护我省粮食安全、实现现代高效农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发展生态环境容量同频同进互促共赢效果。他指出,要持续巩固化肥减量增效成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需要加强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模式创新,坚定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