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河南日报农村版
1月17日,内黄县大村村民杨五元开着农用三轮车拉回了1600斤尿素,他一边卸尿素一边说:“自家承包地和流转别人家地的肥料都买来了,新年先给土地备好了‘年货’,过年咱心里才踏实。”
杨五元虽然已67岁,但身板硬朗,乐于种田,他不仅种着自家的10亩承包地,还转包了12亩地,这几天村里对承包地到期不知咋办的猜测议论比较多,也引发了杨五元的顾虑,他说:“土地承包快到期了,还不知道咋变呢,不清楚咱还能不能承包,没有长远打算,眼下这地咋种,心里也拿不定主意,看电视、听广播,知道了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这让俺吃了‘定心丸’。得想法把地种好,第一要紧的是把地养肥养壮,只有地肥壮了,才能多收点儿,多卖点钱。”地定人、树定根、人定心,有党的好政策,杨五元感觉浑身都是劲,他暗暗下决心要把地操持好,年年都有好收成。
杨五元还告诉笔者:“我给人家卖豆饼肥的说了,再买1100斤饼肥施到地里,还要再多施常施肥劲长能养肥土地的农家肥、鸡粪肥,把地养得肥肥的,壮壮的。过了年冰雪化了,能浇水时先施上肥再浇麦子返青水。地里有肥,壮了,麦子会旺腾腾的长,这样丰收就有希望了。”说着,他的脸上露出了甜甜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