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大河网
“给钱给物,不如给技术。”昨天,记者在大宋庄村走访时,几位已脱贫的村民扳着指头算了一笔账:“科学种菜,自己在大棚里学会了;然后自己建个大棚,一年收入一两万,三五年下来,就致富奔小康了。”
流转来300亩土地建起149座大棚
刘庄,是新蔡县砖店镇大宋庄村的一个自然村。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刘庄自然村,见村头田野里,高标准蔬菜大棚一座连一座,一眼望不到边。
“流转了300亩土地,一共建了149座大棚。”砖店镇党委书记管健介绍:镇党委、政府以诚招商,引来大型现代农业企业——未来公司在这里建起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旨在使其成为当地乡亲学种菜的“农业大学”。
“每亩土地,每年租金1200元,比村民自己种地收入高多了;大棚里,有80多名当地村民在那儿务工,每人月工资2200元。”管健书记说:这是看得见的效益,更大的作用是“借鸡生蛋”,让它发挥“孵化”功能。
给每个贫困户辟出二分地跟着学种菜
大宋庄村的这一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背靠”未来公司雄厚的蔬菜种植技术支撑,种植出来的蔬菜是高标准、无公害农产品,除供应当地市场外,远销上海、广州等地。
“大棚是‘课堂’,把贫困户都‘牵扯’了进去。”大宋庄村村支书栗运喜说,针对贫困户,合作社实行“五统一”:一是统一提供大棚;只要是砖店镇的贫困户,只要愿意来大棚里跟着学种菜,给每户在大棚里免费辟出二分地。二是统一提供优质种苗和施肥;在大棚里种啥菜,啥时种,施啥肥,咋施肥,合作社的专家说了算。三是统一技术指导和培训;大棚里每天有技术人员巡回指导,棚里种菜的贫困户有啥不明白的随时可当场咨询;十天半月由技术人员对他们集中培训一次。四是统一种植规程;大棚里蔬菜种植和管理,贫困户跟着合作社走,尊重科学。五是统一回收销售;贫困户在自己的二分大棚里种出的蔬菜,鼓励其到当地市场上自己销售;卖不掉的,合作社以市场价格全部回收。
“五统一”是为了把贫困户打造成会科学种菜的现代‘菜把式’。”管健介绍:贫困户掌握了科学种菜技术,便掌握了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支持大棚“毕业的”自己建棚闯市场
“下个月,我们村12户在合作社大棚里学种菜的就该‘毕业了’。”大宋庄村村支书栗运喜解释,大棚是“课堂”,“学期”一年,即头一年的9月到来年9月。
“贫困户在棚里学会了种菜技术,‘毕业后’自己建大棚,自己种菜闯市场,镇党委、政府鼎力支持和扶持。”砖店镇党委书记管健说:“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大棚孵化出来的现代‘菜把式’,也许就是未来的持续增收致富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