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12316农业新闻

开封祥符区:秸秆利用有”妙招”变废为宝效果好

文章来源: 中国搜索

连日来,在开封市祥符区袁坊乡的麦田里,一台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往返穿梭,细碎的麦秸飘落在茬口齐整的田垄间。紧随其后的一台台秸秆打捆机将麦秸捡入囊中,随之“吐”出了圆筒状的一捆捆麦秸,并有规律地散落在田间,抓草机把一捆捆秸秆搬到大型货车上外运……


当前,正是夏收夏种和秸秆禁烧关键时期,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强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的工作要求,为脱贫攻坚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开封祥符区袁坊乡党委、政府切实采取得力措施,全力做好秸秆禁烧工作。班子成员乡干部包村值守,采取多种督导举措,全力抓好“三夏”生产及秸秆禁烧工作。并专门成立了由乡纪委、乡督查组、农业服务中心组成的督导组,采取定期与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村委禁烧值班点人员到岗到位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发现问题的村委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及要求。


袁坊乡在大力推行秸秆还田的基础上,积极引进秸秆打捆机,为养殖大户、企业提供饲料,实现秸秆综合利用促进三夏禁烧。


“今年购买的秸秆打捆机作业效果非常好,一天少说也能打捆50亩,这一个个打好的秸秆捆,运出地头就变成钞票啦!”农机手满脸兴奋的说着。“一亩地可产生小麦秸秆200公斤,可卖120元,这些打成捆的秸秆现在成‘宝贝’了,饲料厂、养殖合作社等企业都抢着收秸秆,通过秸秆打捆离田,今年麦收期间,农民前面收小麦,我们后面用机械捡拾秸秆打成捆卖钱。”农机手说。


在祥符区袁坊乡的一家肉牛养殖场看到,前来卖秸秆的大小车辆摆成了“长龙”。秸秆打了捆,送进养牛场,不仅有效解决了肉牛的饲草“口粮”难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秸秆焚烧带来的污染环境问题,还给农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真可谓一举三得。


“牛吃了变成优质有机肥,粉碎还田成肥料……秸秆利用好,在哪儿都是宝。”如今,在袁坊乡村民眼里,秸秆成了农民们眼中的“金条条”。


“过去,秸秆禁烧后,农民一度将麦秆乱堆乱放,影响了交通和卫生环境。有的堆在田埂上,或倒在河沟里,这样容易堵塞沟渠,还不利于排洪抗旱。为此,我们积极引导农民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全乡的麦田,一方面要求收割机配带秸秆粉碎装置,全部进行粉碎还田。另一方面,变禁为疏,围绕以禁促用,做足做活做好秸秆综合利用“绿色”文章,“比如,乡里组织养殖肉牛、奶牛、育肥羊饲养大户或养殖专业合作社到田间地头收购秸秆。”


“这种就地打捆消解模式实现了秸秆回收利用,既解决了秸秆焚烧问题,又保护了环境,增加了农户收入,还有利于接下来抢种夏玉米、大豆等秋作物,很受农民的欢迎。”村民们开心的说。


据了解,今年袁坊乡2万余亩小麦,收割机秸秆粉碎还田、机械打捆等有效综合利用率可达99%以上。秸秆打捆后,一部分用于畜牧养殖等相关产业发展,有效带动了脱贫攻坚,实现了当地农民稳定脱贫和持续增收,促进了乡村振兴。其中,秸秆打捆订单销售一项,还可直接增加农民收入。


近年来,袁坊乡党委、政府把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当做蓝天保卫战的一项重要任务,扎实推动此项工作落到实处,综合施策,想方设法拓宽综合利用渠道。努力打造循环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在巩固落实秸秆还田的基础上,大力宣传推广小麦收割打捆机综合利用技术,鼓励小麦秸秆收储运送到养殖企业,实现秸秆的二次利用。通过秸秆打捆,不仅可以为养殖企业带来生产原材料,提高秸秆的利用效率,还能清除农田火灾隐患,促进秸秆禁烧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