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
切换分站文章来源: 河南日报农村版
“今年春夏两季,合作社种植的西瓜、番茄、黄瓜、辣椒、茄子等果蔬,由于品质高、口感好、绿色健康,不出地头就销售一空,客商收购价也比别的种植户每斤高出三四毛……”8月4日,烈日炎炎,在位于邓州市刘集镇杜营村的成林种植专业合作社大棚里,合作社理事长吴静旭一边带领社员给番茄整枝,一边高兴地说,“仅果蔬品质过硬、收购价高这一项,就能给合作社增收几十万元。”
拥有70余栋蔬菜大棚、80余亩露地蔬菜、100多亩藕池、500余亩大田作物的邓州市成林种植专业合作社,是省农科院院县共建项目“优质果蔬新品种引进及绿色安全生产技术示范”的示范点。
整齐、健康,是合作社蔬菜大棚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水肥一体化设施和诱虫灯、诱虫板等绿色防控设施一应俱全;秧苗高度、叶片大小整齐划一;叶片深绿发亮、茎秆粗壮坚韧;大棚内没有杂草、秧苗没有病虫害。
谁也想不到,过去这里由于重茬障碍,土壤板结、盐渍化严重,合作社种植的果蔬产量和品质受到较大影响。帮助合作社改变这一状况、获得高收益的,是省农科院院县共建项目“优质果蔬新品种引进及绿色安全生产技术示范”带来的“品种优选+土壤改良+穴盘育苗+绿色防控”果蔬高效栽培集成技术。
“项目团队帮助合作社引进了适合当地种植的番茄新品种金鹏秋盛、博美7号,黄瓜新品种博杰620、博杰636和绿翠。”项目首席专家杨凡博士边查看果蔬秧苗长势边向记者介绍,“同时,在合作社开展了畜禽粪便快速腐熟技术、穴盘无菌基质育苗技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新优品种和技术的示范。”
吴静旭介绍,采用这项果蔬高效栽培集成技术种植的果蔬,秧苗颜色深绿、长势强健、基本不生病,果实的风味和品质大大提升,118位社员的收益也有了明显增加。
“项目快要结束了,以后俺还会有‘菌’用吗?”临别之际,吴静旭说出了自己的疑虑。她所说的‘菌’,是杨凡博士在项目中向合作社提供的酵素菌。利用该微生物菌剂可以快速发酵腐熟秸秆和畜禽粪便,制成的微生物有机菌肥可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和肥力,缓解连作障碍、降低土壤盐渍化程度。杨凡博士表示,将一如既往大力支持合作社发展,帮助他们把蔬菜种植做好、做精、创出品牌。
有了蔬菜专家的保驾护航,吴静旭底气十足,“今年,我要再突破一下自己,把通往合作社的路修一下,再建几个蔬菜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