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12316农业新闻

咱孟津果农培育的“藏巴梨”,你吃过吗

文章来源: 河南日报农村版

日前,在位于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象庄村的洛阳浩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特色梨种植基地里,一种果肉细嫩、果核极小、含糖量高的高端藏巴梨培育成功,其黄中泛红的苹果型果实压弯枝头,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据有关部门检测,它的糖分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呈现六角型雪花状,属于多种糖分的高端多糖梨。


今年40多岁的郭新伟自幼喜欢种花养草。10多年前,他去山清水秀的西藏颇章乡游玩时,顺手摘了田野中的一个野生梨,尝了一口,其独特的香甜味道,让他久久不能释怀。从此他便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让这种人间美味,在咱洛阳生根,开花结果。


为了取得第一手材料,他无数次奔赴西藏野生梨基地进行调研,详细了解土质含量和水质状况,无数次走进河南林业研究所和山西果木种植基地,与专家探讨论证西藏野生梨在内地培育的可能性。在他的执着和努力下,他的引种方案得到专家的一致肯定。


2010年,他在孟津县平乐镇象庄村流转土地300亩,成立洛阳浩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始了他的西藏野生梨培育产业之路。在林果专家的指导下,他选用库尔勒香梨为母本,雪花梨、新西兰红梨、砀山酥梨、新梨七号等十个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对产生的芽变进行嫁接,培育出这种新型特色梨。


在10多年的新品种培育和果树管理过程中,郭新伟不断探索、反复试验、优中选优,保证了芽变质量,并积累了很多成熟的经验和独特的管理技术,实现了新品种梨在洛阳的横空出世,并被专家定名为“藏巴梨”。为表彰他在新品种梨研发中作出的贡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郭新伟果树栽培“乡土专家”称号。


“要确保藏巴梨生产达到高效、优质、绿色食品标准,就必须采用套袋技术。”谈起藏巴梨的科学管理技术郭新伟就滔滔不绝,“套袋后的果实在封闭的空间生长,不与外界直接接触,可避免多种病虫害,减少空气污染与农药残留,果实着色均匀,果品质量明显提高。”


给果树输液也是郭新伟的一种新尝试。在果树坐果期,为补充营养和防病治病,他把富含氮、磷、钾和生长素等营养元素的高效营养液,还有自己配置的酵素,按比例进行稀释,像给人打吊瓶一样,将营养液装在一次性输液袋里,挂到树枝上,再将连着输液袋的两个针头分别扎进树身上事先钻好的眼里,用泥把针眼周围封好。通过塑料管直接把营养液输送到果树“血管”里,被果树快速吸收并高效利用。


“通过输液能使营养快速全部被果树吸收和利用,改善果树体质,防治因缺素引起的小叶、黄叶、丛枝等生理性病害,果树叶片变绿、加厚、增大,增强光合作用,减少肥料投入,增加产量。”郭新伟说。


“果肉鲜美、汁多味美、质地细腻、风味芳香、香甜无渣、含糖量高。”这是众多消费者品尝后对“藏巴梨”的评价,之所以好评如潮,主要得益于郭新伟的杂交创新技术和独特的管理技术,其藏巴梨在显微镜下的糖分呈六角形雪花状,属于多糖,其他品种梨在显微镜下糖分是单个晶体,属于单糖。多糖更营养更美味,更有利于肠道吸收,食后血糖没有升高的迹象。


杂交、套袋、输液,这些独特的管理技术虽然额外增加了投入,但郭新伟却觉得很值,他说:“‘藏巴梨’这个品种之所以能培育出来,就是因为我们舍得投入,10年来用于藏巴梨的研发资金就达2000万元。有好产品也离不开好的管理模式,只有管理科学,才能提升果品品质。目前,藏巴梨的出园价高达8元1斤,且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