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
切换分站文章来源: 中国搜索
“我今年种了十几亩玉米,今天用机器收完,乡里就安排人免费帮我把打碎的秸秆腐熟、深耕,人家这深耕可是有深度检测器检测着呢,必须达到25厘米以上。我自己再耙一下就能直接种麦了,这样土质也好了,化肥钱能省上一大笔。”近日,在郏县白庙乡胡坡村连片成熟的玉米地里,大型玉米自动收割机一直忙碌着,65岁的胡德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白庙乡是传统农业乡镇,以种植小麦、玉米粮食作物为主,每年9月底至10月初,玉米收割完毕,开始整地种植下一茬冬小麦。往年,玉米秸秆就地打碎后,农民会将较长的秸秆堆砌在沟渠或路边。为了赶上农时,打碎的秸秆未经腐熟就耕进土地,一方面造成了禁烧压力,另一方面也未能起到增肥增效的目的。
为探索走出一条现代化高效绿色循环农业新路子,在缓解禁烧压力的同时,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该乡深入贯彻县农业农村局秸秆综合利用的各项举措,借助中标的两家企业开展秸秆腐熟和深耕作业,具体为腐熟还田项目和深耕粉碎还田项目,乡政府分别给予企业每亩15元和35元的补贴。这两项技术的应用能有效控制化肥投入量及各种肥料的比例,在培肥地力、保护生态、协调养分、对有限肥源合理分配的基础上,达到降低成本、增产增收的效果。同时,还能减轻环境与资源的负担,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为做好今秋禁烧工作,我们设置了3个禁烧卡点,‘蓝天卫士’24小时监控。有了秸秆还田的两个项目,不但群众能省工增收,我们的禁烧压力几乎没了,可谓一举多得。”白庙乡农业部门负责人胡贯朋说。
截至目前,该乡已实现秸秆腐熟深耕还田8000余亩,预计今秋将实现秸秆还田10000亩左右,玉米和大豆等秸秆作物还田率将达到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