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
切换分站文章来源: 河南日报农村版
“今年的市场行情好,菜价比往年同期高出不少。我这两座反季节蔬菜大棚,上茬种的是西红柿、黄瓜、青茄,这茬种的是白菜、芹菜,预计今年能比去年增收3万元……说实话,光这两座大棚就让我家稳定脱贫了!”10月13日,王老汉接受采访时信心满满地介绍。
王老汉名叫王天信,今年72岁,是商水县平店乡王坡寨村8组村民。他患有外围神经慢性病、肢体2级残疾,76岁的老伴儿单翠英也有慢性病,33岁的儿媳朱艳敏属精神2级残疾,只有儿子王金胜一个健康劳动力,两个孙子孙女正上幼儿园。2016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王天信憨厚老实、为人正直、头脑灵活、不怕吃苦,过去曾是生产队里犁地耙地、摇耧撒种的‘庄稼把式’,只不过现在都是农业机械化,他的‘技术’派不上用场了。”该村党支部书记魏克良说,“俗话说,一亩园,十亩田。为让王天信这个‘庄稼把式’变成‘菜把式’尽快脱贫,2017年,通过技术培训、精准帮扶,王老汉家依靠金融扶贫贷款建起了两座蔬菜大棚。”
瞅着自己家庭的状况,顶着贫困户的“帽子”,王天信一度意志消沉。自从村里帮其建起这两座蔬菜大棚,王老汉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几乎每天都是容光焕发、一脸兴奋。尽管拖着一条病痛的腿,王天信整理菜地、播种、浇水、打叉、喷药、采摘、销售……他样样都很精心,也很在行,俨然成了“一条龙式”的生产管家。
王天信从4年前的贫困户,成为现在十里八村闻名的种菜能手。仅种植蔬菜一项,年收入突破5万元,种菜让他家摆脱了贫困,住上了楼房,买了电动车、三轮车,日子越过越好。还带动村里10多户群众增收致富,王老汉在奋斗中收获了幸福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