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今日永城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10月27日,行走在茴村镇李楼村的村道上,只见道路宽阔整洁,村民的房屋在绿化树的掩映下若隐若现,平添几分美感。沿着道路前行,记者来到了位于李楼村的小伦家庭农场。进入农场,穿过一片葡萄园,放眼望去,只见大葱、白菜等蔬菜郁郁葱葱,十分喜人。
“今年大葱的市场行情不错,批发价在1.4元/斤左右,这茬葱准能卖个好价钱。”见到记者,该农场负责人王书君笑呵呵地说。
王书君今年48岁,家住李楼村。高中毕业后,他辗转到平顶山、洛阳市等地打工,丰富的工作经历,不仅开阔了王书君的眼界,还让他积累了不少工作经验。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外漂泊久了,王书君时常牵挂家中的父母和妻儿,便有了返乡创业的想法。2002年,他回到李楼村,建立蔬菜大棚,做起了蔬菜生意。
近年来,国家大力鼓励和推动土地流转,促进农村土地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并对流转土地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出台相关惠民政策。2014年,乘着好政策的东风,在李楼村“两委”的帮助下,王书君流转本村20亩土地建立李楼村葡萄采摘园,并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了阳光玫瑰、醉金香、巨玫瑰等优质品种。通过王书君的努力,采摘园效益很好,也坚定了王书君利用土地生“金”的想法和决心。
近年来,随着家庭农场的兴起,为农民致富增收提供了途径。王书君瞅准商机,在原来采摘园的基础上又流转了近30亩土地,成立了小伦家庭农场,农场内除了可以采摘葡萄外,还种植了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和应季蔬菜,效益可观。
王书君是村民眼中的“厚道人”,对本村的脱贫户积极实施帮扶。农忙时,他会为来农场工作的脱贫户安排一些轻松的工作,既照顾他们的自尊心,又能让他们增加收入。
“这几年,在市政府办驻李楼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李楼村发生了很大变化,变得越来越好,村民的幸福感也越来越高。下一步,我准备扩大农场规模,为李楼村的发展贡献力量。”王书君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