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河南日报农村版
受台风“温比亚”影响,自8月17日至19日,河南省东部、北部普降暴雨、大暴雨,商丘、周口特大暴雨,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
现在正值夏玉米以及果蔬生长的重要季节,此次台风带来的暴雨洪涝灾害致河南省秋作物受灾严重。农业专家提醒,暴雨过后要及时采取防范应急补救措施,把灾害影响降到最低。
玉米及时排水,防止减产
玉米是一种既怕干旱又不耐洪涝的作物,专家分析,当土壤湿度超过最大持水量80%时,玉米就会发育不良;被水淹没3天,玉米存活率基本就很低了。
强降雨后,如果玉米地有积水,应该尽快想办法排出,降低田间湿度,并及时进行追肥。强降水和洪涝过后,土壤肥力被雨水带走,追肥可以促使植株恢复生长。可选用尿素0.5%和磷酸二氢钾0.2%,在完全溶解混匀之后,利用雨后放晴天,进行叶面喷洒追肥,需连续喷洒2次,中间每次间隔7天。
要是水淹造成大面积绝收,则需要及时改种短季蔬菜,以减少损失。
对于倒伏较轻(茎与地面夹角大于45°)的玉米,一般不用采取扶直措施,让其随着生长自然直立起来。
对于倒伏严重,特别是匍匐的玉米,应及时进行人工扶直,并在根部培土。由于玉米茎基部第一、第二节间比较脆弱,扶直时要防止折断和增加根伤。
扶直方法应两人配合,一人扶直,一人培土,培土高度以7~8厘米为宜,培土后要用脚踏实。
对于茎折断的玉米,要尽快把折断植株清除出田间以免腐烂,影响正常植株生长。茎折断严重的地块,应抓紧农时清理地块,补种生育期较短的萝卜、白菜等蔬菜。
果树及时清园,加强管理
一要清理果园,减少病原。首先及时清理果园内沉积的冰雹、残枝落叶及落果等;对于洪涝灾害过后有淤泥、积水的果园,应及时排出积水,清除淤泥,露出果树枝干;其次对皮裂枝破、叶片破碎的重灾果园,全面清除地面落叶、落果,挖坑深埋;摘除无商品价值的伤果,保留部分小雹坑的果实,减少当年损失。
二要及时喷药,预防病害。每隔10~15天喷一次杀菌剂如甲基硫菌灵、菌毒清、杀菌王、菌必清、多菌灵等,连喷2~3次,以预防病菌侵入。
三要疏松土壤,养根壮树。强降雨过后应连续翻土2~3次,以散发土壤中过多的水分,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恢复根系的生理活动,从而达到养根壮树的目的。
四要追肥补养,恢复生机。首先是叶面喷肥,解决树体营养不足的问题;其次是地下追施平衡型氮磷钾复合肥,每株0.5~1公斤。在果树恢复生机后,施肥以农家肥为主,并配施适量化肥。干旱时,结合施肥进行灌水。
五要修剪枝条,合理留枝。对于破皮重、无法恢复的枝条要从基部或完好处剪掉,多留雹伤轻的发育枝或枝组,避免造成大伤口;修剪后剪口要涂封油脂,防止干腐病发生。另外,由于树体伤口较多,伤口下的叶芽会迅速萌发,应根据树形需要适当保留新萌发的枝条,以补断枝的空缺,其他扰乱树形的萌条和树基部的萌条全部疏除。管理花果,提高品质
六要及时疏除受伤严重的残次果,以节省养分,尽快恢复树势。其他晚熟果树补套袋。因果树梢叶被打断打落,一部分果实套袋被打破,果实直接裸露于烈日下,极易发生日灼,应进行补套袋,以提高果实品质,减少损失。
蔬菜及时排水,做好防病
雨后抓紧疏通排水沟渠,及时用抽水机将雨水抽走。若不及时排涝就会导致土壤氧气不足,根系呼吸受抑制,影响水分与矿物质的吸收,此时土壤中的厌氧类细菌也比较活跃,积累无机酸和有机酸,使土壤溶液浓度升高,产生一些有毒的还原物质,如硫化氢、氨等,导致植株根部中毒死亡。
土壤湿度稍稍降低时要尽快进行中耕划锄,增加土壤通透性,随后可以冲施促进根系活性的氨基酸(阿速勃根、爱沃富等)或腐殖酸等植物刺激素养根,促进根系活性,恢复生长。
对于基本成熟的果实抓紧采摘,对刚摘下来的果实可以进行表面杀菌剂处理,例如采用25%嘧菌酯悬浮剂(阿米西达)1500倍液喷施果面,后晾干,以防果实溃烂,失去商品性。
对雨后出现的暴晴天气要多加注意,注意遮阴,避免脱水性萎蔫,一旦出现萎蔫症状可以喷水补充水分。
淹水后的植株可以根施或喷施用药及时预防病害。可以采用广谱性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阿米西达)1500倍液+加瑞农+海藻菌或氨基酸(阿速勃叶)进行叶面喷施,促进植株尽快恢复正常生长。
针对软腐病引发的溃烂情况,建议及时清除病株,带出棚室并烧毁,病穴撒入石灰消毒。每亩用硫酸铜3~4千克撒施后浇水处理土壤,可以预防细菌性传播。对于未发病的健株进行喷施性防控,可以采用47%春雷王酮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者30%噻唑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者30%噻菌酮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