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12316农业新闻

小黄瓜鼓起农民钱袋子

文章来源: 商丘日报

“袖珍黄瓜不见黄,通体碧玉半尺长。九月育苗十月卖,雪花一飘身价涨。天天四筐准时等,八九百块腰包装。一棚一季换‘大众’,三年盖起大楼房。”11月24日,时隔三年,再次来到宁陵县程楼乡王小楼村刘济江的袖珍黄瓜温室大棚采风,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人民网签约摄影师吕忠箱对刘济江20年来依靠温棚黄瓜发家致富的事迹大加赞赏。


原来,早在1999年,刘济江乘程楼乡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温棚黄瓜的机遇,在自己的地里建起了第一个60米温室棚,在乡里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当年毛收入一万多元,这在当时很可观。由于家庭、经济等原因,一些农户因经营不善,大棚闲置,外出打工,他瞅准机会,先后4次从别人手里转让了温室棚,利用已有的技术和多年积累的经验,从寿光引进了“虞美人”“非凡一号”等黄瓜种苗,夫妻二人一年四季经营大棚。2017年,刘济江为儿子购买了小轿车,盖起了三间门面楼。


“吕老师,你看看这苗,一个叶一个瓜,一棵苗能结80个,一直结到明年五六月,我这一亩二分地的大棚可真没少给我出力,一天四五筐,天天八九百,一下雪得涨到十来块钱一斤,就这一个棚收入十万元不是事。”面对吕忠箱的镜头,刘济江高兴得合不拢嘴。


据了解,在程楼乡像刘济江这样靠种植温棚黄瓜致富的超千人。


近年来,程楼乡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农民结合本地实际、结合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温棚黄瓜。同时做好技术服务保障,从通许、寿光等地聘请专家组,定期对大棚进行“一对一”技术指导、培训,保证大棚黄瓜的科学管理、绿色生产、优质产出和高效回报,确保村民从黄瓜产业发展中精准收益、持续增收。


目前,该乡已发展温室大棚和简易大棚1000多座,产值一亿多元,带动100多个贫困户走上致富路,程楼乡成为全省最大的温棚黄瓜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