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安阳网
“万事开头难。今年是咱村尝试种植佛手瓜的第一年,初步摸索出了适合咱村的蔬菜套种增收模式……”12月7日,冬日的暖阳透过窗户照进安阳县(示范区)高庄镇西崇固村村委会办公室,该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邢新军与村干部正在核算佛手瓜等蔬菜种植项目的经济效益并总结经验。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根本。发展村集体经济是当前农村工作中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干不干、干什么、如何干,一直是摆在西崇固村干部面前的难题。
西崇固村地处安阳县县城规划区边缘地带,规划用地大部分为住宅用地、绿化用地和少量商业用地,发展受到制约。近年,该村“两委”围绕发展村集体经济做了大量工作。该村多次召开在外人士座谈会、党员群众代表座谈会,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大家一致认为,要扬长避短,选择人工投入少、单位产值高的农业项目。为避免村集体经济发展容易出现的大锅饭现象,该村制订了激励方案,并考虑引进个人或社会资本成立股份制公司、合作社等,但因为对项目发展前景担忧,村里无人报名参与。
风险面前,干部来担当。经村“两委”研究,党员群众代表大会同意,该村出台方案,决定由每个村干部交纳1000元风险金,赔了先冲减风险金,赚了按1∶1奖励。
经过数次论证、筛选项目,今年4月初,邢新军带队到山东寿光、临朐考察,确定了以佛手瓜为主打产品,套种黄瓜、香菜的种植模式,同时开展丝瓜、观赏南瓜、冬瓜、红薯等多品种试验种植项目。
金秋10月,在西崇固村蔬菜种植基地,架子上,茂密的枝叶间挂满佛手瓜;架子下,绿油油的香菜长势旺盛;不远处,奶油南瓜茁壮生长,忙碌的村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不错!口感脆甜,给我多称几斤。”专程从市区赶来的王先生品尝刚摘下来的佛手瓜后赞不绝口。
“佛手瓜营养丰富,能生吃凉拌,能炒菜,老少皆宜。在市区周边,只有咱一个村种佛手瓜。”邢新军高兴地说。
邢新军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销售佛手瓜的信息,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购买。“佛手瓜4月种植,10月结果,除了种植时需要下足底肥外,中间几乎不需要管理,每亩可获利7000元。在夏季佛手瓜休眠期,每亩还可套种黄瓜370株、两茬香菜,除种植、浇水、采摘、销售、看护等成本约2800元外,每亩可获利3000元,综合收益每亩可达1万元。”正在招呼顾客的邢新军随口算了一笔账。
西崇固村种植的佛手瓜等蔬菜在地头就销售一空。除了通过微信朋友圈广泛发送销售信息外,邢新军与村党支部书记张信祖等村“两委”干部还先期为试种的农产品找销路,发展订单农业。不仅如此,他们还积极发动贫困户参与,组织技术人员免费对贫困户进行培训,就地安置50余名贫困户、弱劳动力就业,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带动村民增收。
西崇固村发展村集体经济劲头十足。该村先后考察了小麦育种、标准化厂房、瓜蒌种植、林下经济等项目,最后确定了投资100万元的世纪红生态农庄、投资20万元的光伏发电项目、投资2万元的委托扶贫养羊和村集体佛手瓜蔬菜种植基地,努力为贫困户和村民搭建增收平台。
“最近,我们村正在酝酿无土栽培蔬菜项目。无土栽培蔬菜可以节约大量耕地,避免土壤连作障碍,同时省肥、省水、省工,还可提高蔬菜的品质和产量,改变村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种植模式,依靠科技实现增收致富。我们会不断摸索村集体运营模式、销售定价机制、员工劳动利益联结机制等,为高庄镇发展村集体经济探索改革创新经验。”邢新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