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12316农业新闻

“种粮状元”改行种果树

文章来源: 商丘日报

5年前,宁陵县逻岗镇康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潘振友把5亩责任田改种果树,通过搭乘宁陵县万亩梨园产业发展快车,实现了增收致富。


潘振友是上世纪90年代响当当的“种粮状元”,亩产量总能比人家多打两袋粮,连村里种地的“老把式”都竖起大拇指赞他强。20多年过去了,“种粮状元”双鬓已染霜,可责任田里的小麦、花生依旧长。土质沙,浇水勤,出力多,挣钱少,潘振友一犟要撂荒。


对于从苦日子过来的潘振友而言,这5亩责任田管过他一家老小的吃和穿;再者说,几十年的脸朝黄土背朝天,也有深厚的感情在里面。“地有恩,咱有义,咋能说撂就撂呢?”潘振友大口大口地抽烟。


2014年秋天,潘振友到石桥镇办事,正值梨果采摘季。看到一眼望不到边的梨园,看到梨农们正兴高采烈地摘梨装箱,看到排着队往外运梨的车辆,潘振友啧啧感叹。闲谈之间,又听梨农说道,政府免费传授技术、还帮助销售,潘振友灵机一闪:“何不改行栽梨树?”


一咬牙,说干就干。2015年春天,潘振友毁了自家的5亩责任田改种果树。刨坑、栽树、浇水……前前后后忙活了个把月。看到满是生机的果园成型,潘振友眉头舒展。


当起果农,也就成为了当地酥梨产业的服务对象。几年来,潘振友不仅共享到了宁陵县万亩梨园各项种果资源,还借助宁陵酥梨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优势,让自家的梨果成为了抢手货。


“不愁卖!果子熟了,一个电话,采购商就开着大车到地头。去年雨水充足,梨个儿大,平均重量七八两一个,按1.5元一斤的价格走,一个梨果轻轻松松卖超1块钱。”1月2日,室外温度低至零下,78岁的潘振友停下手头的剪枝活,掐着指头算起账来。“一亩果园抵得上七亩田。现今卖了7万多块钱,除掉成本开支,5亩梨园净收入不低于5万元。窖里还留存一些,待到开春梨花节上卖,到时候还能卖到5块钱一斤的高价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