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
切换分站文章来源: 商丘日报
人勤春早,物阜年丰。2月3日时值立春,记者走进宁陵县阳驿乡潘集村蔬菜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100多座温室大棚整齐地排列着,场面蔚为壮观。
钻进村民曹卫亚的温室大棚,只见一列列番茄秧足有一人高,番茄鲜嫩欲滴、长势喜人。“我这座大棚是去年新建的,投资10万元,占地3亩多,全村的大棚数我的最敞亮。”38岁的曹卫亚一边忙着采摘一边介绍,“我这一棚番茄去年9月底就上市了,已经卖了4万多斤。虽然行情不太好,但是管理到位,产量很高,除去投入纯盈利不低于4万元。我们是番茄和豆角套种,番茄下去,长出豆角,夏季豆角上市,收入也不低于5万元。”
曹卫亚和宁巧玲夫妻俩栽种番茄已经16年了,他们以温室大棚为家,靠种番茄发家,盖起了一座三层的楼房,成了村里数一数二的勤劳致富户。“俺俩天天忙得连轴转,番茄大棚里还没有采摘完,俺家还种着一棚的葡萄,枝头已经伸出葡萄穗了,得抓紧时间打杈。”宁巧玲抹着脸上的汗水说。
从曹卫亚家的大棚出来,转身拐进村民于其奎的番茄大棚。于其奎大棚里的番茄刚刚上市,番茄果像小灯笼般挂满枝头,鲜红光润。于其奎带着5个人忙着采摘、搬运和装箱,干得热火朝天。一筐筐又大又红的番茄摆满了路边,惹得路人啧啧称赞。
于其奎闻讯迎上来,从枝上摘下两个番茄,热情地让记者品尝。“我们的番茄品种叫牛奶番茄,外形好看、味道鲜美,你掰开看看,像西瓜一样沙瓤,特别好吃。”于其奎介绍,他家的温室大棚占地2.7亩,亩产达到1.5万斤。前几年番茄行情高涨,卖到每斤3元,仅番茄一项他就收入10万元,夏季还要套种一季豆角,收入也丰厚。
“以前我外出打工,辛辛苦苦也挣不了钱,还不如我在家种番茄呢。这一座大棚就是一桶金啊!”于其奎说,“由于潘集的番茄口感好,又注册了‘天葛园’商标,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商丘、郑州的客户跑到我们这来收购,我们不愁销路。”
陪同采访的村干部曹文红介绍,近年来,在省司法厅驻村工作队的悉心帮扶下,潘集村大力发展果蔬产业,建设番茄大棚170余座,村民们从土里刨出金来,生活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