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
切换分站文章来源: 河南日报农村版
“入冬以来,俺天天出去修剪梨树,最远的到唐河县,一去就是好几天。没办法,人家相信咱,提前约好的事,这修剪的活儿忙到农历腊月二十九也干不完!”2月1日,人称“梨博士”的方城县博望镇前荒村的黄金梨种植能手李中心说,“要不是孙子订婚让我参谋,咋能在家歇几天呢。”
眼下,技术服务下“订单”,方圆百里卖技术。刚刚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的前荒村,像李中心一样的种梨高手们可忙坏了!
2002年,在博望镇党委、镇政府的引导下,前荒村率先引种原产韩国的黄金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种植面积已达3200多亩,最多的农户种梨157亩。由于科学管理,亩均年收入达两万元以上,全村实现了人均一亩金梨园、年均收入两万元的目标。通过镇党委、镇政府的引导支持,加上“先行者”的辐射带动,博望镇的黄金梨种植面积已突破2.3万亩,全镇51个行政村中的38个村形成了园区化、规模化种植格局。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精明的前荒村农民注重练好“梨内功”,“强身”闯市场。镇、村两级结合产业特点,牵头与中国农科院、河南农大、河南农科院、南阳农科院建立横向联合,专家教授定期前来指导,组织专业技术培训。五年来,该镇共培训种梨农民3800多人次,前荒村经过培训并掌握专业技术的青壮年农民在300人以上,涌现出大家公认的“顶尖级”“梨博士”“梨专家”“梨状元”近百名。
前荒村最早种植黄金梨的曾宪伟、苗金刚、胡世林、李中心、魏桂枝等不但通过培训学习掌握了黄金梨种植、管理的理论知识,而且善于将理论知识与操作实践相结合,通过无数次的观察、试验,自行探索出多项独到的专业实用技术。
梨树修剪也是增产、提质的关键环节,种梨“先遣军”高山峰、何永健及前荒村曾宪伟、李中心等互相交流经验,从多年对比试验中获得“留头剪枝”“交错拉枝”等最佳修剪新法,不但提高了产量,而且坐果均匀、梨果大小一致率高,亩均产量提高15%,残次梨果率下降20%。
种梨出“能人”,“能人”育好梨。虽说近年来多地都种起了黄金梨,但前荒村“能人”掌握的独到技术却鲜为人知,外地种梨户为学到前荒人的高质、高产、高效经验,除了纷纷赶来“取经”之外,还兴起了争聘技术顾问、争请管理高手的热潮。经验丰富的“梨博士”十分抢手,农民张希国把12亩梨园交给妻儿管护,常年承包外地梨园。李中心、曾宪伟等还组织管理团队,外出提供季节性服务。
村党支部书记胡世举说:“俺村有30多名种梨高手,都组成了管理团队,每到管理季节,外地人想请技术高手都得提前预约,下了‘订单’也要排队等候,‘梨博士’们可吃香了。”据李中心介绍,他每年有一半时间外出当顾问,带着团队南北跑,额外收入不低于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