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12316农业新闻

大棚西蓝花成为巩固脱贫成果的“希望菜”

文章来源: 开封日报

3月3日,在尉氏县大马乡四义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西蓝花种植大棚,成片的西蓝花海不仅可为市场供应新鲜蔬菜,也成为当地贫困户巩固脱贫成果的“希望菜”。记者和该乡乡长李少鹏走进大棚,领略了小小西蓝花在巩固群众脱贫成果中发挥的非凡作用。


该公司负责人赵宝林打开温室大棚门,青翠欲滴的西蓝花,冒着初春的蒙蒙雾气茁壮成长。几位当地的村民站在菜地中央,缓慢地移动,时而弯下腰除草,时而谈论着西蓝花上市后的市场行情。


2019年,赵宝林接手四义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算把西蓝花引进种植。在村里的帮助下,贫困户直接将田地托管给公司,该公司又成立了合作社,贫困户以自有资金和上级拨付产业扶贫收益金入股合作社,年底收益时获取股金。赵宝林在蔬菜生产、销售和行业管理上经验丰富,不到两年,就把西蓝花种植打造成大马乡产业扶贫的主导产业。


为带动更多农户参与种植,基地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订单生产+贫困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开发西蓝花系列产品,与种植户签订“三定”收购合同,与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同时,该公司实行免费提供种苗,上门技术指导,保价收购等优惠措施。此外,该公司在郑州万邦建立农产品“实体+电商”销售平台。


“群众现在有土地流转的租金收入、产业入股的分红收入和务工收入。”赵宝林说。40多岁的脱贫户鲍彦敏正在进行田间管理。“我们家原来种小麦、玉米,3亩多的地一年只能挣2000多元。”自西蓝花种植基地成立以来,她经常来菜地帮忙,每个月有2500元左右的收入,土地流转和分红也有收入。她乐呵呵地说,去年轻松脱贫后,她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通过示范辐射带动,贫困户自愿参与产业扶贫,发挥了自我创造能力,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农产品种植解决劳动用工124余人,贫困户人均年增收两万元以上,帮助32户37人脱贫。


“农产品的种植和销售只是发展的第一步。”李少鹏说,将来还将发展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仓储、乡村旅游等在内的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大马乡地多林广的优势,把农业产业做大做强,帮助更多的人增收致富,一起踏上乡村振兴的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