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河南日报农村版
从以前的凭借经验到如今的依靠科技,先进的农业技术如何推动葡萄产业进一步发展?
3月6日,省农科院园艺所联合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在宁陵县阳驿乡袁庄村葡萄大棚边上,给种植户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技术培训会。
在这场省“四优四化”林果专项“阳光玫瑰”葡萄节本绿色优质生产培训会上,来自省农科院、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宁陵县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的专家,讲授了土肥水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花果管理、高效栽培技术,吸引了周边种植户近百人参加。
“有机肥怎么施才最好”“俺家的葡萄老出现大小粒”“大棚中间长得好,边上差咋办”……面对面交流环节,种植户根据生产实际,频频向专家提问,几位专家齐上阵,一一解答。
如何把技术“点子”,变成种植户腰包里的“票子”,正是近年来省农科院持续提供技术支持的目的所在。
据了解,去年,袁庄村近千亩葡萄大多还是采用传统大棚,不仅大棚相对低矮,自动化水平也较低,操作很不便。今年,在省农科院园艺所研究员尚泓泉、吕中伟和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刘三军等专家的指导下,当地不少种植户开始建设新型大棚,并逐渐推广阳光玫瑰等优质品种。
宁陵县为民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郑先来用“立竿见影”来表述新技术带来的变化。合作社40多个大棚采用多层覆膜等技术,最早的5月份就能上市,去年挂果的阳光玫瑰,售价不低于每斤10元,收入颇丰。
“有了专家带来的新技术,相信未来一定能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阳驿乡乡长黄政通介绍,除了原有基地外,还将进一步扩展,打造1600亩的现代高效葡萄种植基地。
培训会结束后,种植户将专家团团围住,不少种植户从肥料使用、疏花疏果、病虫害预防等方面挨个请教。“这跟赶大集一样,这儿问个,那儿问个。”一位种植户笑着说。